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 第225章 朱棣荣升京城令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朱棣荣升京城令尹

安排皇室子弟进入六部当中,受到了很多淮西大臣的赞同。

因为这个办法,确实可以把刘伯温的权力给分走。

一旦是给皇室子弟一个左丞相的职位,那刘伯温的职位就被消减了一大半了。

“让皇室子弟,与大臣们共同议事?”

“你们觉得可行否?”

朱元璋故作诧异的表情。

然后看向了其他大臣们。

毕竟这个制度,着么关系到了每一位大臣。

还得让他们都接受才行。

“臣觉得,可行!”

李善长第一个站出来,声音相当激动地说道。

不管怎样,这也是一个限制刘伯温的好办法。

他现在反刘伯温已经到是了一个魔怔的地步了。

只要是对刘伯温不利的,人他都要支持。

而他也不管,这对于自己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以后,等皇室子弟都进入到了六部当中,那他们淮西的势力,必然是会被瓦解掉的。

到时,官员里面也不敢再结成了一个小组织。

与皇家人共同办事,也让他们不得不更加小心了。

“臣也支持!”

“臣附议!”

“臣附议!”

“……”

在李善长的带头之下,很快就有大批的官员站出来支持这个政策了。

看到他们一个个都激动的样子,朱元璋倒是心中乐了。

竟然实话得实施得如此顺利吗?

他又是看向了朱标、朱棣等皇家人,问道。

“这个决策,大大提高了你们的任务,你们是否也愿意实行。”

“皇室人为朝廷办事,义不容辞!”

朱棣首先是站出来说道。

他早就等着这一刻了。

那么自己就真正地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于政事。

而他从周羽那里所听到了各种建议,也都有了实施的的机会。

他要亲自实施出来。

“不错!老四果然有志气!”

产朱元璋夸赞了一声后。

接着,其他皇子也开始纷纷表态,愿意替陛下分忧,为皇家分忧。

然后,还有其他宗室子弟、也纷给造成赞成。

朱元璋的这个建议,倒是受到了各种人的支持。

“好啊!”

“有你们皇家之人的支持,咱大明的天下,定然可以传承万年!”

朱元璋也激动了。

自己儿子们的豪言壮语,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心中激荡之感。

以后,这天下还需要让儿子们来守护。

所以现在让儿子们来历练历练,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个时候,朱棣又是毛遂自荐起来。

“父皇,儿臣愿意为陛下分忧,但是,儿臣不想进入六部当中。”

“哦?”

“这大部分官员,都在六部中。”

“你不上进入六部,还想做什么官?”

朱元璋不明白地问道。

这个老四,总是喜欢和别人不一样。

“儿臣,想做京城左令尹!掌管京城之事!”

朱棣又当即回答道。

这个打算,在他当时听完之后,就已经是想好了。

他认为,六部的事情,都太过于分散。

他如此到了某一部,一直做一个岗位,也人会不太有趣。

而当京城左令尹就不一样了。

京城就相当于是一个小朝廷。

在这里面,他就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工作。

倒是也可以让他新鲜一些。

不过,他大哥朱标,也是监国太子。

如果朱棣当了京城令尹,那就和朱标的职位有一些重复了。

“哦?京城左令尹?”

“你可知道,你大哥掌管的什么职位?”

朱元璋没有表示是否同意,只是反问了朱棣一个问题。

“儿臣自然是知道的。”

“太子在京城监国,也主管京城之事。”

“而且这令尹,属于太子节制,儿臣要是当了令尹,那就属于是太子的下属了。”

朱棣解释道。

“看来,你倒解了很多。”

一旁的朱标,也是欣慰地点点头。

他看得出来,朱棣是真心想要这个职位的。

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他也为这个做了的充足的准备。

“父皇,儿臣倒是也建议老四当京城令尹。”

“他兴趣广泛,当了令尹,倒是可以让他视察各个方面的事情。”

朱标也为他四弟说话道。

本来,朱元璋还有一些担心,害怕朱标会因此而想多。

害怕朱标会和朱棣有争权之心。

现在看来,朱标倒是相当地大度。

而且朱标的威望,可不是盖的。

剩下的所有皇子们加起来,也不及朱标一个。

所以朱棣与朱标争权的事情,也根本不需要担心的。

既然朱标都同意了,那朱元璋也没有过多需要好说的了。

“好,那朕同意了。”

“就让四皇子担任京城左令尹之职。”

“不过,咱得先提个醒。”

“京城左令尹,工作不是一般的麻烦。”

“况且,现在又是最忙的时候,四皇子,你可知道?”

朱元璋一拍手,倒是直接同意了。

然后,他又提醒朱棣几句。

“父皇,儿臣早就了解过京城令尹的职责。”

“京城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令尹来过目。”

“而且,最为关键的,京城令尹还要保护皇家的安全,儿臣自然是不敢懈怠的。”

朱棣马上是激动说道。

不过,朱元璋却是摇头。

“不,你所说的,还不是最为重要的。”

“是吗?”

朱棣有些疑惑了。

不过,他在城楼上往下看,当看到下面那些来来往往的学子之后,他倒是终于明白了。

“父皇,您所说的,是科举之事!!”

“这确实是关系到大明千秋万代的大事!”

“儿臣作为京城令尹,也一定要把此事给监督好!”

朱棣终于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不仅是给了他京城令尹。

马上迎来的科举之事,也是需要他来出力监督的。

这倒是让他相当感兴趣。

因为关于到大明的国运,车关系到厚爱未来的发展。

他是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的。

“没错!”

“之后的一个月,科举,才是令尹最为重要的事情。”

“其他方面有失责,朕可以饶恕。”

“但,你若是在科举方面有任何闪失,朕定然拿你是问!!”

接着,朱元璋倒是给他一个警告道。

俨然已经把朱棣当成了臣子一般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