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签到秒变强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打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打架

偷公家酱油,去吃鸡,傻柱是亲眼所见,拿酱油的时候许大茂也在。”

“王八蛋,你敢污蔑我孙子。”

“王书年,你怎么能乱咬好人啊,我婆婆怀疑你,你就冤枉我家棒梗。”

“对啊,什么我亲眼所见,我什么都不知道,王书年,你别瞎说啊。”

许大茂:“哎?,棒梗偷酱油我还真撞见,真的是为了吃我们家鸡啊。”

秦淮茹还在勉强笑容:“许大茂,你怎么能听他瞎说呢,棒梗那么小的孩子,哪会做那事啊。”

“那你说他偷酱油干嘛?”

“我家不是没酱油了嘛,这事王书年都知道,我去找他借了,没借到,可能棒梗就是听到了,想帮我弄点酱油,就是这样,肯定是这样的。”

看到秦淮茹疯狂的使眼色,傻柱无奈的开口道:“你的鸡,就算是我偷的吧。”

“什么现在就说是了?”

“什么叫算是吧?”

众人议论纷纷,二大爷问道:“大家看看怎么办,我们院十多年没丢一根针线,这下出了大贼。”

一大爷又开始和稀泥:“何雨柱,你最近是不是和许大茂闹别扭?”

何雨柱可精明了,只有面对女神秦淮茹的时候智商为负,单独一个大爷都拿他没办法。

眼珠一转就连忙接话:“对对对,是和许大茂闹别扭,他诬陷我和秦淮茹有不正当关系。”

许大茂支支吾吾的根本记不得说过这话,但经常喝醉的他也不敢保证没说过。

一大爷赶紧给事情定性:“何雨柱这不算道德问题,这只是打击报复,就这么算了吧,散会吧。”

许大茂急了:“那他就白吃我们家鸡啊?”

二大爷,三大爷也看出一大爷的包庇,不想得罪一大爷,但也不愿放弃收拾傻柱。

二大爷:“许大茂,你把鸡端走吧,傻柱在赔你五块钱。”

傻柱:“菜市场才一块钱一只,怎么赔那么多啊?”

三大爷:“这是偷偷盗得加倍罚。”

王书年可还没消气:“傻柱,贾大妈,慢着。”

傻柱没好气道:“王书年,你有完没完,大冷的天让我们陪你吹西北风啊。

我都认罚了,你就别得寸进尺了。”

大伙看着吵起来了,又开始围观。

王书年不屑一笑:“欺负完我,就想一走了之啊,没这么轻松吧,觉得我好欺负是吧?

我也给你们留点面子,贾张氏不是喜欢做鞋嘛,等下送我两双,秦淮茹不是爱洗衣服吗,给我洗一周的衣服。”

傻柱自己亏一只鸡,还被罚五块,本就很生气,现在听到王书年还要自己的女神给他洗衣服,直接气炸了。

“王书年,你个王八蛋,欺负孤儿寡母的算什么男人,我今天不教训教训你,我就不叫何雨柱。”

说完便朝王书年冲了上来,一拳就要给王书年打个熊猫眼。

王书年低头绕过傻柱手臂,一拳打在傻柱软肋,傻柱当场酸爽倒地不起。

聋老太太终于坐不住了:“哎哟喂,你怎么打人啊,我的乖孙哟。”

“什么?我听不见。”王书年上去又是一拳打在肚子上,打的他酸水倒流。

“我叫你住手,你个小王八蛋,你怎么能打傻柱呢?”聋老太太气的拿起拐杖就要杖毙了王书年。

“你说打的好?我也觉得打的好啊。”王书年回复着龙老太太,起身又朝傻柱屁股踢了一脚。

许大茂高兴的鼓掌都要跳起来:“打的好,终于有个人能治治这混蛋了。”

聋老太太追不上王书年,绕了一圈又看他给了傻柱一脚,赶紧上去护住傻柱,不让他再打。

围观群众都被这凶狠吓了一跳,今天算是吃了一个大瓜,四合院好久没闹过这么大的事了。

一大爷连忙跑上来,拉住王书年:“打人是犯法的,你知道吗?”

