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地战报如雪花般飘来。

十一月二日,清军主力到达蚌埠,因缺船而难以渡过淮河,转而向东,从浅处强渡肥水。

四日,颍川失陷。

五日,太和、项城失陷。同日,陈州守军出城请降。

七日,清军集结兵力三万,杀向中原重镇郾城。

越其杰令其外甥杨文骢率兵抵御,不敌,城破,杨文骢自杀殉国。

十日,河南总兵许定国叛乱,突袭准备撤向光州的越其杰部。越其杰大败,仅以身逃。

十一日,清军在许定国的迎候下进入汝阳。

十二日,明军主力和清军在确山接战。后,明军主动撤回信阳,沿信阳、罗山、光州一线布防。

十六日,左良玉下定决心,遣其手下部将,号称铁骑王的王允成率三千精骑增援李国英。

十七日,左良玉又令部将武自强、白贵各率步卒两千出兵增援。

同日,坐看清军在河南攻城掠地的闯军突然出动,接受襄城县明军投降,占据了这个古时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战略要地。阻断清军向豫西腹地的进攻之路,同时威胁清军后方。

博洛大怒,回兵郾城,兵指襄城。

而留守洛阳的闯军大将左光先也不甘示弱,令其子左绪率一万兵卒进驻襄城,和清军对峙。

二十日,博洛得到多尔衮严令,回兵东向。

二十五日,清军在淮河一线聚集兵力近五万,与对岸的明军隔河对峙。期间,多次试探性渡河偷袭,都因船只不够而失败。

十二月六日,张名振率援兵一万抵达凤阳。同日,大明兵部左侍郎左光先率兵两万,也抵达蚌埠。

十日,堵胤锡到达蚌埠。

各路援兵先后到达,使淮河中段兵力一度达到十万左右。

之后,堵胤锡采取分段布置,在蚌埠只留三万精兵,其他兵力分别布防在淮南、定远、临淮等地。

这样,即使清军突破淮河,也难以很快向更深处突进。

同时,堵胤锡上书朝廷,言说清军势大,单个孤城绝难坚守。请朝廷准许各城守将在坚守一段时间后主动后撤。若其能坚守一段时间,即使最后不得以投降,也请朝廷恕其家人无罪。

朱由哲听从了堵胤锡的建议,传书各处。

自贼军围城起算,州城守十五日及以上者,主官无罪。县城守十日及以上者,主官无罪。

但朝廷要求严守而弃城者,死罪。

期间,山东。

孔有德连续攻占淄博、博兴、广饶、乐安四城,秦翼明退守临淄,沿淄水与清军对峙。

面对威胁,衡王已携带家人东撤,目前已到莱阳,和永王同在一城。

在南线,清军和杨御藩在泰安一线多有交战。清军多次取胜,但始终难以获得决定性胜利。

再加上王俊、张君尧在清军后方不断偷袭其粮道,使清军难以全力对付杨御藩,使局面逐渐成对峙之势。

在昌平、兖州两府,明军主力已被清军彻底清除,却涌起了一支支反清的地方武装,其中就有以马应试、梁敏、张七等人所率的榆园军。

他们接受唐王朱聿键的任命,却不听唐王号令,四处袭击清军。清军屡次围剿,却始终难以彻底剿灭,给清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除了以上的,还有四川和云南那边的消息。

张献忠在成都誓师,令其皇后陈氏和左丞相汪兆麟留守成都,亲率二十万大军杀向川西。

云南武定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攻占大姚、定远、姚安等地,云南全境震动。

沐国公沐天波之弟沐天泽调集土司军平叛,并去信沐天波让其立即从川地前线率兵回援。

沐天波向秦良玉请求后,亲率五千精兵返回云南,但还未赶回,吾必奎之乱便被其他土司军平定。

但在平叛过程中,立有大功的沙定洲发现昆明守备力量薄弱,且沐天波不在云南,便借机滞留昆明,再次叛乱。

沐天泽仓促间难以抵抗,率家人仓皇逃出昆明。

沙定洲占据昆明,得到了沐国公府内的全部财宝,劫持了巡抚吴兆元,上书朝廷,说沐氏无德,要求自己代替沐天波世代镇守云贵。

沐天波向秦良玉求救,希望能分出部分兵力,让其能尽早平叛。秦良玉派人紧急入京,向崇祯皇帝禀告此事。

朱由哲召集众大臣商议,得出一致结论,绝不可从川西前线调兵。

秦良玉应对二十余万张献忠部已十分困难,若再行调兵,一旦让张献忠杀出四川,将形成一溃千里之势。

但云南的叛乱必须尽快平定。

因为目前李自成部占据荆州,阻断了四川和湖南之间的道路。而大明又失去了成都,川西前线的粮草多是从云南和广西征募的,而其中更是以云南为主。若云南之乱长久下去,即使秦良玉再能战也难以长久坚持。

但问题是,朱由哲身边缺那种威望足够,而又特别能战的将领啊!

早一点,崇祯皇帝有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曹文诏、祖大寿、满桂;晚一点,崇祯皇帝有孙传庭、曹变蛟、白广恩、左光先。但到了现在,周遇吉、唐通已是天花板一样的人物,而他们两个又都在北地。

倒还有三个,吴三桂、左良玉、秦良玉,但他们又都被限制在当地,动弹不得。

摸着额头,无人可用,愁啊!

想到最后,朱由哲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勋阳。封马士英为云贵总督,总揽西南一切军务,立即前往云南平叛。

马士英得信后,犹豫良久,最后还是选择接旨。

他将勋阳的军队交给自己手下总兵赵体元,并严令万不可随意出兵,之后带领不到两千士卒南下湖广。

勋阳卡在襄阳和荆州之间,直接威胁着闯军的后方。同时,又肩负着阻挡张献忠从东侧出川。

可以说,十分重要。

但现在显然是云南那边更加紧急。

马士英只希望赵体元能守住勋阳,哪怕只守一地,作为将来反攻闯军的一个支点也行。

这也是马士英将大部分军队留在赵体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