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你还说是真的?”梁浩然不懂了。

楚健歪着脑袋想了两三秒,接着说:“有没有可能这是一幅瑕疵品?郎世宁自己画出来后不满意,感觉色彩不到位,于是又画了一幅,用另一幅去交差,而这一幅并没有销毁。”

沈世杰和梁浩然无言以对。

因为楚健说的这话,确实是有可能的,而且还不小。

“其实,最重要的是,这幅《百骏图》无论是从画技上看,还是其他方面,都是郎世宁的手笔。

郎世宁作为一名外国人,他来到中国,称为大清的宫廷画师,虽然也学习了中国画的画法,但不管怎么改变,都还是会带有西方画的特点。

这是其他画家很难完全模仿的。”楚健说道。

模仿郎世宁的画家不是没有,像屈兆麟、马晋、张兆祥等人,都学过郎世宁的画法。但你让他们完全模仿郎世宁,那就有点为难人了。

比如就说梁浩然口中德爷所说的马晋吧!

马晋之父曾为一满清贵族管理马匹,自幼爱画马,曾从清末宫廷画家赵书村学习,因此得见郎世宁作品,遂自学郎氏画法。

他拜金北楼为师,先后任助教、评议,后转“湖社”,成为职业画家。之后,他开始以画马闻名,取法郎士宁,成为职业画家。

可以说,马晋既是近代传统派中最早确立了融合中西面貌的画家,又是使郎世宁一派工笔写实画法更加中国化的能手。

然而,他画马,在神态上和郎世宁又有区别,大家的侧重点不太一样。

只能说学了,但不完全学。

这其实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完全照搬,没有自己的思想,那永远都没有自己的风格,成不了艺术家。

“不信,你可以找人好好鉴定,这幅画绝对是郎世宁自己画的。”楚健很肯定地说道。

“此外,梁哥你可能不知道,但世杰应该清楚,历史上确实存在多幅真迹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书画领域被称为‘双胞案’或‘多胞案’,指同一画家创作的极相似作品。

两三幅真品都不算什么,还有四幅真品的呢!”

梁浩然人都傻了。

“四幅真品?什么画呀?”他忍不住询问。

楚健告诉他:“比如蒙克的《呐喊》,就有四个版本,经过鉴定,全都是真品。”

沈世杰也补充:“还有梵高大名鼎鼎的《向日葵》,也存在多幅真迹,据说,有超过10幅。”

梁浩然都麻了。

楚健纠正:“《向日葵》不能算,因为《向日葵》可以说是一个系列,就像有些电影,有1、2、3、4等。

梵高画的《向日葵》大概有十一二幅之多,但互不相同,向日葵的朵数都不一样。

如果那样都算,那么莫奈画了250多幅睡莲,达芬奇更是画了上万个鸡蛋。”

“有道理!”

现在,梁浩然都能理解同一幅画可能有好几幅真品的说法了。

如此一来,《百骏图》有两三幅,好像也很合理,很应该。

“梁哥,这幅画身价要大增了呀!恭喜。”沈世杰恭贺道。

梁浩然抱了抱拳:“多亏了楚兄弟。”

等明天,他找更权威的人再认真鉴定、鉴定,必须得搞清楚,这到底是不是郎世宁的真品。

四楼是玉器,各种玉,各种颜色的,各种造型的,琳琅满目,大小不一,小的比手指还小,大的玉雕有上吨重,是一艘由南玉打造的船只。

南玉可能比较少人听说,那是广东信宜的特产,是岫玉中的一个品种。

南玉开采史不详,玉质大多数由蛇纹石组成,并含有少量金云母、滑石、方解石、透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因含杂质多,颜色常与岫玉不同,色调暗绿至褐绿。

不过,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原来的南玉开采点资源消耗殆尽,有点可惜。

别看信宜还有大量的玉器加工作坊,有很多玉器店。然而,那些玉好多都不是南玉,而是其他地方的玉石运过去那边加工,借南玉的名头。

五楼的东西少很多,目测只有一两百件,都是小物件。在古玩分类上,属于杂项。

其中,最出彩的无疑是一只三彩角形杯。

三彩角形杯整体呈角形状,敞口,口为椭圆形,杯身向上弯曲成弧形,周身饰以卷草纹,动物的头像向后反身,头部朝向尾部,口中衔一花枝,搭于杯沿,连接动物头部与角杯口部,形成一个拿握角杯的把手。

“我怎么看,这三彩角形杯跟河南博物馆的那件那么相似呢?”沈世杰忍不住说道。

梁浩然哈哈一笑:“像吧?在古墓里的时候,其实是一对。”

“不是吧?”沈世杰真无话可说。

就真是“故宫一件,我一件呗”?

这以后还怎么解释。

“我家这个三彩角形杯是盗墓贼盗出来的,最后落在我家,跟博物馆的那个又有点不一样。”梁浩然坦白道。

楚健了解,这种杯式其实是国外传进来的。

西方曾流行一款类型差不多的杯子,叫做“来通”。来通的头部都有兽头,在兽头部位有流,用来饮酒的时候,酒从其下端的孔中泻出。

唐朝时期,来通传入中国,给唐朝的工匠们带来了新的灵感:他们将角形杯做成华丽的唐三彩制品,并巧妙地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

同时,他们既吸收当时流行的西方器物的特点,又尊重了传统饮酒的习惯。

哪怕是外国人,也都有不少人了解,大唐以其鼎盛、开放、包容的特性,吸引了四方各族、各国前来学习和交流,所以唐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

唐朝在国外是个很出名的朝代。

远的不说,像大唐周围的国家,谁不知道大唐的威名呀?没少往大唐派遣留学生,造就了一大批的“海归”。

于是,就有了现在看到的三彩角形杯。

楚健开口道:“梁哥,你家这件三彩角形杯比博物馆的那件要好,价值更高。”

这才是更扎心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