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完美的一单。”

刘若菲完成了平仓任务之后,顿时喜笑颜开。

李建问道:“盈利多少?”

刘若菲看了看总账户,笑道:“盈利了17亿美金。我们的仓位小,只有10%不到的仓位,如果重仓的话,盈利更多。”

盈利17亿美元,只能算是普通成绩了。毕竟,原油的成交量巨大,又有美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两大市场,可操作的空间和合约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夸一夸刘若菲的。

毕竟,她付出了努力,给交易室带来了盈利。

“不错了。相比于铜期货,原油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好的。菲菲,辛苦了。你可是我们的期货女神。”

刘若菲一听,笑靥如花。

“嗯。女神就算了。原油成交量大,成交也活跃。只是波动不好掌握,震荡的时候多。关键是短线上非常妖,行踪轨迹就像白糖一样。”

一说到白糖,李建就皱眉头,正想说什么的时候,柳雨萱推门进来了。

“听说你们进城了?”

李建点点头。

“嗯。去看小青了。”

“哎,下次我也一起去。好久没见到小青了。”

柳雨萱平时经常都去看李青,和李青的关系很好。这样不显山不露水,但其实很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得知李建和陈思思去看李青之后,心中有点着急了。

如果陈思思和李青的关系比自己更好,那以后自己的优势就弱了一环。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柳雨萱这么说,刘若菲也附和道:“我也想去。”

李建有点搞不懂,这两人怎么忽然对去看李青这么感兴趣了。

从温泉酒店到李青的学校也不是很远,而且她们也都会开车。

实在不想开车,让韩琪开车也很容易。

“好好,都答应你们。下次都去。诶,路也不远嘛,要去随时去。”

刘若菲看得出李建的疑惑。

于是解释道:“我们自己去也不是不行,只是不想总是去打扰小青。”

就在这时候,王晶晶来了电话。

李建白天见过夏市长之后,就把他的邀请通知了王晶晶。

并且让她和楚曦月作出评估。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王晶晶和楚曦月得出了结论:可以在海东设立一个白色电器厂。

李建询问理由。

白晶晶给出的分析是,机器人、无人机、芯片、人造钻石、光刻机等部门,是断然不能离开滨海高科技工业园区的。

理由也很充分:“我们现在海东市没有那么强的安保体系,很容易导致技术泄密。”

这个理由无可辩驳。

毕竟,高科技最重要的就是保密。

一旦被对手窃密,满盘皆输。

李建想了想,问道:“既然要去海东市建造白色家电,那能否打造一个相关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李建于是把自己的构思都说一遍。

“产业集群的打造,需要从产业定位、企业协同、创新生态、基础设施、品牌建设、开放合作等,打通上下游,吸引众多的供应链体系.........”

李建是金融专业出身,这些专业是属于信手拈来,但是王晶晶是科大的理科生,对于这些一时间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但是王晶晶是智商超高的天才,一下就明白李建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在海东市,形成一个大型家电企业主导,吸引众多供应链形成的产业集群,对吧?类似一些珠三角小镇,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的模式?”

李建点点头。

“真是这样。晶晶,你看一下,能否给海东市,发展一下类似的产业集群。比如服装也好,家电企业也行。”

王晶晶答应一试。

之前王晶晶对于所有问题,都是一副冷漠的表情——这也算是事?

如今,面对打造产业集群的事情,王晶晶的态度变成了“可以一试”。

这种变化,让李建心中忧伤。

难道是时间让王晶晶失去了那份高傲冷漠的心气?

说实在的,李建就是喜欢王晶晶那股子傲气和冷漠。

对什么都不在乎,对什么都不在意,对什么问题都觉得随手就能解决。

可是,现在王晶晶的答复是“可以一试”,这让李建有点失落。

不行,不能让王晶晶失去那份高傲的心气。

思来想去,还有王晶晶那样心气,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似乎就只有杨雪莹了。

杨雪莹如今帮李建管理证券公司,喜欢解决难题。

对困难,总有不一般的热情。

李建发呆了一会儿,刘若菲有点事情出去了。

办公室就剩下李建和柳雨萱。

柳雨萱拍了拍他肩膀。

“发什么呆呢?”

“没什么。”李建摇了摇头。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你觉得这些年来,晶晶有没有什么变化没?”

“高科技公司的晶晶?”

“嗯。你发现她有什么变化没?”

柳雨萱笑道:“好像瘦了一点。也是太瘦。”

“哎,不是问身材相貌。我问的是她的性格。”

“没有啊。平时和她接触的也不多。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变化。”

这时候,刘若菲从门外进来。

“李总,我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刘若菲外婆家就是海东市的,为此她对海东市还是很有感情的。

“我学机械的,我们国内的精密机床还是需要大量进口,所以,我就想,如果可以,我们发展精密的机床产业。”

“菲菲,你的意思是,把这个产业和白色家电产业都投入到海东市?”

刘若菲点点头:“嗯。这是我的想法。”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还是需要一些论证。”

拖着疲惫的身躯,李建回到了房间。

不行,事情太多,得理清思绪才行。

之前不想要参与太多实体经济的运营,就是避免浪费了自己的精力。

李建知道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浪费在别的地方,那就无法集中在金融交易上了。

而金融交易是自己获取财富最快的手段,目前来说也是最稳当的手段。

其他的实体企业,如果有人想要夺去,很大概率,自己也保不住。

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发展高科技,或者对社会进步有用的,国家也急需的产业。

如此,那些觊觎自己产业的人,可能会考虑到来自某些领域的劝阻,或者压力。

这时候,就会掂量自己的得失。

“对,得发展社会急需的产业,如此才能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同时得到各方面的保护。”

想到了这里,李建下了决心,给海东市打造一个家电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涵盖零部件生产,精密机床加工、机械加工修理、玩具等配套企业。

次日,李建给王晶晶打去了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沉思半响,王晶晶回复了一句:“这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