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流华录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如墨,缓缓浸染着南阳太守府的飞檐斗拱。东侧专为许劭辟出的静室院落,此刻已完全笼罩在青灰色的影中。几竿湘妃竹倚着白墙悄然立着,竹身上斑斑泪痕在渐暗的天光里更显凄迷。晚风穿过竹叶,发出飒飒轻响,如幽人低语,又如隐士长叹。

许劭跪坐于室内一方青玉蒲团之上,素衣如雪,木簪束发。他身前置着一张焦尾古琴,琴身暗褐,木质温润,乃是以三百年以上的雷击梧桐木心所制,琴弦在渐暗的室内泛着淡淡的银光。他并未拨动琴弦,只以修长的指腹轻轻抚过七弦,感受着弦下细微的震颤,仿佛在聆听天地间无声的韵律。

便在此时,院门处玄色身影一闪,孙宇踏着青石阶缓步而入。他今日未着太守官服,仅是一袭玄色深衣,腰束革带,未佩印绶,然而步履间自有龙虎之姿,周身气息虽刻意收敛,仍如鞘中之剑,隐现寒芒。他足下的云纹履踏在石板上,竟不发出半点声响,唯有衣袂在晚风中微微拂动。

他甫一入院,许劭抚琴的手指便微微一顿,唇角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了然。

孙宇未至阶前,静室之门已悄然开启。许劭躬身长揖,行的竟是标准的属下之礼,声音清越平静,在暮色中荡开细微的涟漪:“府君驾临,劭未能远迎,恕罪。“

孙宇伸手虚扶,目光如电,直视许劭那双仿佛能洞彻世情的眼眸:“先生不必多礼。看来先生早已算准吾今日会来。“

许劭直起身,素白的衣袖在晚风中轻扬,侧身将孙宇让进室内:“自当日于方城山,为府君解说'三机谶'之秘时,劭便知府君心中必有此疑。只是府君心高气傲,非至困顿迷惘之时,不愿借相术窥探天机。如今黄巾虽定,南阳初安,然府君心中于太平道之余烬、三机谶之未解,乃至那悬于世间八十载的'流华谶',疑虑反增,可是如此?“

孙宇默然,于室内另一方青蒲团上跪坐下来,背脊挺得笔直。许劭所言,字字句句皆敲在他心坎之上。他想起月前在伏牛山麓看到的景象:焦土千里,饿殍遍野,那些曾经高呼“苍天已死“的太平道教众,如今却成了路边的枯骨。他自幼天赋异禀,得遇奇缘,修行之路高歌猛进,年纪轻轻便跻身天下顶尖高手之列,更凭一己之力平定南阳乱局,内心自有其不容动摇的孤傲。他信手中之剑,信心中之谋,胜过虚无缥缈的命数谶纬。

然而,巨鹿城下与张角那场几乎崩裂山河的决战,亲眼目睹太平道席卷八州、百万生灵涂炭的惨状,让他深知个人武力虽可斩将擎旗,却难测天道洪流之浩荡与无常。治乱循环,非仅凭勇力可逆。

“先生知我。“孙宇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宇确有一问,盘桓心头久矣。先生乃颍川名士,月旦评主,天下识人无出右者;更是'天道八极'之一,执掌天机神剑,洞察幽微。为何偏偏选择助我?又究竟...从我身上,'相'出了何等光景?“

**第一百六十九章流华谶秘**

许劭并未立即回答。他移步至室角一座小巧的青铜博山炉前,炉身雕刻着仙山楼阁、珍禽异兽,工艺精湛绝伦。他拈起一撮精心配伍的沉水香末,那香末中似乎还掺着龙脑、麝香等物,置于炉腹炭火之上。青烟袅袅,自层叠的山形孔窍中逸出,馥郁沉稳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驱散了秋夜的微寒,也让室内气氛更显静谧深邃。

随后,他取来红泥小炉,置于案上,引炭煮水。水是清晨取自白河上游的活泉,盛在青瓷瓮中。他执壶的手稳定而优雅,每一个动作都暗合某种玄妙的韵律,仿佛在进行一场古老的仪式。

“府君之问,关乎天下气运,亦关乎一段被刻意尘封的秘辛。“许劭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似在追溯悠远的过往,“此事须从八十年前,'神兵山庄'那位惊才绝艳的铸剑师朱东来说起。“

