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愿望捕捉器 > 第2章 夫妻决裂局的宜修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是天子,他是天下之主,这天下人都该尊他、敬他、惧他!

这群贱妇!竟敢背叛他!

“杀了她们!杀了她们!”

皇帝怒吼着,咆哮着,额角和脖颈青筋暴起,养心殿内早就是一片狼藉。

苏培盛早就被他乱剑斩杀于殿前,殷红的鲜血流了满地。

殿外,跪着静默无声的带刀侍卫,只要他一句话,便能即刻提刀,冲入后宫。

宜修昨夜将他的脸皮狠狠撕了下来,踩在脚下。

那种被看穿一切的恐慌、愤怒,让他无法保持理智。

他迫切的需要做点什么来证明,他是掌控生死的天子!

任何忤逆他的人,都得死!

宜修在景仁宫中坐了一夜,还没等到对自己的处置。

她实在烦了,索性卸下一身朝服,换上常服,提笔练字。

这个时候,想必那些庶孽已经下黄泉了吧。

孙竹息…

宜修心情大好,不小心染到了墨水也不在意。

这个时候,朝堂流言四起,民间也会紧随其后。

她不会那么快被废,或者,她根本就不会被废。

爱新觉罗家都要脸面,内里再腐烂,面上也必须好好的。

更何况,熹贵妃混淆皇室血脉必死,端、敬等人也逃不过;

她要是也被废了,后宫岂不全军覆没?

宗室怎么评价他?天下人怎么看待他?

就如她昨夜所说,百年千年后,后人提起他时不会想到他批了多少奏折,干了多少实事。

人们只会对他的丑闻感兴趣。

人们只会讨论他是否篡位,妃子为何红杏出墙,孩子是不是他的…

她的那位好姐姐,可比不上皇帝的脸面重要呢!

更何况,这位爷,可没什么大功绩,值得后人忽略他的丑闻呢!

这么多的丑闻,又再多一桩废后,世祖都要从棺材里跳出来感谢他!

宜修望向窗外,晨光熹微,今日又是一个好天气啊。

皇帝听闻他膝下的三位阿哥都中毒离世时,手中还握着那张大红色“永结同好…”的婚帖。

皇帝吐血昏迷的消息根本瞒不住,在宗室、重臣的见证下,太医院举全院之力,愣是没把皇帝给扎醒。

皇帝昏迷快两天了,一群老头子一商量,先把事情给死死瞒住,操办了三个阿哥的后事,最后派人把宜修请出来,处理内宫女眷的事。

虽不知皇帝为何下旨禁足皇后,但只要皇后没做罪大恶极的事,没被明旨废后,内宫的事只能交由她处理。

端皇贵妃和熹贵妃都病了,总不能指望刚流产的宝亲王福晋出来主持大事吧?

皇帝瞒的好,那晚侍奉在旁的太监宫女们,连同苏培盛都被他亲手斩杀,宜修暗讽他篡位的事,如今只有天和地知晓了。

宜修在养心殿守着皇帝,闻着这满室的身上腐朽味道,不由自觉的搂紧了小小的六阿哥,表面上悲伤不已,实则心底满是嫌弃。

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恨,撕去那些冠冕堂皇的遮羞布后,她不得不承认,她并没有多爱皇帝。

她要的从来都是偏爱,是权势,是地位。

而这些只有皇帝能给她,又恰好,皇帝真的与她有过真情。

虽然这真情少的可怜。

不再自欺欺人后,宜修心中松快许多,终于不用再整日演戏,连自己都要骗过去了。

一个比阿玛还薄情的男子,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

宜修搂着小阿哥坐在龙床边,眉头紧锁、气氛压抑,任谁看了都要感叹一句,孤儿寡母。

不多时,几个有份量的老头在偏殿商议完成,正好随在匆匆入宫的果郡王后面。

缩小版的果郡王和果郡王本人同框的画面实在刺激,饶是早就知道内情的宜修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像,真像啊!

子肖父,哈哈哈!

宜修内心嗤笑,脸上震惊的表情却还是稳稳当当的挂着,直到六阿哥被庄亲王抱走,直到果郡王被侍卫押了下去,她才转身望着床上气息微弱的老人。

胤禛啊胤禛!这就是你宠爱的熹贵妃,这就是你宠爱的好兄弟!

