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齐军靠近~”魏错心里默念着,同时扫遍战场,脑袋里一直想着可以调动的部队。
“重骑兵调后后军,击溃齐军骑兵!”魏错下令道。
在正面战场上,原本计划用于冲锋陷阵的重骑兵,由于齐军的率先发动攻击,尚未得到启用。然而,这一情况却意外地成为了魏军扭转战局的关键武器。
只见那五百名重骑兵,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和盾牌,缓缓地向后方调动。还有两千多名辅助兵紧密跟随,为他们提供支援和保护。
幸运的是,此时正面战场上的人数众多,双方士兵正在激烈地厮杀,场面异常混乱。因此,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重要的调动。
正在此时,齐国黔夫的骑兵已经到了!
“盾阵防御!”魏军的千余盾牌手列阵迎战,后面跟着长矛和刀斧手。
为了节约时间,齐军骑兵并没使用骑射扰敌,黔夫大喊一声“杀~”
齐国骑兵仅仅一瞬间就杀入,黔夫更加是一马当先跳入魏军阵营中,挥舞着长矛,立刻收割数名魏军士卒的性命。
后面的齐军骑兵鱼贯而入,黔夫定眼一看,不远处的行车高台上,魏军大纛之下,一个将军屹立在那。肯定是魏国主将魏错。
“冲~”黔夫长矛一指“驾~”马儿吃力的跑了起来。
最后几百米的距离,黔夫此时看着胜利在向自己招手。
当近在咫尺的时候,眼前出现一排全副武装的重骑兵组成的人墙。魏军的重骑兵已经没有时间和距离发起冲锋了。只能一字排开的挡在魏错的前方。
黔夫仅仅只是瞟了一眼就大喊“冲阵~”
齐军没有退路,要么杀了魏错,要么全部死在这。
黔夫长矛直刺一个魏军重骑兵,巨大的冲击让魏军骑兵摔下马,但是盔甲的厚重也让黔夫的长矛断掉了。
黔夫毫不犹豫的扔掉半截长矛,拔出长剑,继续进攻。周围两个魏军重骑兵立刻挥刀向前方攻来,魏刀左右横扫,黔夫急忙俯身下来,惊险的躲过。当黔夫反手看向魏骑兵的时候,对方不躲不闪,却只听见“哐当”一声,毫发无损的立在原地。
黔夫还没来得及惊讶,重骑兵的第二次横砍已经来了。黔夫用剑挡住一边,另一边的魏刀却砍向了自己的腰间,顿时鲜血喷涌而出。黔夫吃痛的摔下马,即使鲜血直流,他还是坚强的爬起来,缓慢挪着双腿,口中还在大喊“杀~杀了魏错~”
魏错仅仅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就毫不在意的继续指挥正面的战场。齐军一击必杀的奇袭已经失败了,最佳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果然,魏章亲自领着骑兵已经赶到了,而魏章的加入就表示齐军短时间内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再了。后方和正前方一样,都是魏军对齐军的单方面屠杀。
魏章看着口吐鲜血的黔夫,亲自挥刀结束了其性命,其余齐军骑兵不是死就是降了!
匡章迟迟没有等来魏军大乱的消息,心里已经知道结果了!八万齐军作为赌注换来的唯一一次绝地反击机会还是失败了!
匡章随即下令“全军突围,向东北淄水,冲~”
所有的齐军终于等来了突围的命令,毫不犹豫的向着东北淄水的方向冲。
齐军突然改变方向,魏错不奇怪,败局已定自然是要突围。但是突围方向怎么会是淄水,那里河水阻隔,怎么跑得掉。为了消除齐军拼死的决心,魏错下令放开一个口子让齐军突围,而魏军则从后面掩杀。
匡章看到魏军故意放的口子仍然下来“田达,领所有人撤,我来断后!记住淄水也要跳,能跑多少是多少!不要回头!”
田达却说道“末将断货!武安君先走!”
“你敢抗命~我现在就杀了你!”匡章说罢就用剑指着田达。
看着重伤的匡章,田达无奈领命而去。
匡章手举着长剑不断挥舞,许多齐军纷纷停下逃跑脚步,自愿留下来和匡章一起并肩作战。
“杀~”
数倍的魏军从各个方向向齐军围过来,匡章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即使鲜血直流,他还是用剑支撑着不让自己倒下。
所有的魏军看到这一幕不约而同的停下来,当确定匡章确实已经断气的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一窝蜂的冲上去抢匡章的尸体。刚刚魏错下令斩杀匡章者,晋爵三级。
可怜一代名将,竟然被无数人抢夺尸体,最后七零八落。
魏军对齐军的追杀如狂风骤雨一般,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他们一路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淄水边。
田达眼见形势危急,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带领众人跳入淄水之中。幸运的是水并不深,对于那些稍微懂得水性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游向对岸或者沿着上下游寻找逃生的机会。
然而,魏军的大部队并没有给齐军太多喘息的时间。他们迅速合围,将大部分齐军困在了淄水岸边。齐军们眼见无路可逃,纷纷跪地投降,脸上露出绝望和无奈的神情。
魏错站在高处,俯瞰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下令收殓匡章的尸首,这位曾经的齐国名将如今却命丧黄泉。魏错以齐国武安君的身份,将匡章安葬在贝丘,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齐国最后的八万精锐已经损失殆尽。其中,只有不到一万人成功逃脱,其余的要么被斩杀,要么选择投降。魏军则大获全胜。
魏错随即下令收拾战场,同时派遣信使快马加鞭向大梁报捷,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魏国的国君和朝廷。
然而,与魏军的欢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国的一片愁云惨雾。匡章战败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迅速传遍了临淄。这个消息对于已经处于困境的齐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全城都开始陷入恐慌,齐王田辟疆紧急召集相国邹忌和司寇种首讨论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