“我开始可是一句话都没说,是贾大妈,先骂的我,傻柱先动的手。

我不欺负人,也不想被人欺负,贾家按我说的赔偿我,傻柱想打我就赔偿我五块钱的医药费,不然就不算玩。”

王书年又靠近一大爷耳边悄悄说道:“我刚才说的是真是假,你心里有数,傻柱的鸡从哪来的你一清二楚。

这事要是我闹到保卫科去,他傻柱能不能在往家里带菜的不说,这厨子肯定干不成,派去扫厕所就算最轻的惩罚。”

傻柱还在哀嚎:“一大爷,你别拉着他,看他敢不敢把我打死,偷袭我,不算好汉,你一分也别想从我这里拿走。”

一大爷看着左右打滚的傻柱感觉是在丢人,数了五块钱给王书年走了:“我真想懒得管你,你好自为之吧!”

“秦姐,你家这么说?赔东西,还是赔钱。”

贾张氏看着一大爷都赔钱走了,有些心虚,但还是嘴硬的说着:“凭什么?”

“呵呵,凭什么,你们应该问过小槐花了吧?要不要我找警察来再问一遍啊。”

贾张氏也破防了:“你,你,你居然偷听,你真不要脸。”

秦淮茹也傻眼了,证据确凿,前面吃饭,她和婆婆问的槐花偷鸡没有,槐花回答的棒梗做的叫花鸡真好吃。

没想到这么绝密的事都让王书年知道了:“王书年兄弟说笑了,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助,你一个单身汉不会照顾自己,嫂子帮你洗一下衣服这么了。

你放心,嫂子绝对给你洗得干干净净的,我婆婆有口无心,我回去会好好给她说的,王兄弟可以了吧?”

王书年还要忙着去夜市,也不再纠缠:“还是嫂子明事理,谢谢秦嫂子,嘿嘿。”

王书年走了,大家也就散了,只有聋老太太还在那骂骂咧咧。

王书年回到家里,心还在怦怦直跳,不知道是高兴,生气,还是害怕。

孩子出息了,三位大爷,贾家,傻柱家,聋老太太,全院凶神恶煞的,几乎都得罪了。

本来不想和这院里的人有什么交集,就算前身受的欺负,不过就是算是一点钱财,算不得什么。

王书年根本没打算去怎么报复,最多就是他们倒霉的时候来个落井下石便算报仇了。

没想到去看个戏就成了剧中人,这次就算他想息事宁人,别人肯定也不会放过他了。

不把对面全打趴下,怕是不得消停了,哎,愁啊,难道帅也是一种罪过?

抱着自己的脏衣服,就往贾家去了,先把鞋子拿过来,免得贾张氏明天翻脸不认人。

“砰砰砰”

屁股还没坐热乎的秦淮茹一脸不耐烦的说道:“谁啊?”

“我,王书年。”

“哎哟,我说大兄弟,天都黑了,要洗衣服也是明天啊,我不都答应了嘛。”

“衣服不着急,我着急穿新鞋,贾大妈,拿来吧!”

贾张氏歪着头:“没有,再说了我又没答应。”

“嘿,明个我就让警察问问棒梗公家的酱油好不好吃,在去棒梗学校宣传一下,问他偷邻居的鸡刺不刺激。

给不给你自己看着办。”

棒梗斜眼凶狠的看着王书年,想干又干不过,只得忍着,刚才他妈可说了,傻柱都被打趴下了,他就更甭说了。

又害怕王书年真的报警抓他,一脸央求的望着贾张氏,自己的名誉,怎么也不止两双鞋吧。

“奶奶,你就给他吧,两双破鞋难道比我还重要啊。”

贾张氏看着棒梗无奈又心疼:“你重要,当然我家棒梗重要,奶奶又没说不给。”

“那你快给他啊,我不想看到他,你给他让他快点离开我家。”棒梗生气的嚷嚷。

“哎,对咯,早点给我,早点离开。”

贾张氏这才不情愿的站起来,去拿鞋。

拿到鞋后他才发现,她家没男人,自己做的鞋最大的就是自己穿的,但给王书年穿肯定不合适。

可能王书年就不要了:“哎,小王啊,我们家大人只有我和秦淮茹两女的,这鞋都比较小,你拿去肯定穿不了。”

“能不能穿我自己会看”

