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三小坐成一排,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玉米馍馍,吃得津津有味,周红赶到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
尤其是她惦记了一晚上的大宝,连一个眼神都不给她,头都要埋进碗里了,塞得满嘴都是,完全没眼看。
宋沛年擦了擦嘴,问道,“吃了没?”
“吃...”
周红本想点头说吃了,可是闻到这诱人的香味,又看儿子吃得这么香,立刻摇头,“没有。”
“没有自己去厨房拿,正好热着呢。”
自家人不用客气,周红拒绝了林佩的帮忙,洗了手就给自己装了两个玉米馍馍出来,撕开外面的桑叶,金黄的玉米馍馍就露了出来。
入口香甜软糯,再一嚼,丝丝咸味和肉香便裹满了整个口腔。
好吃!
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周红一口气就消灭了两个,虽然吃撑了,但是整个人由内而外都有一种满足感。
原本因为想儿子回老家的周红,现在已经将大宝抛之脑外了,寸步不离守着宋沛年给她和宋亮家装玉米馍馍,“爸爸原来你的手艺这么好!”
她也算是傍着林佩享福了,以前全家人没有任何一个人享受过他的美食待遇,包括亲孙子在内。
果然这侄女和儿子就是不一样啊。
宋沛年满不在意地‘嗯’了一声,周红打量了他一眼,又问道,“爸你厨艺这么好,为啥以前不下厨?”
这话直接换来了宋沛年一个白眼,“下厨好的人是不是天天都要下厨?”
好吧,原是儿子儿媳孙子不配了。
林佩也吃得很饱,一个人带着三个萝卜头在院子里转圈圈消食。
天边云卷云舒,远处薄雾笼罩的青山逐渐露出了真面目,隔壁的陈婶扛着锄头准备去锄地,看见她后,给她挥了挥手。
周红提着两大袋玉米馍馍挂在电瓶车上后,也加入了转圈圈的队伍里,有一句没一句和林佩聊着家常。
转了几圈之后,收拾好卫生的宋沛年出来了,“我带小佩去朱先生那儿看看,周红你在家看三个孩子,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朱先生是附近有名的中医,距离宋家不过五公里,调理身体有一套,有好多人闻名找他看病。
这事儿昨天晚上宋沛年就给林佩说了,林佩心底其实有些抗拒就医,但是看到宋沛年殷切关心的眼神,鬼使神差就点头同意了。
小菲也是知道的,她很希望妈妈能养好身体,小手握住林佩的手,“妈妈你去吧,我会在家照顾好弟弟的。”
林佩摸了摸小菲的脑袋,“好。”
周红也道,“那趁现在不热快去,孩子由我看着。”
“谢谢嫂子。”
宋沛年拖出了自己的破旧电瓶车,带着林佩就去了朱先生那。
恰逢今天人不多,他们去的时候直接就能看诊。
朱先生把了一会儿脉,便直接开口,“气血两虚,郁结于心。”
宋沛年眉头紧蹙,“那咋办?”
这种的病状朱先生看多了,随口便道,“气血虚就补,一会儿我给你们抓两副药,每天早晚一碗。心病的话,还需心药医。”
宋沛年愁容满面,看向林佩的目光中溢满了心疼,“你说你这...”
后面的话说不出口,又有些哽咽。
林佩生出一种愧疚感,那种愧疚感是自己这些年没有照顾好自己,她笑着安慰宋沛年,“幺爹,我挺好的,我今天早上吃得很饱,我今天也很开心。”
宋沛年刚露出一个微笑,一旁正在抓药的朱先生就接过话头,“是要多吃点,你这女娃娃还有些营养不良,现在吃得这么多,也不晓得你咋个还营养不良了。”
林佩有些难堪地垂下头,朱先生抓药的动作一顿,又才想起她郁结于心,连忙找补道,“多养养就好,问题不大。”
宋沛年也立刻道,“幺爹今天中午回去就给你煮鲫鱼,是我们院子后面你周叔给你送来的,有好多条呢。我给你熬一锅鲫鱼汤,然后再给你搞一盘凉拌鲫鱼。”
林佩吸了吸鼻子,“谢谢幺爹。”
宋沛年拍拍她的脑袋,“又说谢,以后不许说了。”
“好。”
----
抓好药就回家,也才十点半的样子。
周红下午打算去商场发传单兼职,见宋沛年和林佩回来本想带着玉米馍馍就走的,但是一听到宋沛年下厨,默默将手中的玉米馍馍放进冰箱。
那个五十块钱也不是非赚不可。
自己这个公公她是了解的,自己能闲着,但是见不惯别人闲着,可能现在也就林佩这个大侄女是个例外。
周红十分有眼色地帮忙煲饭,煲好饭后就被宋沛年给赶了出去,碍手碍脚的,贼眉鼠眼的,看着就恼火。
处理好的鲫鱼放入热锅里煎得金黄,又将其铲碎,立刻倒入烧好的开水让它熬着,其余让汤更浓更白的煎蛋宋沛年也没放。
农村的野生鲫鱼,原汁原味熬汤更好喝。
熬鲫鱼汤的同时,宋沛年又将凉拌用的鲫鱼放上蒸锅,再放了几片生姜上去,等待的间歇便简单调了个料汁。
中间还用煤气灶炒了一个青菜。
诱人的香味仿佛安装了定位,不断往人鼻子里钻,周红咽了一口口水,小声对林佩道,“你回来真好,我嫁给宋阳这么多年都没吃过爸做的饭。”
林佩有些讶异,“一顿也没有?”
周红诚恳点头,还拔高了声音,“真的!一顿都没有!一颗米都没有!我第一次来家里的时候,都是去的饭馆。”
也就是心疼大侄女这些年在外面吃苦了,这才开始下厨了。
忍不住舔了舔嘴唇,早上的那个玉米馍馍真好吃啊,她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玉米馍馍。
她一定不会告诉任何人,她等他们回来的中途又偷吃了一个。
看着厨房忙碌的身影,林佩心里暖暖的,隐秘的喜悦填满她整个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