水将沸未沸,壶中传出细响如松风过耳。

“朱东来此人,乃不世出的奇才。“许劭的声音在香雾中显得缥缈,“其先祖本是先秦墨家弟子,后专攻铸剑之术。传至朱东来这一代,其技艺已臻化境,更能识古今名剑之魂魄,通晓神兵禀赋之气运。据说他铸剑时,必择月圆之夜,设坛沐浴,以自身精血为引,沟通天地灵气。“

孙宇凝神静听,注意到许劭腰间那柄天机剑在烛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华。

“晚年时,他耗竭心血,闭关九九八十一日,推演天机,窥得未来当有一柄绝世神兵出世。此剑非同小可,关乎国运兴衰,天下格局。然其具体何时、何地、为何名,即便强如朱东来,亦无法完全看透,只留下八字谶语——'风流绝代,清华无双'。“

许劭语速平缓,字句却重若千钧:“神兵山庄隐于云梦大泽深处,外有天然奇阵与机关秘术护持,据说是依循上古奇门遁甲之术布置,等闲之人绝难寻觅。此谶语初时只在极小的圈层内流传,因其玄奥,被称为'流华谶'。光武皇帝中兴汉室,定鼎之后,为确立官方法统,钦定天下七十二图谶,颁行于世。而这'流华谶'不在其列,被视为异端,屡遭禁毁。“

他顿了顿,执起已沸的铜壶,将滚水注入两只越窑青瓷茶盏中。嫩绿的茶芽在盏中舒卷沉浮,犹如云卷云舒,清香四溢。

“然谶纬之事,往往愈是禁绝,愈显神秘,引人窥探。“许劭双手奉一盏予孙宇,动作庄重,“八十年来,江湖朝堂,暗流涌动,无数人试图破解这八字真意,寻找那柄或许能定鼎天下的神剑。然而,能真正知晓此事核心机密者,寥寥无几。除却神兵山庄内部核心传人,便唯有执掌大汉皇族最高机密——'三机谶'之人,方能触及一二。“

“三机谶...“孙宇眸光一闪,他已知晓许劭、张角,以及赵空之师紫虚上人,皆与此有关。

“不错。“许劭颔首,轻呷一口茶汤,“'三机谶',乃是大汉皇族以倾国之力,网罗天下身负异禀、修为通玄之士,凭借其个人绝顶天资与深厚修为,再借助三柄传承古老的神剑为引,用以推演社稷未来、窥测国运兴衰的至高秘术。其具体施为之法、进行之地,乃绝密中的绝密。即便如劭,蒙皇族信赖,执掌'天机剑',位列候选者之一;亦或如紫虚道友,执掌'神机剑',同样对此秘术的核心运作知之甚少。“

他叹了口气,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三柄神剑,天机、神机之外,尚有一剑名'太阿',自孝平皇帝时便不知所踪。皇族对此竟似听之任之,未曾大力追查,此等异常,曾让另一位候选者——张角,认定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已失。他修为冠绝当代,自认'天道八极'之首,连剑尊王瀚亦稍逊半筹,故而坚信,'流华谶'所指的'绝代修为',非他莫属。这更助长了他以太平道取代汉室的野心与决心。“

许劭放下茶盏,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星芒乍现:“只是,张角千算万算,也算不到一点。他未曾料到,本应早已作古数十载的上一代剑圣——楚天行,竟然依旧存活于世!此事莫说张角,便是劭与紫虚、于吉、左慈等遍游天下的方外之人,亦毫无察觉。既然楚天行尚在,那么张角便绝非当世修为之巅,'流华谶'所指,自然并非是他。“

话至此处,许劭倏然住口,目光沉静地落在孙宇面上,不再言语。室内的沉香似乎更浓了,缭绕的烟雾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若有若无的屏障。

孙宇端着茶盏的手,悬在半空,微微一震。青瓷盏中清亮的茶汤漾起一圈细微的涟漪。他何等聪慧,立时明白了许劭未尽之言。窗外,最后一线天光也隐没了,唯有室内烛火跳跃,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许劭看着他,缓缓道:“那府君以为,这'流华谶',若非指张角,又该应于何人?那柄关乎国运的绝世神剑,又在何处?“

孙宇放下茶盏,指尖触及微温的盏壁,那温度仿佛直接传到了心上。他抬起眼,迎上许劭洞悉一切的目光。这一刻,他心中孤傲虽在,却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这浩瀚天机与宿命的洪流之中。案上天机剑的嗡鸣声隐约可闻,仿佛在回应着某个遥远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