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班,部委协调了长辛店机车厂帮着生产油罐火车。
长辛店机车厂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李爱国带着野生汽车专家抵达的时候,王总工和一杆子厂领导早就等着了。
“咱们是休息一下,还是先工作?”王总工跟李爱国是老熟人,也没搞罗里吧嗦那套子,径直问道。
“先工作吧。”
李爱国跟王总工寒暄了几句,就展开了工作。
由于是铁道部的重点项目,为了方便李爱国和工作室的同志工作,长辛店机车厂特意在技术科腾出了几间办公室。
李爱国跟技术科里的那些技术员们见了面,还看到陈行乙也在人群中,只是用眼神打了个招呼。
“这位是技术科的陈科长和周副科长。”王总工又介绍了两位领导。
陈科长也跟李爱国合作过,再次见到李爱国也显得很热情。
周副科长是最近才从外厂调来的,大概三十多岁,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还抹了头油,苍蝇落在上面能打滑的那种。
“李顾问,你把图纸交给我们就行了,我们技术科保证把油罐火车造出来。”
周副科长的语气明显有些僵硬,神情有些不悦。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李爱国和野生汽车专家等人等于是空降长辛店机车厂,同样是搞技术的,周副科长觉得被打压了。
“周副科长,这是技术科的,还是你们厂里的意见?”李爱国笑着问了一句。
周副科长顿时说不出话了。
他只是个副科长,没办法代表技术科,更没办法代表长辛店机车厂。
“老周,你这是干什么,前门机务段的同志是来帮着咱们!”
王总工见事情不对劲,连忙训斥了周副科长一句,拉着李爱国的手参观了技术科。
他也解释了周副科长的来历。
“老周是大连铁道研究所的老技术员了,刚调过来不久,为人有点太追求先进了。”
大连铁道研究所?技术员?
李爱国微微眯起眼睛,这家研究所在解放前还有个名字叫做满铁铁道技术研究所。
小本子投降后,小本子的工程师撤走了。
剩下的技术员们大部分是那些小本子工程师的助手,在解放后,这些人被称为技术员。
铁道部门从京城和哈市抽调出一批专家进到大连铁道研究所工作,这批人被称为研究员。
外人不清楚这状况,李爱国却从刘国璋老师那里了解得一清二楚。
“四辊卷板机?”第二天,李爱国得到消息,部委为了生产油罐而调运的卷板机到了。
“王总工,这卷板机是重要设备,机车厂这边没有合适地方安置,我看可以再盖一个单独的车间。
一来是有利于生产,二来也能避免事故发生,这玩意还是有点危险的。”
“这倒是。”王总工认可了李爱国的说法。
“还要围上围墙,在门口设置门岗,不然不好保密。”李爱国看着机车厂东边的一大片空地,这里用来建造车间最合适。
王总工点点头,然后把建造科的人喊来,给出了命令:“李顾问让怎么干,你们就怎么干。”
李爱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建造科的科长思忖片刻,说道:“李顾问,这工程的规模有点大啊,又是修路,又是修建三个车间的。”
“能不能完成吧?”
这些人不清楚油罐火车的价值,李爱国却太明白不过了。
这玩意就是短途运输石油的神器,将来可能会出口到老毛子那边和东欧,他们的油质跟大庆油田差不多。
“只要厂里面同意,我们没问题。”建造科长看了看王总工,见他点头,连忙答应了下来。
“那行。”李爱国围着那边空地转了一圈。
这地块足有三十多亩,除了生产油罐外,还能建造一个机车组装车间,用来装配新型火车车皮。
至于机车厂是否支持,李爱国并不在意。
他们要是不愿意干,那前门机务段自己可以接手,这就是自己强大带来的底气。
事情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长辛店机车厂的领导得知李爱国要在厂里面大干特干,虽有些犹豫,最终还是一致同意了下来。
“你们必须要配合李顾问,尽快将车间制造出来,千万不要影响油罐火车的生产工作。”
长辛店距离京城也就三四十里的路程,开着大越野只要一个半小时就能打一个来回。
中午,李爱国跑了一趟铁道技术研究所,给刘国璋送了药酒,顺带着汇报了在长辛店机车厂的工作。
“你小子又要干大事儿啊。”刘国璋也被李爱国的敢想敢干给惊住了。
“不过,你的想法很好,干事情就要是有长远眼光。”
刘国璋对李爱国的想法表示了支持。
李爱国闲聊几句就返回了前门机务段工作室。
这阵子,工作室又上马了新项目,宗先锋和齐教授正在制造高吨位冲床。
武装直升机项目已经进展到关键阶段了,负责制造机身的某个军工厂急需能够冲压板材的高吨位冲床。
要是放在以前,这玩意制造出来难度很大。
现在有了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等于是点了前置的技能树。
只要有图纸,再解决一些技术难点,制造起来并不复杂。
