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偷窥之蝴蝶效应 > 第15章 聚划算风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于礼貌,我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从她左腿的异样结合到那幅活力四射的油画,让我对她产生一种同情为主的别样感觉,我很想和她聊聊业务之外的事情。

“有没有人说你长得像一位女明星?”

“哪一位?”

“佟丽娅。”

“我可没她那么好看。”

张婷嘴上谦虚,脸上却泛起笑。

这一年,佟丽娅凭借着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收获一大批粉丝。

“这是你租的房子吗?”

“不是,这是我姑妈家。”

“你来上海多久了?”

“我前年3月份来的,你呢?”

“那你是我的前辈,我刚来两个月。”

“你是哪儿人啊?”

“我浙江湖州的,你应该没去过吧?”

湖州是个知名度不高的小城市,以前在宁波的时候,遇见新朋友,介绍自己说是湖州人,对方说:哦,福建人。只好又写给他看,对方恍然大悟:潮州人!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可见湖州的知名度之低,所以判断张婷没去过也是顺理成章。

“我没去过,我很少出门,就是上海,我也就去南京路外滩一带逛过一次。”

我想顺势调侃她是一名宅女,想起她的左腿,忍住了。

她看出我两次欲言又止,主动提起自己的左腿:

“我的左腿行动功能不太好,所以基本都宅在家里。”

“是因为意外吗?”

“说来话长,算是意外吧。”

她没有过多解释。

“对了,你的画卖不卖?我很喜欢你画的这幅海边少女,能预定吗?”

既然她只能宅在家,想必拍摄和画画是她主要的收入来源,我突然产生购画的念头,意图将内心的同情化作具体的善举。

“你很喜欢这幅画吗?”

“是啊,你定个价吧。”

“我没卖过画,你喜欢的话,等我画完送给你。”

“那怎么行?”

“我说行就行。”

她朝我嫣然一笑,笑容里带着不可抗拒的魔力。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她言行这般潇洒,我也就不再和她客套,暗自留意她的绘画原料的品牌,想着到时买套颜料作为回赠。

过不多久,雨渐小了,我起身和她告别,她递给我一把橘色的雨伞。

雨后的巷子格外清新,走进巷子我泛起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这巷子就是张婷朋友圈发布的写生原生景色,是她在阳台或者屋顶的位置俯瞰雨后巷子的模样。

她不便出门,所以只能居家写生。

在她身上,看不出丝毫自卑,却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待人的真诚。

看来我内心的同情是多余的,正常面对她更好。

第二天,我将产品带来给她,顺便给她打下手。

我问她摄影技术是从哪儿学的?她说都是自学的,包括油画,包括后期修图。

我夸她聪明,她承认自己很聪明。

“岂止是聪明,简直是聪明过头。”

她忽然自嘲一句。

我正想追问,她接着又说:

“干活干活,省得你被老板催。”

在拍摄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是她的必需品,音乐和咖啡。音乐都是欧美歌曲,摇滚的居多,咖啡是极苦的那种。

嘈杂的音乐,味蕾充斥着苦涩,拍出来的片子却异常的清澈高级。

中午我买来快餐,吃饭的时候她问我有什么爱好。在上午拍摄的过程中,她陆陆续续告诉我她的其他爱好:看美剧,养爬宠,做手办。

她养着一条绿色的蜥蜴,一只半只手那么大的蜘蛛,最近热衷的手办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各种角色。

我告诉她我喜欢写作,踢球,唱歌也算,但是工作太忙,以上爱好都处于停摆。

“我腿好之前也喜欢足球,我还常和班里的男生一起踢球呢。”

她的表情有双重情绪,得意和怀念。

想起要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她,听到她主动提起腿伤,我就很正常的询问她:

“你的腿是怎么受伤的?”

“我从三楼跳下来。”

她吃着菜,语气平淡的回答我。

“啊?为什么啊”

“以后有时间再告诉你。”

“好。”

我不是那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

这一天拍摄很顺利,当天就把十来款产品全部拍摄完毕,张婷说两天时间就能把图修完。

回到宿舍,询问叶黎夕周日的安排,我打算礼拜天去看望她,不止想她,还想要她。

叶黎夕回复我说接下去几个周末都要带客户去湖州。

好嘛,这一下又变倒过来了。

索性化情欲为踢球欲,周日我找到踢球的场子开始恢复踢球的爱好。

新品页面制作完成后,杨总给出不错的评价,要求我快速拉升销量,我提议参加聚划算,彼时的聚划算威力巨大,一场卖出百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且当时退货率极低,他点头同意。

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以很有优势的产品价格提报上去后,却很快被审核的小二驳回,理由很不直观: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我不死心,在产品里又添加很有诚意的赠品进去,心想这下小二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吧。

结果还是很快被驳回。

我不能让自己的提议就这么不了了之,一边上论坛发帖询问,一边向吴姐去请教,结果两边给到我同一个答案:你得花钱找中介,聚划算不是你想上就能上。

很快论坛和吴姐都推荐中介过来,第二次被拒后,也有自动找上门的中介,合作模式都很公允且相似:审核通过再付款,只是费用有所不同,有些报三万,有些报两万。

在这个问题上,杨总展现出他做生意的果断,他直接让我选报价三万的。

“贵有贵的道理。”

果然,通过中介运作审核很快通过,这一场聚划算卖出七千多单,销售额四十多万。

虽然没有达到百万销售,但杨总对这个结果挺满意。

然而在发货的环节却出现一个麻烦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是由我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