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 第42章 宾主尽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王爷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吓得当时就跑出了北京城,然后再没踏进过北京城半步。

可最终骂名依然是小王爷承担了,谁让他爹干过劝太后退位的事,现在儿子去劝太后让出园子合情合理。

隆裕太后会这么干,实际上也是没办法,因为隆裕太后在国外转了一年,回北京的时候带了三个孩子。

虽然没人怀疑孩子是她生的,可大家对于太后收养孩子的事情很有意见,反映到现实就是内务府断了对颐和园的拨款。

隆裕太后当然不是没钱,曹嘉仁帮他办了个一百万两银子的信托,每年的信托分红在十万两银子左右,足够她挥霍了。

可维持颐和园就不够了,何况她还要为她的三个孩子考虑,如果颐和园不开放,这三个孩子十岁之后肯定是搬出去的。

于是与自己人的贴身宫女商量了一下,就有了小王爷逃出北京的故事。

从法律角度来说,中国公用事业公司与隆裕太后签署的协议属于效力待定协议。

三山五园理论上是皇帝的私产,太后是没有权力私下做决定的,

只不过民国什么时候讲过法律?加上很多人对皇帝一直住在紫禁城有意见,于是这份协议自然就得到了执行。

八旗宗室内务府反对毫无用处,反而很多人都对隆裕太后一片称赞。

也有很多人开始期待小道消息说的,中国公用事业公司将会在颐和园附近划定土地,新建别墅区包进去的事情充满了期待。

虽然不能住在颐和园现在的房子里,可别墅区包进去了之后,不也相当于是住进了园子里吗?反应快的已经开始行动。

晃了一下脑袋,将对小王爷的同情移出大脑,曹嘉仁开始认真思考怎么解决中国展馆的事情了。

就像姚木兰说的那样,虽然闹起来他也无所谓,可终究是麻烦,尤其是金秀娘可能会受到伤害。

金秀娘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不断帮他扩充后宅,自从他前两年点了头之后,每个月都能收到几个新礼物,这么好的人儿,曹嘉仁怎么忍心让她受伤害。

………………

“张先生,陈总长,你们太客气了,作为此地的半个地主,应该我请你们才对,怎么好意思让你们站在门口等我”

客套话该说还是要说,哪怕曹嘉仁对他们腻歪,尤其是张先生,曹嘉仁很看不上他。

张先生就是烟台葡萄酒公司的老板,在曹嘉仁崛起之前,他是华人首富,资产八千万两以上,比巅峰时期的胡雪岩还多了两倍。

他的资产分布与曹嘉仁也类似,绝大部分资产都在南洋,在中国的资产不多,最着名的就是烟台葡萄酒。

偏偏就是这么个人,口号喊的震天响,说要修铁路,要自己掌握经营,利益不能被外人赚走,结果只是随大流的出点钱,并不冲锋陷阵。

曹嘉仁虽然更有钱,在海外的资产更多,可他没喊口号,也没有去挑动民族主义情绪,他甚至都没赚过华人的钱,在中国赚的钱还不够他盖楼的。他还实际扩大了纽约华人社区,在曹嘉仁崛起的这十来年,纽约华人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人口,以至于纽约警察局都开始调查这件事了。

“张先生,陈总长,你们回去和大伙说说,酒既然运过来了,就不要运回去了,我在长岛盖了个庄园,里面有个酒窖,现在还空着呢,不过你也得跟他们说好,让他们帮我把口给封好,不能我放几天酒跑没了,那我也找他们麻烦的”

坐定寒暄了几句之后,曹嘉仁首先释放善意,中国馆里面卖的最差的就是白酒,运到旧金山来的酒,虽然都是最顶级的酒,可美国人是真的不喝白酒。

曹嘉仁也不喝白酒,只不过买点放在酒窖里面慢慢消耗,总能消耗完的。

张先生微微皱眉,曹嘉仁虽然表达了善意,可也同时表明了花钱打发的态度,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曹生,烟台公司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我只是希望曹生能够发挥你在美国的影响力,多帮助来参展的商户扩大国产的出口,扭转国家贸易出超的局面”

“这是该有之义,前两年我还和大总统说过这个事情,当时大总统说已有安排,我也就没在意,没想到国内商户对国际竞争这么不熟悉。现在民国初创,最急缺的就是各类精通外贸的人才,我决定在上海开办一家国际商贸学院,增加对国内商户的培训,让他们懂得国际竞争”

这也是曹嘉仁对张先生最不满意的一点,自己在外赚了钱不往国内投资也就算了,毕竟大清与民国确实不是个投资的好地方,连教育都不办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曹嘉仁这十年来可是实实在在的往东方教育公司砸了200多万两银,每年也是实实在在的资助100名学生留洋。

东方教育公司的大学虽然办成了职业技术学院,可是基础教育办的特别好,尤其是高中,说句亚洲第一毫不夸张,因为真的有南洋日本的学生跑到上海去读高中。

农学院也因为改良品种与引进新品种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嘉奖。

陈总长还是很懂感恩的,听到曹嘉仁又要投资教育,连忙开口感谢。

“曹先生真乃海外华人的楷模,富贵不忘家乡,不但投资了东方教育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好的基础教育集团,还兴办大学教授技术,兴农学引进优质品种,每年资助留学生也不比美国的庚款少。在家乡赚到的钱一分都不带走,前两年更是在天津新建工业园。

现在工业园已经有13家纺织厂开工了,山东的棉花都不够用了,要去印度进口,你前两年与大总统说的要建设中国的曼切斯特正在一步一步的成为现实”

张先生脸色不变,只是也没再提让曹嘉仁发挥影响力的事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只是希望国家能够越来越好,另外,你说的那个一分钱都不带走,这个话可不能说,我只是喜欢盖楼而已。有个事情刚才我忘记说了,英国已经委派了一名总代理人去亚洲采购军用物资,像桐油猪鬃这种,你们赶紧和家里说一声,让赶紧收购”

曹嘉仁还是很有道德的,在美国绝对不签发采购亚洲货物的单子,亚洲有亚洲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