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词爹曲皇,你拿我当牛马! > 第1665章 换汤不换药的流量玩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5章 换汤不换药的流量玩法

其实不止是平台的风向在变化,同样的一些以前,最起码娱乐圈之外的人们,觉得不食人间烟火气的明星,突然一窝蜂的开始跟这些网红们合作。

以前看到某网红跟艺人合作,可能还会有人觉得,这网红背后的经纪公司实力真厉害,居然能把网红推到跟娱乐圈挂钩的程度。

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慢慢的很多人开始已经对娱乐圈的一大部分的明星祛魅,这帮人大体上都是不具备传统明星光环的。

什么是传统明星光环,即用最出色的作品,或者塑造的角色形象,广为大众们所知晓,但同时这类艺人又保持着深入简出,不会过度的去消耗自己的神秘感。

而那一大部分失去这类神秘感的明星偶像,恰恰是靠着粉丝经济,在当初圈子热钱最汹涌的时候,一下子飞升到一线甚至是顶流层次明星的这一帮人。

他们并没有拿的出手的作品,但是在某一个阶段,他们火得一塌糊涂,有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随着娱乐圈的降温,一些曾经浑水摸鱼的混子选手们,聪明点的积极拥抱网红圈子,因为自身还最起码挂着明星的头衔,让他们的起号如鱼得水。

运营得当的话,最低也是个知名网红级别的。

反之越晚入场,本身没什么硬实力的明星,再想要到短视频领域里去分一杯羹,这个时候就得拥抱他们曾经看不起的网红了。

有些曾经的一线人气明星,现在的赚钱能力,甚至还不如一些大网红。

如果年纪再稍微大一点,哪怕曾经是炙手可热的明星,在娱乐圈的受众都已经迭代了几个年轮的新时代观众时,他们这些老明星更是不具备任何的优势。

这时候就不是什么网红抱明星大腿,而是明星反过来求着网红和他背后的mcN公司,能不能来一场合作。

攻守之势异也!

所以完全不必去惊讶某些网红的视频中,有些曾经高不可攀的明星,现在要么出来跟他锻炼运动,要么是探店吃饭。

实际上很大概率这背后,不是网红求着跟他们合作,而是明星的团队反过来求着对方的mcN公司。

毕竟大网红跟同样水平的大网红合作,才能打出流量双赢,反而跟一些所谓的明星合作,是在拖累自己的流量。

说了这么老些现状,其实是对于目前的娱乐圈的市场的又一次的剖析。

目前的娱乐圈格局,在寒冬彻底降临的时候,方才看清楚一些现状。

还在坚持内容输出的华夏光魔公司,并没有在这一场寒冬中,因此受到束缚,相反的能够从容的开新的项目,投入大把的资金的娱乐公司,目前就只有华夏光魔公司。

一些靠着作品出圈的明星,也有些还没有褪下光环的,他们只需要靠着作品的老本,加上每年可观的时尚资源代言,依然可以在这场寒冬中,显得鹤立鸡群!

当然,其实也不必羡慕网红们,他们现在获得的地位,其实跟当年的流量明星非常相似。

甚至于网红的迭代,要远远比这些流量明星要快得多。

抖快短视频为例子,他们并不会特意的留住某些大网红,他们把自己的流量池子看好,能在这个池子里得到资源的人,天时地利人和或多或少都占一点。

而如果他们哪天翅膀硬了想走,抖快短视频也绝不会阻拦,甚至于巴不得他们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空缺的资源让渡出去,去培养更多不同方面的网红。

到后边网红能否经久不衰,甚至是迎来翻红的机会,又得回到“作品”的内容上。

那些会扭两下的网红,可能一时的流量还不差,但他们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更新迭代的速度会更快。

相反的能持续一到两年以上,流量还不减反增的,那必然是占据着某个内容输出的生态位,并且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才能在这个赛道里吃到最多的流量。

这套流量的玩法,从娱乐圈挪到了网红圈,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产物。

这一场洗礼下,对于娱乐圈其实是好事情,让混子明星们加速陨落,而后来者的明星,要么有一个屹立不倒的靠山,要么就得卷演技和作品了。

特意提起此事,主要是杨朝月这几天,特别跟他提到最近在短视频赛道混得还不错,在她沉下心来学演技的时间,没什么活可接,就专心的运营短视频账号。

这其实是回到她自己的舒适圈了,论短视频或者直播这方面,她当初还没出道之前就已经在磨练,她吐槽的是,目前在短视频以及一些专属的社区的运营,接到一些推广之类的,居然比她拍戏或者上固定综艺挣的钱要多得多。

同时这段时间,杂志资源也是多得离谱,虽然不是什么顶级杂志周刊,但靠着数量的堆砌,这段时间写真杂志没少拍,如此达到了商业层面的良性循环。

她这不是后知后觉的发现,居然叶桓丘也有一个认证的短视频账号在,只是点进去发现叶桓丘是真的懒,除了那个完全黑屏的宣告自己入驻抖快短视频的内容之外,多余的视频一个都没有往外发。

但那粉丝量目前已经过亿,而视频仅有一个。

那个脸都没露的视频,目前转赞评加起来也已经超过六千多万,播放量的累积甚至已经破百亿次。

这就很离谱了,她自己辛辛苦苦的运营账号,几年的视频综合起来,估计堪堪抵得上一个视频,而且她那些过百万转赞评的,都是公司背后投了抖加才顶起来的数据。

正常的百万点赞的视频,评论少于几万条,那基本上都是花钱买的数据。

她就是特别的羡慕,觉得叶桓丘这巨大的流量都不利用,放在那就是纯纯的浪费。

叶桓丘听她叽里咕噜的说一大堆,反手就给她屏蔽冷静一个月再说。

演技不达标,扯再多也没用。

其实仔细看看,身边不少的圈内朋友也都开始拥抱抖快短视频,这逼格就是一点点自己拆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