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227章 牛大力的倒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诗文与山月遭遇意外,被热心村民合力抬上拖拉机,送往太平公社医院。拖拉机行驶过程中颠簸剧烈,一路状况不断。

抵达公社医院后,因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医生经过检查评估,建议立即转至县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于是吴诗文与山月不得不再次转院。

经县医院诊断,吴诗文左手肱骨骨折,伤情相对明确。当日下午,吴诗文的两位堂哥从老家匆忙赶来,在病房内焦急踱步,言语间满是忧虑,表达着对当前状况的关切与无奈。

与此同时,山月的父母也迅速赶到医院。山月母亲情绪悲痛,泪流不止;山月父亲则神色凝重,眉头紧锁,二人的神情中皆透露出对女儿深切的担忧与心疼。

山月被紧急送往急救室,室内气氛紧张压抑。医生身着白大褂,专注且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工作;护士们脚步匆忙,高效传递医疗器械与药品。输血、输氧设备持续运转,各种管线连接在山月身上,整个急救过程争分夺秒,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历经二十四小时的艰难救治,山月仍处于昏迷状态,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微弱起伏,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第三天下午,医生结束急救走出急救室,向病人家属告知了令人痛心的消息。

吴诗文听闻后,身体瞬间失去平衡,险些跌倒,两位堂哥急忙上前搀扶。吴诗文原本苍白的面容因情绪激动而泛起一丝血色,试图冲向急救室,却因身体虚弱被堂哥阻拦。

他情绪激动,声音颤抖,恳请堂哥让他去见山月。最终,堂哥无奈之下,一左一右搀扶着他,缓慢向急救室移动。

到达急救室门口,吴诗文积攒全身力气挣脱堂哥的搀扶,脚步踉跄却眼神坚定地朝着山月的病床走去。

每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仿佛承载着巨大的痛苦与沉重的情感。走到床前,他缓缓俯身,眼中满是心疼与眷恋,轻轻抚摸山月毫无血色的脸庞,声音颤抖地诉说着陪伴与安慰的话语。

昏迷中的山月似乎感知到吴诗文的到来,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虚弱却幸福的微笑。吴诗文泪水夺眶而出,俯身亲吻山月,从额头到眼睛,再到鼻子、嘴唇,每一个亲吻都饱含着无尽的爱意与深深的悔恨。

山月离世后,吴诗文在医疗站地坝的大槐树下,为她修建了一座新坟。坟前,他亲手栽种了两株花卉,一株傲雪凌霜的梅花,象征着山月坚韧的性格;一株淡雅的月菊,恰似山月温柔的品性。

他精心挑选青砖、调配水泥,为山月立碑,碑上镌刻着 “爱妻林山月之墓”,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对山月深深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

……

两瓶酒过后,吴诗文讲完了他与山月的故事。柳青青听后,眼眶泛红,深受触动。而吴诗文此刻显得异常平静,眼神中流露出历经沧桑后的干涸与空洞。

柳青青深知,多年过去,吴诗文的泪水或许早已在山月离去的那一刻流尽,此后的岁月里,他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与孤独中度过。

吴诗文苦笑一声,声音沙哑,倾诉着自己接连遭遇母亲早逝、父亲自杀、爱妻离世的不幸,感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柳青青轻声安慰,强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和时间的挫折,同时鼓励吴诗文振作起来,指出他目前的状态不佳,应当调整自己。

谈及车祸肇事者贾仁慈,吴诗文情绪激动,言辞中充满了愤怒与恨意。他谴责贾仁慈在车祸发生后不仅毫无愧疚之心,还残忍地追逐受伤的野兔,认为贾仁慈的行为毫无人性,自己永远无法原谅他。

柳青青对此表示无奈,解释贾仁慈自幼被父母抛弃,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或许是导致他人性扭曲的原因。

1982 年冬天,太平公社党委书记牛大力被革职的消息在太平镇引发强烈反响。牛大力自 1965 年起在太平镇任职,担任公社党委书记长达十七年之久,历经 “文革” 等社会动荡时期,始终占据公社领导核心位置。

然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政策、新思潮的全面推行,牛大力作为旧派干部,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逐渐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面对新政策时常常表现出困惑与无所适从,工作推进困难重重,被时代淘汰的趋势日益明显。

牛大力被革职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家中修建的五排四间砖瓦房。这座房屋在当时的金城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据传造价高达二万五千余元,与普通家庭的经济水平形成巨大反差。

牛大力每月工资仅五十七元五角,尽管在公社领导中属于较高收入,但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其妻子劳动所得工分仅够维持基本口粮,三个孩子均在上学阶段,各项开支繁多,如此巨额的建房费用引发了广泛质疑。

不久后,有人向县检察院投递检举信,直指牛大力存在贪污受贿行为,这座豪华房屋成为其违法违纪的重要证据。

县纪委联合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迅速成立牛大力犯罪问题专案小组,展开全面深入调查。牛大力很快被检察院依法逮捕,其住所也被依法搜查。

专案组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细致排查,却未发现任何确凿的贪污受贿证据。经重新核算,那座被传得沸沸扬扬的豪华房屋实际造价仅为二千二百五十元。

在调查过程中,牛大力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积极活动,寻求帮助。最终,对他的处理结果公布:牛大力因病退职,回乡养老,每月领取原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作为生活补贴。同时,为安抚牛大力及其家属,组织安排其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牛小力接替工作,担任伏龙公社团委书记。

牛大力革职回乡当日,太平镇公社门口聚集了数百名群众,场面一度失控。群众情绪激动,纷纷表达对牛大力的不满与愤慨,高呼要求严惩牛大力,为多年来遭受的不公待遇讨回公道。若不是县纪委工作人员与公社治安员全力维持秩序,牛大力极有可能在现场遭遇群众的过激行为。

在愤怒的人群中,游小冬冲在最前面。七年前,游小冬在太平公社 “特别学习班” 遭受折磨,于一个漆黑的夜晚冒险逃离。

此后,他改名换姓,背井离乡,辗转至涪州县定居。凭借出色的口才与善于钻营的能力,游小冬在涪州县一家饲料厂逐步崭露头角,最终担任主管销售的副厂长,事业取得显着成就。

游小冬承包饲料厂的第一年,凭借卓越的销售能力与灵活的经营策略,成功为工厂创造了十二万元的利润。

按照合同约定,这笔利润本应全部归他所有,但游小冬深谋远虑,主动放弃部分利益,仅领取四万元,将其余八万元作为福利发放给工厂职工,赢得了全厂上下的一致赞誉与支持,进而被推举为副厂长,并顺利解决了户口问题。

此次,游小冬回到太平镇,旨在接母亲杨兰兰前往涪州县一同生活。然而,杨兰兰在老家居住多年,对故土感情深厚,坚决拒绝离开。

她表示要留在太平镇,向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人证明,自己如今生活富足,不再是过去任人欺凌的 “土匪婆”。游小冬多次劝说无果,无奈之下,只能每月按时给母亲寄去三百元生活费,以保障母亲在老家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