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644章 宝贝回家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沛年给完钱之后,又数了一遍剩下的余款。

置办林佩一家三口回来要用的东西,还有办席什么的,他老人家现在所有身家只有一万出头了。

再给林佩包两千的红包,两个孩子一人八百,他就只剩下七千来块钱了。

赚钱一事迫在眉睫。

将所有钱给收好,宋沛年又帮着老伙计们将借来的桌椅板凳归还给邻居们。

没一会儿,小小的院子再次归于平静,只是厨房脚下多了不少特产,邻居们给林佩送来的腊肉、土鸡、土鸭、鸡蛋,还有从河里网上来的野生鲫鱼。

全都一致送吃的,可能都默认林佩太瘦了,需要补补。

宋沛年和宋阳一家三口坐在堂屋里乘凉,电风扇吹的呼啦作响,让人昏昏欲睡。

大宝啃着西瓜,看着一直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的小黑猫,忍不住奶声奶气祈求道,“爷爷,我可不可以去厨房拿一个肉肉喂给猫猫。”

乖小孩人人都爱,宋沛年瞬间心软,“去吧。”

大宝走后,宋沛年便开口道,“我偷偷向江警官打听了,欣怡在外面过得不好,其实看她瘦的就像一副骨头架子就知道了。离婚了,男人又死了,一个人带两个娃儿,又当爹又当妈的,听说好像还有啥子玉米症。”

周红纠正道,“抑郁症。”

宋沛年不在乎摆手,“都一样。”

又言归正传道,“我想让欣怡就留在这儿了,以后也能照看她一二。”

宋阳和周红不经意对视一眼,夫妻二人瞬间明白对方的心思,在家里吃住什么的可以,但是帮多大的忙他们是帮不了了,自己也还有一家人要养呢。

宋亮送快递工资可能要高一点,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加在一起一个月七千多块钱顶天了,又要还房贷,又要每月给七百五及以上的养老钱,其余的还要另算。

这么想着,宋阳开口道,“要不让妹妹先住一段时间,万一她住不习惯要走呢?如果在这儿住的习惯,那到时候帮她找个工作,以后也能养活自己和两个娃儿。”

宋沛年却有些不乐意开口,“有玉米症情绪不好,能干啥工作?”

难道就一直待在家里躺着?

宋阳和周红对视一眼不说话了,他们是说不动这老头子的,大不了以后每月的养老钱给到一千块,多的他们是给不了的了。

他们也同情这个妹妹的遭遇,但是同情不能当饭吃。

宋沛年站了起来,满腹心事地走出堂屋,将桌子上剩下的半瓶酒给捎上,又晃晃悠悠走到了宋沛忠的坟前,将那半瓶酒倒了下去。

酒气四溢,混夹杂着泥土的腥气涌入宋沛年的鼻腔。

宋沛年揉了揉鼻子,扯了一旁田里的南瓜叶放在田坎上,坐上去后默默看着那两座小小的山堆。

不知不觉,迎来晚霞。

----

林佩醒来的时候,侧头就看见窗外的晚霞,如火如荼,浓烈的不像话。

一看手机,已经快到七点了,她差不多睡了五个多小时。

上一次这样香甜的睡眠,她都忘记是什么时候了。

两个孩子已经不在房间了,林佩走下楼,便看到他俩和大哥家的大宝蹲在一起数蚂蚁,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彩虹棒棒糖,时不时舔一口。

两孩子倒是比她还能适应这陌生的环境。

从厨房端菜出来的周红看见她笑着道,“醒了啊,我正打算让你家小菲上楼去喊你呢。”

林佩有些不好意思,上前就想接过周红手中的菜,“嫂子,我来帮你。”

周红闪身躲开将菜放在桌子上,“不用,你等着吃就是了,今儿个晚饭全都是中午的剩菜,然后你哥还炒了一盘红苕颠儿,也就是红薯的嫩叶,很好吃的,你可以试试。”

说着伸长了脑袋朝外望了望,还没有看到宋沛年归家的影子,周红便掏出手机准备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家吃晚餐。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宋沛年走的时候没有带上手机,铃声在里侧的柜子上响起,周红挂断了电话,“我出去喊他。”

话音刚落,厨房里传来宋阳的声音,“周红,你来看看这个鱼!周红!”

“来咯!”

周红扯着嗓子回了一声,林佩见状开口道,“幺爹去哪儿了?”

“应该是去你爸爸坟那边了,这都去了半下午了。”

林佩抿抿唇,“我去喊幺爹吧,我还记得路。”

周红是个爽快的性子,闻言立刻点头,“那你去,我去厨房看看,你大哥那个人就是个事儿精,一进厨房事儿就来了,炒个青菜都要人打下手...”

也不需要林佩应和她,周红小跑去了厨房,一边跑,嘴里还在抱怨。

林佩见三个小孩玩得挺好的,嘱咐小菲照顾两个弟弟,便去寻宋沛年了。

沿着蜿蜒的田间小路,穿过一个田坎,林佩就看见了宋沛年。

他孤零零地坐在那,面对着两个小土堆。

林佩突然想起小学时学过的那句诗——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当时她不懂其意,现在懂了。

慢慢走近,林佩小声喊了一声,“幺爹,回家吃饭了。”

一直在出神的宋沛年这才大梦初醒般,伸手搓了搓脸,强打起精神抬起头,对着林佩挤出一抹笑,“你咋过来了?”

“嫂子说你来这儿了,我便过来找你了。”

宋沛年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将田坎上的南瓜叶踢到田里去,“我来找你爸爸聊了一会儿天。”

自顾自说起往事,“我是你爸爸带大的,你爸爸对我最好了,亦父亦兄,是有一块钱舍得给我花九毛钱的哥哥...”

“你妈对我也好,你妈煮的醪糟汤圆是最好吃的了,醪糟是自己发酵的,汤圆也是自己用糯米做的...”

宋沛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说的全都是曾经的兄嫂对他有多好。

林佩从宋沛年的温声细语中想象出了她父母的形象,宽厚老实的父亲,贤惠能干的母亲。

抬起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他也红着眼看着自己,“我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我的兄嫂、你的爸妈对我很好,你和两个孩子安心在这儿住着,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这个幺爹。”

林佩眼里又积攒出泪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