“那你就那去比一比,不行的话,要不让你嫂子给你多洗一个星期的衣服算了。”贾张氏痛快的把鞋递了过去,盼望着对方失望把鞋还回来。

王书年对比了一下,果然有些小,但看着贾张氏满脸的笑意就不舒服。

就想看自己倒霉是吧,污蔑自己是吧?偏不让你如意:“穿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拿去送人,拜拜了您嘞。”

又回过头看见贾张氏依依惜别,不舍伸出的右手:“不用留,我吃过晚饭了。”

气的贾张氏直拍大腿:“那可是我为了过年才做的新鞋啊,他就那么狠心给拿走了,这小王八蛋气死我咯。

你说他又穿不了,也没个媳妇亲戚的,他送谁啊,他就是想故意气死我,这遭天谴的王八犊子。”

秦淮茹白了她一眼:“您啊,就少说两句啊,等下听见了,又来找麻烦了,今天要是你不去招惹他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贾张氏急忙跑去开门一看,院里一个人影都没有,才安心回来:“谁知道这王八蛋人模狗样的,居然是个听墙角的小人,我那不是怕傻柱把棒梗供出来嘛。

以前也不是骂过,说过他,也没见他敢多说两句啊,谁知道他那么厉害,还敢打人。

傻柱也是个废物,以前都吹嘘自己打架厉害,原来也只能欺负个没卵的许大茂。

遇到个厉害的,就马上趴下了。”

“人家傻柱才不会把棒梗供出来呢,棒梗吃鸡还是他告诉我的,要说他早就说了。”

贾张氏知道自己理亏,但还是不想认输:“怎么,我说他你还不乐意了,喜欢人家,想嫁给他?

我告诉你,我还活着一天,你这愿望就别想实现。”

“您还讲不讲道理理了?我和傻柱是清白的,人家对咱家那么好你就没良心吧。”

“好?那是有目的,他看你的眼神,什么目的,我一清二楚。”

今天的夜市有些反常,不像往日的凌乱,整整齐齐的排着两条长龙,没有买卖,就......

就是你,别插队啊,捣乱的一律不收,二狗提着木棍维持秩序。

“一条,两条...一共十二条黄鳝,十八条泥鳅,我算算啊...三毛,拿十八斤玉米面给他。”

“一条,两条...两条黄鳝,三条泥鳅,多的一条泥鳅自己拿走,我不好算账,河蚌二十六个,这个小的河蚌也拿走,刚好五毛。

一共八毛钱,是要钱还是粮食啊?”

“要粮”

“好的,三毛,给他八斤面。”

“是我,我也要粮食啊,不要粮票便宜多了。”

王书年到夜市的时候,队伍只剩十来个在排队了:“是按我说的,换钱,换粮吗?”

王解放上前:“老板,就是按你说的来,果然这个价换粮,他们都愿意换粮食不换钱,不然我还怕钱不够呢。”

“平时卖粮食啊,你就多一分,如果是安排了任务换东西,那就少一分可以换到粮,这样我们就不会缺钱了。

仓库找到了吗?”

“找到了,找到了,开始还不愿意,加了两百斤粮食就搬走了,一分钱没花,全要的粮食,所以我们这粮食今天就见底了。

您再不来,我们都该着急了。”

“那这两袋就留在这了,我先跟你去看了仓库,再回来收黄鳝。”

王书年跟着走了半个多小时:“这都到外城了啊,有点远啊。”

“老板,没办法,要安全,还要人愿意搬,工厂附近的个个都心比天高,一心就要留城里,有些是乡下没地的,确实不能走。

这自建房的贫民窟就简单多了,好多都是流浪到这的,都没个稳定的工作,本来就吃不饱,还要被驱赶,赖着不走也没用。

听到能给上百斤粮食,都乐坏了,拿到粮食后,愿意回乡下的回乡下,要留下的自己买砖在去堆个房子,都不关我们事。

我们特意选的几间在一起的,白天有时间了,直接打通连在一起,就方便多了。”

这边是南城,属于四九城外城,在京城这有个《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说法。

但这是很久以前的说法了,王书年也不是很清楚。

王书年有些不放心:“这我知道,三教九流的都有,听说混混小偷不少,弄在这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