当时的蒙古军队对倭寇岛发动过两次进攻,如果不是因为海洋的阻难,使得蒙古军队第二次渡海的时候,大量的船只遭遇海上风暴,从而损失惨重,不得不入弃对倭寇岛的战略,说不定倭寇岛当时就被蒙古军队征服了。
如果当年的蒙古军队能够完成征服倭寇岛的壮举,那么也就不会有几百年后倭寇入侵中原的事了。
两次入侵均未能成功征服倭寇岛,台风神风对庞大的元军舰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是直接原因之一。
但幕府的防御准备和武士的奋战同样至关重要,元寇防塁的建设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决策,实战证明了其价值。武士们在依托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对登陆部队造成了严重杀伤。
冷锋虽然对这个时代的倭寇岛上的情况不了解,但是从他现在所看到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倭寇岛已经在进行了相关的防御准备。
蒙古军队的强势崛起,想必已经通过那些倭寇商人传到了倭寇岛上。
倭寇岛虽然是弹丸小国,但是他们的战争意识还是很强的。
这也不是在后世的时候,能够在亚洲大杀四方的原因。
看着前方港口已经构筑好的简陋城墙,还有城墙上面衣着并不统一的士兵,再看看那些已经从港口之中驶出的一艘艘木制战船,冷锋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这也是他为何没有对倭寇岛提前布局的原因,以中原地区和倭寇岛的贸易情况来看,要想在倭寇岛上布局情报系统,远比其他外邦异族要容易。
但是冷锋偏偏没有这么做,其中的原因除了冷锋对于这个时代的倭寇岛情况还是有些了解之外,就是对于他们的战斗力根本没有放在眼中。
冷锋对于倭寇岛的策略并不是要征服他们,而是要将这个祸害彻底的除掉。
仅仅征服是不够的,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民族,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道义廉耻,只有对强者的盲目崇拜和对弱者的极端残忍。
这个民族骨子里刻着奴性与兽性,只懂得臣服于绝对的武力,一旦得势便会露出狰狞獠牙。
后世的历史早已证明,任何怀柔与宽恕,换来的都只会是变本加厉的反噬。唯有彻底的毁灭,才能斩断那根植于血脉深处的毒藤。
“传令!所有战列舰,目标前方倭寇快船及岸防工事,装填高爆弹,准备齐射!”
冷锋的声音透过舰桥上的传声筒,冰冷而清晰地传遍整个旗舰“镇海号”,随即被信号旗手迅速转换成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
震耳欲聋的金属摩擦声和沉重的炮闩闭合声,在钢铁巨舰的甲板下层此起彼伏。
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缓缓调整着角度,森然的寒光锁定着那些正不知死活冲来的倭寇快船。
那些快船上的倭寇挥舞着劣质的武士刀,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嚎叫,脸上混杂着原始的嗜血与贪婪,似乎以为凭借这种原始的冲锋就能靠近这钢铁的堡垒。
“开火!”
随着冷锋一声令下,旗舰的炮口率先喷吐出耀眼的火光和浓密的硝烟,巨大的轰鸣如同雷霆炸响在海天之间。
紧接着,整个舰队上百门火炮次第怒吼,炽热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撕裂空气,瞬间覆盖了前方海域和海岸线。
轰!轰!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连成一片,海面上瞬间升腾起无数巨大的水柱,夹杂着破碎的木屑和残肢断臂。
那些被直接命中的倭寇快船,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轻易撕碎、抛飞、解体,船上的倭寇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在狂暴的冲击波和炽热的气浪中化为齑粉。
未被直接击中的快船,也被爆炸掀起的滔天巨浪轻易掀翻、吞噬。
海面上,顷刻间便铺满了燃烧的碎片、漂浮的尸体和挣扎的落水者。
岸上的景象更加惨烈。
简陋的木质城墙和防御工事在密集的炮火覆盖下,如同被巨锤砸中的朽木,轰然倒塌、燃烧。
那些穿着五花八门、毫无防护的倭寇士兵,在爆炸的烈焰和飞溅的碎石铁雨中成片倒下,血肉模糊。
凄厉的惨嚎瞬间压过了之前进攻的呼号,整个海岸线陷入一片火海与混乱之中。
浓烟滚滚,遮蔽了初升的朝阳。
冷锋站在舰桥上,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片由他亲手点燃的毁灭炼狱。
硝烟混合着血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吹动他墨色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一片冰冷刺骨的决绝。
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要让这炮火,彻底涤荡这片滋生罪恶的土地,将后世那场滔天浩劫的源头,永远扼杀在这片即将化为焦土的岛屿之上。
熟悉后世那段历史,冷锋对于这些倭寇没有半分同情之心。
而且这个时代的倭寇已经拥有了侵略外族的野心,他们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一旦让他们得势,将会是所有周边国家的灾难。
“区区倭寇,螳臂当车。”
冷锋身侧,年轻的海军统帅袁同战冷笑一声。
他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海军将官服,腰悬指挥刀,眼神锐利如鹰。
他清晰记得冷锋的教导,对付这些以劫掠为生的海盗,必须以雷霆手段摧毁其胆魄,碾碎其幻想。
这一场战争比起在中原大地的那种大规模战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就是南北那两场决战,冷锋也没有直接指挥,但是面对一两万倭寇,冷锋却亲自下令炮击。
袁同战是亲自经历过倭寇入侵的惨事,但是冷锋却没在沿海地区待过,他不明白冷锋对这些倭寇的厌恶和仇恨从何而来。
以前他对于这些还不了解,当他成为海军总指挥之后,在沿海地区也没少待,对于沿海地区发生的倭寇抢劫事件,他还亲自斩杀过来几支倭寇队伍。
对于倭寇,袁同战也是痛恨的,只不过没有冷锋认识的这般深刻而已。
随着一轮轮的炮击,无论是冲出港口的倭寇船只,还是港口岸边的城寨,都被炮火摧残成了一地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