宜修有些遗憾,该让他亲眼看看儿子大变侄子这出绝世好戏的。

转念一想,好事不怕晚,等他两腿一蹬飞升极乐世界,她天天烧香上供告诉他也是好的。

涉及到江山更迭,宗室那群老头比皇帝本人都要严肃。

他们可以接受兄弟相残,毕竟这在史书上屡见不鲜,但绝不接受皇室血脉混淆。

果郡王狼子野心,妄想通过熹贵妃和六阿哥达到窃国的目的,果真是异族亡我之心不死!

都不用重臣参与,宗室几个说得上话的老头统一决定,舒太妃暴毙,熹贵妃暴毙,果郡王及六阿哥、灵犀公主被秘密囚禁于宗人府,等龙椅上的皇帝做打算。

如此,阿哥们全军覆没,当今又昏迷不醒,国不可一日无君,过继子嗣迫在眉睫。

乌拉那拉氏早就没落了,乌雅氏又只是包衣,在立嗣这件事上,宜修没有过多的话语权。

所幸她已然想开了。

无论过继谁家的子嗣,想要坐稳皇位,必须要对她这个先帝遗孀孝顺有加。

大清以孝治天下,放眼整个宗室,恐怕没有谁能有宋朝那位英宗有种。

那么她就会是唯一的皇太后。

因此,人选并不重要。

各方权衡后,怡亲王的嫡子弘晈,才十六岁的少年被推上了龙椅。

为什么是弘晈而不是别人,宜修并不关心,她只需要像尊菩萨一样受过继子的礼,安安心心的等着当皇太后即可。

乌雅氏的“底蕴”丰厚,皇帝在两月后的一个寻常夜晚,彻底没了呼吸。

丧仪隆重非凡,少了几个贴身伺候的宫女和嬷嬷,根本无人在意。

至于孙竹息,因为太子不是十四爷的子嗣,还想对宜修动手;

在看到宜修身边那位靓丽的乌雅格格后,收了心,一心一意侍奉在侧。

宜修但笑不语,感慨太后浸淫后宫多年,还不如一个奴才看的透彻!

亲娘家不拉拨,一昧的偏帮着一个外八路的亲戚有什么用?

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呵,她会在乎吗?

新登基的皇帝还未成婚,盯着凤座的家族多的是;

宜修找了个乌雅家的姑娘陪伴在侧,无非是为了堵上乌雅家的嘴。

包衣家势力深不可测,乌雅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可不想在睡梦中就步了先帝后尘。

不过如今正是先帝孝期,不可立后纳妃,这三年里能不能和皇帝培养出些许感情好某个位分,就看这个举全族之力供养的最优秀的姑娘怎么做了。

升级为皇太后之后,曾经的仇人们一个个的都被弄下了地狱。

熹贵妃是被庄亲王亲眼看着勒死的,端皇贵妃被罐了整整一壶鹤顶红随先帝去了;敬贵妃缠绵病榻,先帝走后没两天也走了。

至于其他人,宜修并不上心,全都集中在一处,一人灌一杯毒酒了事。

至于缘由?

宁嫔勾结果郡王意图造反;宫妃公然勾连侍卫淫乱后宫,欣喜嫔知情不报,这可都是大罪。

只是先帝的几个可有可无的妃嫔,只要宜修拿得出正当理由,宗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确认都送进了妃陵里陪着先帝后,宜修便都不管了。

闲暇时,她会给小佛堂里空着的佛笼上几炷香,对着虚空说些心里话。

从姐姐、嫡母、阿玛,到先帝、姑母,年世兰、甄嬛,还有她的弘晖,絮絮叨叨,有时是咒骂,有时是讽刺;有时炫耀,有时哀拗,一生的怨愤嗔痴、爱恨情仇,都变成了轻盈的香灰,落了便落了。

出了小佛堂的门,她依然是大清尊贵的皇太后;

只要她不妄图插手皇位、立储,那么宗室和皇帝都会尊她、敬她,奉她为老佛爷。

谁让她是先帝的遗孀呢?

孝字当头,规矩当头啊。

宜修想,若是她能早些想明白,也许上辈子便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不过,想到先帝的刻薄无情,她就算熬死了他,过的也未必有现在一半舒适。

宜修一直在紫禁城里住着,守着皇室的规矩,也享受着规矩带来的权力;除了给一群死人磕头外,她就没再受过什么委屈。

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宜修一直过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