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婉得知谭大人来打听过,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好东西是藏不住的,但如何让价值最大化,还需仔细筹谋。

眼下,还是妥善保存才是正事。

这几日忙,战王已经抵京,唐婉也没有和二丫联络。

想到这两种作物,唐婉决定联络二丫。

高产作物是这于国于民的大事,以自家目前的情况,没办法直接把消息直达天庭,但战王不一样,他作为皇帝的亲儿子,递送消息的不二人选。

想到这里,唐婉不再耽搁,当即联系二丫。

二丫那边迅速回应:“主人!我在!您有什么吩咐?”

“战王在府中吗?我有一件要紧事,要麻烦转告殿下。”唐婉直接切入正题。

“战王进宫了,此刻不在府中,主人如果有事可告知二丫,等战王回来我立刻转告!”二丫语气立刻变得极为认真。

唐婉顿了一下,接着道:“好,既然王爷不在,那就等他回来,你和他说,家中试种新种‘玉米’、‘土豆’已经丰收。这两种作物耐旱,产量也远胜黍粟,而且耐储存。如果得推广,或于民生大有裨益。请殿下斟酌,可否将此事上奏?”

唐婉只简单地罗列了一下两种作物的优势,并没有要求战王一定上奏,也存在和战王商量的心思。

毕竟说了解当今圣上,战王自然比自己了解。

适合不适合上奏,想必战王会给出更合理的建议。

二丫听得认真,仔细记下唐婉所有的话。

听唐婉说完,二丫随即回道:“主人,您的意思二丫明白了,回头我一定一字不差地转告战王!只是今日战王一早便奉召入宫去了,此刻还没回府。宫中龙气十足,二丫也没法直接入内,只能等战王回府后再禀报。”

“好,此事也不是十万火急,等战王回府转告即可。”唐婉通情达理地回道。

这事确实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再说了哪怕着急,现在也确实见不到人。

二丫这情况,平日里连战王都不太愿意靠太近,更别说去宫里了。

那里对她来说就是灾难。

现在也是她修为精进了不少,如果是原来保护战王这个任务二丫是没法接的。

毕竟靠近就难受,怎么保护人家。

“是!主人放心,王爷一回府,二丫立刻禀报!”二丫那边郑重地回道。

切断联系后,唐婉便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耐心等待。

果然,不到半日功夫,二丫就联络了自己。

此刻唐婉正在库房查看土豆和玉米储存情况,脑海中传来二丫急切的声音:“主人,主人在吗?”

“在呢?你说!”唐婉不疾不徐地声音响起。

二丫的声音有些兴奋:“主人!好消息!王爷回来了!我已将主人的话原原本本禀告了王爷!”

唐婉追问道:“殿下如何说?”

二丫语气郑重地回道:“战王让立刻告诉姑娘:他前几日刚回京面圣,便已将唐家试种新高产作物且喜获丰收之事,先行奏报于皇上了!”

唐婉闻言,心中一动,她没想到战王动作如此之快!

二丫继续说道:“战王说,皇上听闻此事,龙颜大悦!尤其听说新作物耐旱高产,当即高度重视!战王让属下转告主人:皇上已下达圣旨,遣专使前往漠北唐家,实地察验此二物,并褒奖嘉勉!圣旨恐怕过一阵子就要到漠北了!”

听完二丫的转述,纵然唐婉素来沉静,此刻心中也难免涌起波澜。事情的发展,比她预想的还要顺利、还要迅速!战王的鼎力支持,皇上的高度重视,这意味着,玉米和土豆的推广之路,已然铺就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她深吸一口气,对二丫道:“好,我知道了,多谢你,二丫。”

结束通话,唐婉走出库房。

她本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但转念一想,如果此刻告知,父亲必然生疑。

想了想,唐婉还是决定去找一趟父亲。

虽然如今自家当家,但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还是非常有必要知道此事,家中也好早做准备。

她来到主屋,上前行礼道:“父亲。”

唐博君正在小书房临帖,放下笔,温和道:“婉儿来了,库房那边都安置妥当了?”

“都已归置妥当,请父亲放心。”唐婉不急不缓地回道。

顿了一下,接着,唐婉继续道:“女儿来是想禀告父亲一事,女儿觉得玉米与土豆收获事关重大,因此,开始收割时,女儿便已派人给战王府送了消息,要是消息传递快的话,应该想来战王已经得到消息。”

唐博君闻言,神色认真了几分,原本他也想着寻找机会上报的。

只是还没想好从哪个渠道上报。

如果从战王这里上报,想来王爷定会实事求是上奏,倒也省了些许麻烦。

说来婉儿原来说自家有机会回京,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机会。

于是,唐博君示意唐婉继续。

唐婉斟酌着用词,谨慎地回道:“女儿想着既然战王知道试种成功,产量不错,想来以王爷的见识,应将此事奏报上去了。或许不久,朝廷便会有所耳闻。”

唐博君是何等心思通透之人!

虽然唐婉没有肯定地说已经上奏朝廷,但唐博君知道,既然已经把消息传给战王,此事极有可能已经直达天听!

他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你考虑得甚是周全。若能上达天听,确是一件好事。战王爷刚正不阿,心系社稷,若得知此事,必定不会漠视。”

他没有追问细节,而是肯定了女儿的做法。

如果能借此事回京,那就更好了。

他最惦记的就是什么时候能重返京城,虽说漠北生活也可以,但毕竟远离权利中心,于家族没有半点益处,更别说下一代了。

唐博君在房中踱了两步,语气变得越发郑重起来:“若果真如此,那我唐家便需谨言慎行,一切静候朝廷旨意。这些收获之物,定要妥善保管,万不能出任何差池。”

唐婉见父亲已然领会,也不再多言,而是应声道:“女儿明白,库房已加派人手看管,父亲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