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3年晚间10点多陪完客户的张至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

走在路上的张至诚由于喝多了、有点口干舌燥。

准备去马路对面的便利店买瓶水喝。

在过马路的时候远处的天边,一闪而逝的亮光。

飞速的朝着张至诚袭来。

此时的张至诚,还没有发现,有个东西向他奔袭而来。

等到张至诚感觉有东西靠近时。

抬头想看是什么的时候,眼前一片白的耀眼的光。

下意识的抬手挡住眼睛。

刺激的张至诚,想要查看这是发生了什么。

奈何,这亮光实在是照射着人眼都睁不开。

无奈的张至诚,只能用双手尽可能的护住眼睛以免眼睛受伤。

也不知这亮光,存在了一刹那,还是几分或更久。

张至诚感受到周围在变暗,没有刚才那么刺眼时。

他准备睁开眼睛,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睁开眼睛的张至诚,迎来的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清。

这到底是什么鬼情况。

我不就是口渴了,想买瓶水喝。

还没等张至诚多想接着头脑发胀、就像有人在你的脑子里敲锣般胀疼。

再接着有无数的东西往脑子里钻一般的痛、并伴有着眩晕恶心。

下意识抱着头,翻滚着身体。

“叮铃哐当 …… 声音传出。”

惊醒了睡在西厢房的人。

打开西厢房门,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借着窗外的月光,看清地上的人是谁后。

立刻冲上去,着急忙慌的哭喊着:哥你怎么了。

并想要扶起地上的人奈何年岁太小。

而躺在地上的人,此时由刚开始的大叫到现在咬着牙喘着粗气。

在小女孩无助哭喊中,夜慢慢的再次恢复了平静。

因为此时躺在地上的少年已经睁开了眼睛,看着跪在自己身边的小女孩。

而脸上挂着泪痕的小女孩也望着躺在地上的哥哥。

嗯……

对于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已经接收了记忆的张至诚看着面前的小女孩,有点尴尬又有点手足无措。

(地上有点凉哈!!!)

寂静的夜,需要打破呀。

张至诚摸了摸因为撞击,还有点疼的后脑从地上坐起。

望着面前的小女孩。

现在应该是他的妹妹,小女孩名叫张至歆今年八岁了。

在张至诚还没开口前,张至歆先开口道:哥哥你刚刚是不是摔疼了。

妈妈说哪里摔疼了,“哈口气、揉一揉就不疼了”。

张至歆说做就做;

看着面前瘦弱的小女孩,乖巧懂事的样子。

前世作为孤儿的他,这一刻感受到了属于血脉亲缘上的温暖。

不待小女孩继续动作,张至诚扶着中堂的凳子站了起来。

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道:乖、哥哥没事,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

好一阵安抚,才把小女孩哄去睡觉。

看着躺在被窝里的小女孩笑了笑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等小女孩睡着后,张至诚出了西厢房轻轻的带上房门。

来到自己的卧室,也就是东厢房。

望着自己房间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以及正对着中院的窗户虽简单单调,但收拾的很干净。

坐在床边的张至诚,回想着这段离奇的经历。

怎么稀里糊涂的就到了这里。

通过这具身体的记忆,张至诚了解到。

这个少年和他唯一相似的就是名字了同样也叫张至诚。

他们家,不对现在应该叫我家了。

爷爷河北人,年轻时候到四九城闯荡有了一些家底。

在四九城有一家粮油店,还兼卖一些其它生活物资,有点像杂货铺。

生有两儿一女,他的父亲张义礼最小。因为家里条件不错,父亲也很用功,考上了大学。

父亲毕业没多久,张至诚的大伯就因为货物渠道的问题、出了四九城谈合作的时候遇到路匪人财两空。

只留下了一妻两子。

作为家里长子,爷爷受到打击加上年纪大了不久就去世了。

而姑姑很早就嫁人了所以……

张至诚的父亲接手了家里的产业,但因大学时参加了“革命”对生意不感兴趣。

之后父亲卖了家里的铺子,还有一个两进的院子。

重新买了个一进的院子安排好家小,专心搞革命去了。

49年迎来了新的时代。

张至诚的父亲分到,崇文区轧钢厂工作,处级干部管理后勤。

当时国家困难条件有限,但好在还是处级干部,分到了南锣鼓巷一座三进四合院后院的后罩房。

这里本来就是家眷住的,住房环境还是不错的。

母亲是红星小学老师,家里生活条件那是没话说的。

不过在55年,因为红星轧钢厂仓库失火父亲牺牲。

母亲受到打击病倒了、不过因为两个孩子还小需要照顾就这么撑着,最终病情越来越严重。

在59年初、彻底病倒之后由张至诚照顾直到10月5号去世。

由街道帮助料理了后事。

而原身张至诚劳累伤心过度,在1959年10月12日晚,起夜时失足绊倒磕到后脑被后世的他占据身体。

张至诚本身今年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但因为要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妹妹放弃了继续上大学的梦想。

由于父亲的牺牲,轧钢厂有一个工作名额。

再加上后勤部现在的部长、原副部长是张至诚父亲的好友。

而张至诚又是高中毕业,遂把他要到了后勤部安排在会计科室工作。

由于他母亲今天才下葬,轧钢厂要求下星期一再来报到。

想了下,今天星期五(ps:已经过了十二点)

至于亲戚也就剩他大伯家的,大伯母和两个堂哥、

大伯母身体也不太好,早年生二堂哥落下的病根。

大堂哥张至文、今年25岁

二堂哥张至武、今年20岁

张至诚父亲在世时,大堂哥就被安排进轧钢厂当学徒工,现在也三级钳工了并且也成家了。

至于二堂哥,没有考上高中,15岁时就去当兵去了到现在也没退伍回来。

两家住的也不太远大概就两里地的距离。

“噢~对了”。

在西厢房,也就是他父母住的屋子。

小妹在父亲去世后一直和母亲睡在西厢房的。

他父母衣柜橱里面有一个夹层,放着不少好东西。

听母亲说:外层是这些年家里攒的钱票、里面内层暗格里有十根小黄鱼还有三根大黄鱼,一块上好和田玉、一对明朝时期的花瓶。

那是他爷爷收来的,果然投胎很重要呀。

咱,现在也是有钱人了刨除大小黄鱼古董。

家里现钱、作为大学毕业生加上处级干部张至诚父亲月工资150元\/月。(ps:不管发没发行第一版人民币、统一以发行第一版算)

母亲红星小学老师27.5元\/月。

细算起来他们家扣除母亲工资生活开销每月只攒下七元,一年84元,从50年到58年底756元。

他父亲150每月、一年1800、300人情世故、算上帮助大伯母一家,一年500人情世故好了就这样还能剩1300元。

50年-54年底,五年每年攒1300元,6500元。

应公牺牲,国家和厂里共发放赔偿金1000元。

家里四大件自行车、录音机、手表、缝纫机正好扣除他母亲的756元。

也就是说他张至诚,现在怎么着也是存款七千多的土豪了。

哎~,不过可惜现在买东西都要票,而他父亲55年牺牲的,国家也正好55实行票证制。

所以钱倒是攒了不少票就没攒多少了。

还是买不到多少东西,想买只能去鸽子市或者黑市花高于市场的价格。

算了,不想这些有的没的。

既来之则安之吧。

凭着后世的记忆,不说未来有多牛批总归差不到哪去吧。

后世作为打工仔,今世怎么也要混个牛批点的名头吧。

刚躺在床上,突兀的一声。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