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推开丁仪那套崭新三居室的房门时,一股浓烈的酒味先飘了过来。客厅里没开灯,只有电视亮着,屏幕上的光影忽明忽暗,丁仪躺在沙发上,双眼望着天花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茶几上摆着半瓶空了的白兰地,旁边还放着个没洗的酒杯。
汪淼四下扫了眼——房间没怎么装修,地板上堆着几个没拆封的纸箱,空落落的,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只有客厅一角的台球桌格外显眼。他走过去,在沙发旁的地毯上坐下,没说话,只是陪着丁仪沉默——他知道丁仪这阵子心情不好,全是因为杨冬。
“这房子是三个月前买的。”过了好一会儿,丁仪才开口,声音里裹着醉意,还有点说不清的委屈,“原想着等她回来有个家,结果她一去远在国外的桃园集团,连电话都没好好通几次。”他笑了笑,那笑意里满是失落,“我买房子干什么?难道还能盼着她突然回来?”
汪淼的心沉了沉,他想安慰几句,却不知道说什么——杨冬去国外桃源集团的事,他也是前阵子才听说,丁仪跟杨冬处了两年,原本都快谈婚论嫁了,结果杨冬一接到调令就走了,连丁仪都没来得及好好告别。
“她像一颗星星,以前就总说搞研究要专注,跟我待在一起都常想着数据,现在更是远在天边了。”丁仪坐起身,抓起茶几上的酒瓶晃了晃,没晃出一点酒,又烦躁地扔回去,“汪教授,你是对的,别跟军方和警方纠缠那些破事,一群人瞎折腾——之前物理学家的那些异常状况,跟‘科学边界’根本没关系,我跟他们解释过,可他们听不懂。”
“他们也是按流程查。”汪淼拿起旁边的空酒杯,擦了擦杯沿,“你最近……跟杨冬联系过吗?”
“联系过两次,每次都匆匆忙忙的。”丁仪灌了口没剩多少的酒,眼神发直,“她说桃源集团的研究忙,还说那边的粒子对撞机比国内的先进,可我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她就岔话题——你说,她是不是不想回来了?”
汪淼没接话,他知道丁仪是心里憋得慌——丁仪这人看着大大咧咧,对杨冬却格外上心,以前两人常一起在实验室待到半夜。现在杨冬远在国外,丁仪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能靠喝酒打发时间。
“丁仪,我这次来,是想问问杨冬的事。”汪淼终于开口,语气放轻了些,“我最近也卷进些事里,听说杨冬在桃源集团接触过粒子对撞的实验,你知道她那边的情况吗?”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丁仪摇了摇头,却还是站起身,走向那张三脚架支着的台球桌,“她以前跟我最喜欢打这个,说白球撞黑球的劲儿,像粒子在加速器里撞在一起。”他从球袋里掏出黑白两球,把黑球放在洞口,白球摆在离它十厘米远的地方,拿起球杆递过来,“能把黑球打进去吗?”
“这么近,谁都能。”汪淼刚要接杆,门口突然传来“叮咚”一声门铃,清脆的声响在空荡的客厅里格外刺耳。
丁仪的动作顿住,眉头瞬间皱起来,不耐烦地骂了句:“谁啊?”他趿拉着拖鞋去开门,门拉开的瞬间,脸上的烦躁淡了些——门外站着李扬和梁小龙,两人穿着休闲装,手里没带东西,看着有些眼熟。
“是你们?”丁仪想了两秒才认出,是之前在作战中心见过的人,他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进来吧,家里乱,没地方坐。”
李扬和梁小龙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沙发旁的汪淼,梁小龙先开口:“老汪啊,你也在?”
汪淼抬了抬眼,朝他俩笑了笑,没说话——丁仪正因为杨冬的事闹心,他不想分神。李扬也没在意,拉着梁小龙在角落的纸箱上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本旧杂志翻着,没打扰两人。
丁仪回到台球桌旁,把球杆塞给汪淼:“我们继续。”
汪淼接过球杆,弯腰瞄准,杆头轻触白球,“咔嗒”一声,黑球稳稳落进洞。
“搬桌子。”丁仪没多说,弯腰抓住台球桌的一角,汪淼也跟着上手,两人一起把沉重的木桌搬到靠窗的角落。放稳后,丁仪又把黑白球摆回原位,“再来——以前我跟她搬这桌子,总吵着说我力气小,现在倒好,连个吵架的人都没有。”
这次汪淼还是一击即中。接着是第三次、第四次,台球桌从客厅一角搬到门边,又搬回原位,每次黑球都毫无意外地落进洞里。丁仪擦了擦额头的汗,点上一支烟,烟雾在他眼前绕了圈:“五次了,汪教授,你不觉得离谱吗?”
