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酒是杏花村的自酿的葡萄酒,但菜就未必了。

杏花村的大锅除了酿酒、煮员工的大锅饭,少有其他用处。

长安市面上流行什么下酒菜,他们就去采购回来搭着卖,赚点辛苦钱。

罗满为继续说道:“项郎君,外间店堂上,凡是挂了酒牌的酒,你都可取用一壶尝鲜。”

大客户嘛,该有点配套的特殊待遇。

其实也存了几分私心,客人别一心钻进烈酒里,也可以看看其他的酒类。万一再下点单呢!

戚兰娘和罗满为将现场交给一个专门负责对接的管事,便转身离开,去处理各自的事务了。

项兴朝轻轻提起酒壶,殷红的酒液顺着壶嘴缓缓流入白瓷杯中。

不论从风味还是价格来说,没人能拒绝葡萄酒。

与此同时,库房里的伙计们正忙着装酒,撸起袖子,用葫芦瓢干净利落地将陶酒坛里的地瓜烧舀入松木桶中,动作麻利,溅出的酒液都很少。

幽州的军士们则在一旁监工,眼睛紧紧盯着酒坛和木桶,生怕出什么差错。

一个个装满酒、密封好的松木桶,被伙计们从库房里抬出来,稳稳地放进项兴朝带来的车架上,排列得整整齐齐。

项兴朝和王永康等人在亭子里吃饱喝足,背着手踱步进了库房,替换下一批监工的军士,让他们出去歇息片刻。

此时的库房里,因一坛坛烈酒开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气,几乎到了 “醉人” 的程度,换个酒量一般的人进来,怕是当场就要醉倒。

王永康走过一个开封的大酒坛旁,随意往里瞥了一眼,酒坛里的酒已经舀出大半,液面高度早已超过了伙计徒手能舀到的范围。

心里暗自好奇,接下来该怎么办?

换长柄勺,还是把沉重的酒坛直接倾倒?

就在这时,负责舀酒的伙计在库房里张望了一圈,大声喊道:“还有空的渴乌管吗?这坛酒快舀不到了!”

不远处,另一个穿青衣的伙计立刻回应:“这边马上就完了,我这就过去!”

片刻后,青衣伙计快步跑了过来,一手抱着一个小号酒桶,一手拿着一截三指粗的曲竹管。

这便是杏花村用来舀取深坛酒水的 “渴乌”。

青衣伙计先往陶土坛中看了一眼,估算了一下液面高度,果断将小号酒桶放到一边,换了一个大号酒桶,靠在酒坛旁边。

随后将曲竹管的一端缓缓插入酒坛深处,另一端对准大酒桶的入口。

接着将露在外面的竹管一端翻转,从旁边的酒桶里舀了一勺地瓜烧,快速灌入竹管中,随即又将竹管端口对准大酒桶。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静止的酒液,竟顺着曲竹管缓缓流了出来,源源不断地汇入大酒桶中。

王永康看得一脸疑惑,难道刚灌进去的那一瓢酒水还能繁殖不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酒液源源不断地流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王永康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这管子里灌上一瓢酒,酒液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青衣伙计不过是个普通的酒坊帮工,平日里只知道照做,哪能说清其中的原理,憨笑着回道:“回郎君的话,小的也说不清楚,这就是酒坊用来引酒的法子,用起来不怎么费力,就是得有人时刻盯着,免得酒溢出来。”

王永康自家田庄里也酿酒,可所用酒坛规格小得多,自然不必操心这种从深酒坛中倒酒的难题。

术业有专攻,酒坊在这些细节上,还真是有独到的门道。

项兴朝听到这边的动静,踱步过来瞧了一眼,只看了片刻,便认出 “渴乌管” 的来历,转头对王永康解释道:““有点像简化过的‘过山龙’。”

见王永康仍是一脸茫然,眼神中满是疑惑,项兴朝心里明白,王永康并非出身世传将门,平日里看着也不是那种好学钻研的人,对这些冷门物件自然陌生。

耐着性子进一步解释:“这过山龙啊,算是一种器械,能让水往高处流。要是把这管子做得更大、更长,就能用在战场上,搞水攻,或者跨山调水。”

这番话对王永康来说,实在太超出认知了。他盯着那截细细的竹管,怎么也想象不出,它竟能蕴含如此巨大的能量,完成那般不可思议的壮举。

项兴朝虽说知晓过山龙这东西,可在实战中,确实很少见它派上用场。

毕竟,制作过山龙工艺繁杂,对地势要求极为苛刻,还特别容易被敌方破坏,种种条件限制下,真到了战场上,这东西往往派不上用场,实用性大打折扣。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鸡肋的过山龙,在酒坊里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 “实战” 效果,成了舀取深坛酒水的得力工具。

王永康心里清楚,项兴朝能给自己点拨这一句,已是难得,至于 “过山龙” 背后到底还有哪些门道,只能等回去之后,再找军中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兵请教了。

项兴朝见库房里一切都进展得井井有条,杏花村承接这类大生意也不是头一回了,伙计们手脚麻利,幽州军士监工认真,交接流程顺畅,便放心地将现场交给王永康照应,自己踱步前往前面的店铺。

杏花村的酒肆,项兴朝少有来过,不过是听过两句它的名声,便时不时命亲兵前来买上几坛酒解馋。可自己站在杏花村的柜台前,细细打量酒牌和食单,还是头一遭。

这一看,项兴朝才惊觉,杏花村的酒远不止闻名遐迩的地瓜烧和新出的伏特加。

第一行特意用加大字号标注着地瓜烧,彰显其作为杏花村核心产品的地位,足见杏花村对它的重视。

反观伏特加,连个单独的名号都没有,想来也是,作为尚未正式上市的新品,还没来得及在酒牌上挣得一席之地。

再往下看,羊羔酒、青梅酒、蜂蜜酒、荷花酒、桃花酒、桂花酒…… 各式各样的酒品琳琅满目,好些都是在长安其他酒肆里,连名字都难得听闻的小众美酒。

好比有些人总对新奇口味的方便面充满好奇,忍不住想要尝试,在酒的世界里,也有不少人热衷于探索这些小众美酒。

毕竟过了这村没这店,错过了杏花村,说不定就再也尝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