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历来造反都要讲究个好名头,她虽有皇家血脉,到底还是异姓人。

先帝嫡子的嫡系血脉,加之皇帝谋逆弑父的证据,如何能不成功呢?

当然,成功的关键在于荣乐。

她只是隐退,暂伏山中,而不是世人以为的大势已去。

前世,文相弗忧郁而亡,荣乐悲愤之下提出要带走尸身,将军府不允;拉扯之中让皇帝得了空子,竟利用文相弗的尸身给荣乐下毒!

那毒极其霸道,只是两日,荣乐便毒发身亡。她死后,皇帝又给她冠了个为死去多年的先帝殉葬的名头,何其可笑!

荣乐已死,郡主府又无传人,部下也得为自己考虑,免得被小心眼的皇帝清算,死忠毕竟是少数。

如今荣乐健在,又有从龙之功这块大饼吊着,一场起义在默默酝酿着。

文相弗和小宁王大婚后很快有了身孕,五月时便被诊出了男胎,彻底安了一众部下的心。

自那日荣乐入宫以来,数不清的小手段冲着郡主府而来;文相弗嫁入宁王府后,又冲着宁王府来。

有仇不报非君子,如今的皇帝正饱受着病痛折磨,短短半年就老了二十多岁。

才五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却是位八十多的老翁了。

这还不够,文相弗怀胎八月时,宫中的二皇子病逝;皇帝的悲伤还未散去,两月后,大皇子在离宫归家的路上,就在宫门口,众目睽睽之下,竟被从天而降的大石头砸死了!

如此潦草的死法,实为世所罕见。

加之荣乐的推波助澜,一时间,皇帝得位不正遭了天罚的流言在市井民间迅速传播开来。

多年前的那场宫变被重新提起,流言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皇帝弑君弑父、铰诏夺位,子嗣不丰、唯二的两个儿子相继夭折就是老天爷给他的惩罚。

大皇子死亡的第三天,流言愈演愈烈,也就是这时,荣乐策划的宫变开始了。

荣乐自幼承教于先帝膝下,若是位男子,若是跟先帝姓,这天下早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皇帝若是有能力,根本不用隐忍到四十多岁跟在造反谋逆的哥哥们身后捡漏了。

他甚至连自尽的勇气都没有,只把自己关在金銮殿内,让御前大太监替自己行牵羊礼,表示臣服。

一路杀到金銮殿的荣乐不由得替舅舅汗颜,实在不愿承认这是她舅舅的血脉。

如此懦弱,荣乐连痛打落水狗的心情都没有,只吩咐剥去他的帝王衣冠,即刻打入冷宫;待审判完罪行后,直接凌迟处死。

年仅一月低龄的小宁王世子登基为帝,由荣乐大长公主摄政,直至皇帝亲政为止。

至于为何跳过小宁王,除了他身体虚弱外,当然还因为他早就死了。

死人怎么当皇帝呢?追封还差不多。

荣乐摄政后,象征性的把小皇帝的父亲追封为帝,爷爷、曾爷爷加封为摄政王,然后颁布了废帝的罪行,并编纂成册,命令传播至全国各地,务必让废帝身败名裂、遗臭百年。

荣乐实现了少年时深藏心底的梦想,满心宏图壮志等着施展;

文相弗身为太后,唯一的任务就是带大皇帝。

如今的荣乐六十出头,身体康健,执政个二十来年不成问题;等她没有精力了,小皇帝也长大了,正好能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

只要文相弗没有摄政的意愿。

她自然没有,何必做这苦差事呢?

宫变那日,徐家早被屠了满门,尤其是徐砚,五马分尸,尸身被零碎扔入乱葬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