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 第130章 最合适的攻倭将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最合适的攻倭将领

现在朱标对于攻下倭国,也是越来越自信。

料想比拿下高丽还要简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随便派过去一个大将,就是足够的了。

“父亲,您觉得,如果大明的船舶真的可以和造出来了,那最应该让谁过去拿下日本呢?”

接着,朱标倒是想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在他的心目中,这简直就是一个送过去的战功。

不管是让谁过去,那是一定会胜利的。

所以一定也是拿下这个战功。

这个任务是如此地简单,但是他的功劳,又相当的巨大。

对于每一个将领,都会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他们肯定是抢着想要去当这个先锋。

“徐达?”

“徐达他这一次拿下高丽有功,朕已经是赏无可赏了。”

“如果再让他拿下了倭国,朕就更加想象不出来还能给他什么样的赏赐。”

朱元璋沉吟了一声后。

马上是自己否决了这个想法。

天德确实是厉害。

但是不能随便去用。

以后徐达的重心,肯定还是要放在北伐上面。

北元的势力,依然还是周边最为强大的。

所以他要把徐达当成是一个压轴的。

有徐达坐镇于大明,那么元朝的那些势力根本就不敢来挑衅于大明。

所以还是不能让大明去远征了。

“这一次,可是海上的远征。”

“大明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类似的打法。”

“所以一定要找一个熟悉水性的将军,最好是直接领导水军。”

朱元璋又是沉吟地分析说道。

如果是限定了这个条件的话,

那结果就相当地简单了。

因为大明的将领虽然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陆战的将领。

真正能够打海战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他们也是当年和陈友谅水战的核心力量。

朱元璋正是靠着他们几人,才终于打败了陈友谅的水军。

俞通海。

廖永忠。

廖永安。

这三人,也都是元末时候的起义军。

崛起于巢湖地区,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有一支位于巢湖的水军。

这些力量,是当时仅次于陈友谅的水军力量。

也正是如此,各方势力都在争相地拉拢他们。

而在朱元璋最无助的时候,这些人竟然都去投奔了他。

这给了朱元璋相当大的补给。

而后,在与陈友谅的大战中,这些人都是核心力量。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那么了朱元璋必然会败于陈友谅之手的。

特别是俞通海,正是他率领着一支水军,把陈友谅的主力水军都给烧掉是了。

这才是在朱元璋能够胜利的关键所在。

“父亲,看来也只能从俞通海、廖永忠二人中挑选了。”

“只可惜,廖永安牺牲得早,要不然,他的实力与稳重,是最适合的。”

朱标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一个结果。

而现在大明的水军,其实已经是荒废许久了。

毕竟建国之后,就没有再有什么大型的水战。

对付倭国,朱元璋也一直能采取防守的策略。

即便是俞通海率领着目前的水军,他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所以这些水军将心中的怨气也是相当大的。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又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也算是给他们的弥补了。

“俞通海……廖永忠……”

朱元璋心中也开始沉吟了起来。

不过,他心中依然还是拿不住主意。

因为这二人,都是有一定的缺点的。

这也是他建国之后,不怎么用二人的原因了。

特别是廖永忠,建国之后,开始变得特别是狂妄起来。

要不是因为他的功绩,朱元璋早就想要把他给砍了。

“也只能再看看。”

“或许,咱在军中,也是可以挖出来一些新的人才的。”

接着,他又是分析了起来。

“反正这件事情,还早着呢。”

“毕竟大船还没有造出来。”

“最关键的,也是要把那些大船按照图志给修建出来。”

朱标也是提醒了一句说道。

他们二人现在还没有见到建造出来的船舶呢,竟然就已经开始幻想着去拿下倭国了。

所思考得,确实是有一些远。

“也对,关键还是得先把船给造出来。”

“一旦那些船足够坚固了,那无论是派谁过去,都是绰绰有余的。”

朱元璋也是点点头回答说道。

如今的征倭战争中在。

将领反面是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倒是如何快速地把那些大船给造出来。

接着,二人便是又继续听着下面周羽所讲解的内容。

不过,在听到下面的这些话后,朱元璋差点双拳是坐不住了。

“什么?”

“当时来见咱的倭国大使,其实,根本就不是倭国国王的使者……”

“这……”

“也对,也对啊……”

朱元璋在听到了之个消息后。

自然是无比的震惊。

自己,竟然是被欺骗了。

而且还是被一个弱小的倭国给欺骗了。

这种事情,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如果传扬出来了,那对于大明的威严,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况且,当时那位一使者来的时候,大明明明对他的身份也是有校准的。

他应该正是倭国的使者啊。

“父亲,刚才不是说了吗?如今的倭国,其实是有上百个势力。”

“所以在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也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管事的国王的。”

“即便有王,那肯定也是他们自封的,根本就不会得到大部分势力的认可。”

朱标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他猜测出来,一定是某一个势力,冒充倭国的国王,来得到大明的封赏。

他们拿着这个封赏,也可以在倭国用来吓唬其他的势力。

而至于那个势力会是什么样的实力,他就猜测不出来了。

听到儿子的话,朱元璋也反应了过来。

他当即是拍在了桌子上。

“倭国之人,斯我太甚!!”

“看来,一个小小的势力,都敢直接来冒充倭国的国王,还想要朕的封赏?”

“可那个势力不过是一个村子大小罢了。”

这是朱元璋最难以接受的。

毕竟在大明,他想要封个王,也是相当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