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才要退了呀。”
左卫东有些着急也有些郁闷。
怎么他爹反应如此迟钝了?周成才马上就要到年龄了,这事早就知道的。
“不是还没退吗?”
左舜华反问道。
“马上就退,省里已经开过会了,就是具体的位置还没定。现在他已经不管事了,市里的大事现在全都是王洪达在拿主意。”
“这个姓王的,以前瞅着他还挺懂事,没想到属狗的,翻脸比翻书还快。特么的……”
左卫东三字经骂个不停。显然也被王洪达这个骚操作搞懵逼了。
左舜华猛地回过神来。
秦正安出手了。
周成才年龄到站退下来的情况,他早就知道了的。但也不一定就这么急。先前秦正安给了他面子,没有马上就调整周成才,留了一些时间给周成才去安排好自己身边的人。
通常来说,这也是体制内的惯例。
只要没有彻底撕破脸,哪怕秦正安和左舜华“道不同”,也不会去破坏这样的惯例。
但是这一次,是左舜华先撕破脸。
秦正安自然毫不客气。
只不过,在这样的大博弈之中,左舜华压根就没去考虑过周成才。
区区一个桃林市委书记而已。
还是要退的。
无论秦正安如何拿捏他,都不会放在左舜华心上。
却没想到,王洪达会直接对左五星出手。
左五星还则罢了,侄儿嘛。
关键左五星干的很多事,背后都有左卫东的影子。
左卫东可是他亲儿子。
特么的,还讲不讲规矩了?
可仔细想想,自己刚才还拿苏若愚说事来着?
也就他没有亲自去接触苏若愚,但凡他敢亲自接触苏若愚的话,信不信那边立马就“亲自接触”左卫东。
左卫东这段时间,就在桃林。
近来左卫东是越发的喜欢待在老家了。
原因无他:在北都,左卫东这种级别的衙内,不算大个的。在小圈子里有面子,再往上,也就是个“小弟”的身份。
但在桃林,左公子那还真就是顶级大衙内,走到哪都有人捧着。
“我知道了,慌什么?”
左舜华呵斥道。
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左舜华一直不太瞧得上。毫无在仕途上进取的心思,一天到晚就知道声色犬马。
关键搞钱也是小家子气。
当然,主要也是舜华秘书长锚定的参照物太高——你跟卫江南比什么呀?
现如今北都最有钱的那帮衙内,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是卫江南“培养”出来的。
甚至因为卫江南的缘故,北都衙内圈子里的规则都被改变了,堪称“风清气正”。大家对小钱都不怎么在意了。一门心思搞大钱。
不少事情,因为少了衙内们的干预,显得正规许多。
“你现在是在桃林吗?”
“对……”
“你就搁那待着,哪也别去。给我记住,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别干了。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
左舜华教训道。
“还有啊,在我给你打电话之前,你不许跟任何人见面,尤其是王洪达。也不要给任何人做任何表态,你每一句话说出口之前,都要三思!”
“哎,我知道了……”
听着老爹严肃的语气,左卫东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本还想打听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王洪达“丧心病狂”,敢对左五星出手,现在也不敢问了。
毫无疑问,王洪达也是奉命行事。
没得上边大人物的明白指示,再给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动左家的人。
那这事儿,就不是他左卫东能往里掺和的。
左卫东再纨绔,这种事儿上也知道拿捏轻重。
挂断儿子的电话,左舜华一屁股坐在沙发里,抽烟,生闷气。
瞧这事办得,一路不顺。
这个特么的卫江南,还真是个刺头!
然后,刺头卫的电话便恰到好处地打了过来。
“喂……”
左舜华努力维持着自己“高冷”的人设,拖着长音。
“秘书长,现在有时间吗?再聊聊?”
卫江南的语气依旧十分轻松,仔细去感悟的话,甚至还带着几分戏谑之意。至于说到尊重,那是半点儿都没有的。
掐着点给他打的电话。
左舜华到底也是个人物,强行按捺下心中的怒气,平淡地说道:“好啊,欢迎。”
片刻后,左舜华套间的房门就被敲响。
“进来!”
舜华秘书长尽量保持着自己的威严。
推门而进的还是左舜华的秘书。
“秘书长,卫江南同志来了……”
也是难为卫江南,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恪守着那些表面上的规矩。
也对,必须养成好习惯。
只要有第三者在场,卫江南同志就是那么讲究的,从来都不嚣张跋扈。
“请他进来。”
很快,卫江南进门,再次给左舜华举手敬礼,然后在茶几对面落座。
秘书强压着心里的诧异,再次奉上茶水,小心地退了出去。
很明显,这次的谈话,不需要他在旁边记录。
其实吧,就刚才那次谈话的记录,多半也是要束之高阁的,不太可能拿出来给别人看。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完全超出了左舜华当初的预期,偏到不知哪里去了。
“说吧,什么事?”
左舜华靠在椅子里,沉着脸,冷冷问道。
卫江南哈哈一笑,拿起茶几上的黄熊猫,自顾自点了一支,点完之后,似乎才想起来要敬一下左舜华,便又朝着舜华秘书长示意了一下。
特么的,那是我的烟好吧!
左舜华差点一口老血。
你这抠搜的!
特么不但不带烟,你是连火机都没带,也得用我的。
就你这样儿,说你是百亿富豪,谁信啊?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关键是卫江南脸上那种“吊儿郎当”的表情,实实在在刺激到左舜华了。
这玩意,是真没把豆包当干粮啊。
“秘书长,跟您说个事,左五星我让人抓起来了。”
卫江南放下香烟盒,笑着说道,语气非常随意。
“王洪达那人,还是很懂事的。”
“关键时候能下定决心,也是个有眼力见的。”
“我得说,你们这事儿,办得真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