特别是这次试制为制造油罐车车架所生产的冲床只是1000吨级别。
后面还有2500吨,甚至是5000吨的超级冲床。
超级冲床是高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
就拿当年的大飞机项目下马来说,有部份人就觉得是因为缺少超级冲床,无法制造出高质量的配件。
飞机所需要的配件质量很高,要是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更别提在在商业飞行中出问题了。
李爱国这次搞1000吨冲床难度倒是不大,只能算是为制造2500吨的做练手。
工作室这边忙活起来了,段里面的领导见怪不怪,各种材料络绎不绝的送了过来。
李爱国这边开始研制冲床后,双驴头抽油机的项目就暂停了。
许科长在回到农垦总场后,也把双驴头抽油机的设想汇报给了总场的领导。
领导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咱们使用的抽油机是老大哥家造的,相关的配套,也是从老大哥家引进的,要是贸然更换的,是不是不合适?还有,这玩意还不一定能研制成功,风险太大了。”张领导端起搪瓷缸子喝口酒,带着满嘴酒气问道。
“老张,你也知道,最近两年咱们跟老大哥的关系越来越不好了,老大哥把机抽油机的价格提升了两倍,还要咱们用粮食换。”有领导提醒他。
“可以仿制啊,技术科那边不是忙活一段时间了吗?”张领导扭头看向许科长:“老许,你来说说。”
许科长直起身汇报道:“其实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仿制工作的进展并不大。”
他没有明说,农垦总场的领导也明白其中的原因。
老大哥防着小老弟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老大哥,你要是搞出了好东西,也会想法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从老大哥家进口的抽油机,其实都是二战时候的老家伙,但是价格跟新的差不多。
坏了需要老大哥家人维修,配件需要从老大哥家买。
就是现在,老大哥家还有一支专家小组留在农垦总场,那些专家每天的补助就高达十块钱。
“咱们不能够再受制于人了,我看这双驴头抽油机项目可以上马。”另外一个领导举手了。
“是啊,咱们不能够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其他几个领导也同意。
张领导有些生气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他总觉得老大哥家的抽油机是好东西,哪怕能仿制出来,质量比不过原厂的,也好过自己造的。
也有一些领导支持张领导的意见。
农垦总场的大领导见此状况,沉思片刻,看着张科长说道:“这么着,你先联系前门机务段那边,先调派一批人过去,让他们先研制,等有了进展,咱们再做决定。同时,仿制工作还要继续,老毛子专家那边也要瞒着。”
许科长虽觉得这办法有些不妥。
这不是占人家前门机务段的便宜吗?
苦活,累活,都让人家干了,这边等着捡现成的。
虽然许科长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置办法,心中还是过意不去。
他跟农垦总场申请了一批物资,打算送到前门机务段。
散了会,张领导又找了大领导。
“领导,现在咱们已经派人前往诺沃克拉马托尔斯克重型机械制造厂那边,商量再购买一批抽油机的事情。
这次走了谢廖夫教授的路子,降价的希望很大,老大哥家的抽油机很好啊,我觉得咱们没有必要冒险。”
大领导看看张领导,语重心长道:“老张,去年报纸上刊登的那篇文章,就是只有自主才能独立的那篇,你没学习过吗?”
“我”
张领导见大领导是铁了心,虽不服气也只能接受了。
回到办公室里,他喝了两搪瓷缸子茶水,翻看了几张老大哥那边的报纸,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张领导犹豫片刻,敲开了老毛子专家的办公室。
“谢廖夫教授,是我啊,小张。”
外面的旗杆上鲜红的旗帜被风刮的呼呼作响。
李爱国得知农垦总场技术科要派人过来的消息时,1000吨冲床的配件已经制造完成,运送到了长辛店机车厂。
“老许啊,你亲自带队?欢迎倒是欢迎,只是我们这边怕是招待不足。”
“还有几车皮精白面,十几吨牛羊肉,你怎么不早说呢欢迎,热烈欢迎。”
挂掉电话,李爱国正在感慨还是农垦总场物资丰富,便接到了机车厂的电话。
李爱国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道:“张总工,开什么会?”
“我们技术科的周副科长已经带人将冲床装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