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戈壁滩上,唐军营地如同黑色巨兽般盘踞。
营帐连绵数里,旌旗蔽日,牛皮帐篷在晚风的吹拂下发出低沉的嗡鸣。
中军大帐前,两排持戟武士如雕像般挺立,寒光闪闪的长戟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马嘶声、兵器撞击声、士兵操练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雄浑壮阔的战阵图景。
营地最外围,三道壕沟环绕,壕沟内插满削尖的木桩,壕沟外布满铁蒺藜。
每隔百步便设有一座了望塔,塔顶的哨兵手持千里镜,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动静。
营门处,厚重的拒马鹿角层层叠叠,数十匹战马随时待命,一旦有警,便能迅速传递消息。整个营地布局严谨,防御森严,尽显西域军团的强军风范。
此刻,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
凌云身着玄甲,端坐在虎皮椅上,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眉头紧锁。
帐内鸦雀无声,只有案头铜漏滴水的滴答声。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寂静,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跌跌撞撞闯入帐中。
\"报——!\"斥侯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戚,\"师国已叛!叛贼勾结外敌,突袭我大唐驻军!城中守军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凌云猛地起身,手中竹简\"啪\"地一声掉落在地:\"详细说来!\"
\"是!\"斥候擦了擦脸上的血污,声音哽咽,\"叛贼趁夜打开城门,引敌军入城。我军将士虽奋力拼杀,但敌人早有预谋,里应外合之下,防线迅速崩溃。
叛贼入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中大唐商人,无论男女老幼,皆遭屠戮。他们的店铺被焚毁,货物被抢夺,尸体横陈街头,血流成河……\"
凌云只觉眼前一阵发黑,踉跄着扶住案几。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师国城中的惨状:曾经繁华热闹的街道,如今一片狼藉,浓烟滚滚;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为大唐在西域奔波的商人,此刻却躺在血泊之中,再也无法醒来;还有他麾下的将士,他们都是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来到这西域,如今却客死他乡,连一具完整的尸身都难以留下。
凌云知道吐蕃会串跺师国叛乱,却没想,会选在这个时间。可以说,刚好卡在了西域军团最虚弱的时候。
帐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呐喊声,原来是士兵们正在进行夜间操练。
\"杀!杀!杀!\"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声震云霄。
这雄壮的呐喊声非但没有让凌云感到振奋,反而更添悲愤。他猛地掀开帐帘,大步走出营帐。
夜色中,军营内灯火通明,如同一座不夜城。
远处,无数火把连成一片,宛如一条燃烧的火龙。
校场上,士兵们列成整齐的方阵,在军官的指挥下进行刺杀训练。月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上,泛起粼粼银光,长枪如林,寒光闪烁。
\"将士们!\"凌云登上点将台,振臂高呼,声音穿透夜空。
训练中的士兵们闻声齐刷刷地停下动作,转头望向点将台。
数万双眼睛,在月光下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师国叛贼背信弃义,屠戮我大唐子民,残害我大唐将士!\"凌云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们将我军将士的头颅悬挂城头,将大唐商人的尸体抛入护城河!这等血海深仇,我们能忍吗?\"
\"不能!\"将士齐声怒吼,声如惊雷,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
\"好!\"凌云拔出佩剑,剑光在夜色中闪烁,\"传我将令:全军即刻拔营,转向师国!我要让那些叛贼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我要让西域诸国看看,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
\"诺!\"将士们轰然应命,声浪直冲云霄。
一时间,“呜呜呜……”
“咚咚咚咚……”
军营内号角长鸣,战鼓雷动。士兵们迅速收拾行装,打点兵器,准备出征。
战马的嘶鸣声、车轮的辘辘声、士兵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曲激昂的战争进行曲。
凌云站在点将台上,望着麾下整装待发的大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这一战必将惨烈无比,但为了那些逝去的同胞,为了大唐在西域的威严,他绝不能退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传令下去,\"林云转身对赫瑗说道,\"以最快速度集结粮草辎重。此次出征,务求一战定乾坤!\"
\"是!\"赫瑗领命而去。
夜色渐深,数万唐军如黑色洪流般浩浩荡荡地向师国进发。
月光下,长枪如林,铁甲生辉,车轮碾过戈壁的声响惊起无数沙枭。
凌云骑着汗血宝马走在大军最前方,目光坚定地望向师国方向。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灭叛贼,誓不罢休!这一战,必将让西域诸国见识到大唐的铁血军威,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尊严,不容任何人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