“离谱什么?”汪淼放下球杆,他知道丁仪想说的不是台球。
“如果第一次进洞,第二次走偏,第三次飞上天花板,第四次钻进你口袋,第五次以光速飞出去……”丁仪的声音沉下来,眼神里满是复杂,“你会怎么想?就像杨冬,以前明明跟我好好的,突然就去了国外,连个准信都没有。”
汪淼刚要回答,角落里的李扬突然开口了:“丁博士,这球要是真能乱飞,未必是物理学不存在了——肯定是有人在捣鬼。”
丁仪愣了愣,转头看向李扬,语气里带着嘲讽:“捣鬼?谁能捣物理规律的鬼?就像杨冬去国外,我连她到底在忙什么都不知道,想捣鬼都没处下手。”
“有没有鬼,试试就知道。”李扬站起身,走到台球桌旁,看着丁仪,“丁博士,麻烦你再来一次,这次你打。”
丁仪皱着眉,没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拿起球杆,弯腰瞄准——杆头刚碰到白球,那白球突然变了方向,在桌面上绕了个圈,眼看要进前洞,又原地转了半圈,往回滚,最后“咔嗒”一声,落进了母球身后的洞里。
“怎么回事?”汪淼猛地站起来,他看得清清楚楚,这轨迹根本不符合物理规律。
丁仪也懵了,揉了揉眼睛,又把球摆好,再次击球——这次白球拐了个诡异的角度,直接撞进了旁边的球洞。
“第三次,看清楚。”李扬的声音很平静。
丁仪深吸一口气,第三次击球。这次白球直接脱离了桌面,在半空中一上一下地“跳”,弹了三下后落在地板上,又滚回桌上,接着“噗”的一声,化作一堆白色粉末。
丁仪和汪淼都僵在原地,指尖发凉——刚才那一幕,完全超出了他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他们不知道,这颠覆常理的景象,源自李扬的念动力:对如今的他而言,操控台球绕出反常轨迹、甚至强行撕裂其分子结构使其化为粉末,不过是无需费力的小事,只是这份能力,此刻还没被两人察觉。
没人注意到,客厅角落那盏旧台灯的底座里,一枚智子正悄无声息地记录着这一切。李扬操控台球的每一个细节、台球分子被撕裂的微观画面,都被转化为量子信号,以光速穿透大气层,传向遥远的三体星系。
与此同时,三体监听站的主控室里,淡蓝色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当画面定格在白球悬空跳跃、最终化为粉末的瞬间,几个三体人的思维波瞬间陷入剧烈波动,满是震惊与困惑。
“这到底是什么能力?”一个三体人急促地波动思维,“没有磁场干扰,没有能量波残留,台球的分子结构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直接撕碎——这完全不在我们的物理认知范围内!”
另一个三体人反复调取画面细节,思维里满是不解:“我们监测过人类的基因进化、科技发展,从未有过此类物理事件的先例。会不会是某种新型设备?可画面里没发现任何外接装置的痕迹。”
他们对着传回来的数据反复分析,从台球的材质密度到环境中的粒子变化,翻遍了所有已知的人类科技档案,却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既无法判断这种能力的来源,也无法预估其上限。
“不管怎么分析,都得承认,我们看不懂这种能力。”监听站站长的思维波渐渐沉下来,带着一丝凝重,“但可以确定,这个叫李扬的人类,以及桃源科技,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判。立刻调整监控优先级,24小时追踪李扬的动向,同时向元首申请,加强对桃源科技的信息渗透——就算暂时弄不懂,也绝不能放任这种未知能力发展。”
主控室里的思维波慢慢平复,只有智子传回来的画面还在循环播放——那堆白色的台球粉末,像一个未解的谜题,悬在所有三体人的心头。
地球这边,李扬没再提台球的异常,只是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丁仪身上:“很明显粒子对撞实验的结果,和这球刚才的情况很像——不是物理规律失效,是有人在捣鬼。杨冬在桃源集团接触的实验,恐怕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汪淼突然想起自己眼前的倒计时,心脏猛地一缩:“你的意思是,杨冬在国外说的‘数据离谱’,也是因为这种干扰?”
“之前杨冬跟我通话说过,桃源集团提供的参数和她自己算的偏差很大,但用下发参数生产的成品却合格的。”
李扬和梁小龙两人则一脸神秘,没有多作解释。
做了几个深呼吸后,丁仪一点期待地说道:“她在国外好好的吗?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丁仪突然抓住重点,往前凑了两步,语气里满是急切,“我总觉得她跟我说话时不对劲,像是有什么瞒着我。”
李扬从口袋里掏出一封推荐信,放在台球桌上,推到丁仪面前:“想知道杨冬的情况,想弄明白实验数据的事,就拿着这个去桃源科技总部,你会找到答案的。”
丁仪盯着推荐信,指尖在纸边摩挲了很久,指节泛白——他想杨冬,也想弄明白她到底在国外忙什么,想搞清楚物理学到底还存不存在。终于,他抬手拿起那张薄薄的信纸,声音坚定:“我去。”
这话一出,李扬和梁小龙都愣了——他们原本以为丁仪会追问台球异常的原因,或是犹豫要不要去,没想到他这么干脆。李扬先反应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丁博士,难道你就不好奇,刚才台球为什么会出现那种反常情况吗?”
丁仪抬眼,深深看了两人一眼,眼神里没有疑惑,只有急切的笃定:“我是个纯粹的科学家,可现在我更想知道杨冬的情况。台球的异常以后有的是时间查,现在我只知道,去桃源总部,就能见到她,就能弄明白她遇到的问题——这就够了。”
李扬和梁小龙对视一眼,心里都生出几分佩服——丁仪这份不纠结旁枝、只抓核心的磊落,倒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梁小龙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赞许:“丁博士,你倒挺实在的,心里装着人,就直奔目标。”
李扬也笑了笑,没再多说:“杨冬要是知道你去,肯定也高兴。”
两人没多留,起身告辞。汪淼也跟着站起来,拍了拍丁仪的肩膀:“去了那边有消息,记得跟我说一声。”丁仪嗯了一声,目光还落在那张推荐信上,指尖反复摩挲着“桃源科技”四个字,像是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送走两人后,丁仪没再碰桌上的台球粉末,也没管满地的狼藉。他回到卧室,翻出手机就打电话订了最早一班飞往桃源科技总部的机票——早上八点起飞,现在收拾行李还来得及。他从衣柜里翻出件干净的衬衫,又把杨冬之前给他买的那条领带放进包里,嘴角难得有了点笑意:说不定到了总部,就能立刻见到她了。
飞机落地时,桃源科技总部的专车已经在机场外等他。一路疾驰到总部大楼,丁仪刚走进大厅,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杨冬穿着浅灰色的科研服,站在电梯口,手里还拿着份数据报告。四目相对的瞬间,杨冬愣了愣,手里的报告差点掉在地上,接着快步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惊喜:“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丁仪看着她,眼眶有点发热,“也来弄明白你说的‘数据离谱’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冬笑了笑,拉着他往顶楼的会议室走:“正好,集团领导说要给我找个帮手,你来了正好——我这儿有好多原始数据,你帮我看看,咱们一起找找干扰的原因。”
就在两人对着数据报告讨论时,李扬也联合桃源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快速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科研机构,暂定名为“三体实验中心”,并明确由丁仪担任主导者。这个中心的唯一任务,就是验证实验原始数据与集团下发数据的偏差性、真实性,找出两者背后的逻辑关联,撕开干扰的迷雾。
当丁仪听到“三体实验中心”的消息时,他正和杨冬对着一份数据报告争论不休。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三体实验中心”的筹备文件上,丁仪看着文件上自己和杨冬的名字并排写在一起,突然觉得心里的空落全被填满了——原来最踏实的事,不是等她回来,而是跟她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