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日傍晚,店中无客人,唐巧云正手捧琼瑶的《情人谷》,沉浸其中。

刘玉儿坐在门口,正低头专注于摆弄发饰。

一个大盖帽的身影出现在店门。

“哎呀,赵所长大驾光临!”

“真是难得,今日赵所长亲自前来理发!”

刘玉儿站起来,笑着迎接。

唐巧云抬头一看,赶紧把书合上,站了起来。

来人是太平镇新上任的派出所所长赵不留。

“我若不亲自来,难道你刘老板还肯到所里?”

赵不留把帽子挂在帽杆上,逗趣着说。

“赵所长,说笑了!”

刘玉儿拉开椅子,赵不留一屁股坐了上去。

“刘老板消息真灵通,已然知晓我姓赵?”

赵不留瞧着镜中美人,笑着问。

“呵呵……”

刘玉儿没搭话,端了一杯开水过来,放好后向唐巧云招了招手。

这太平镇不大,消息从镇头传到镇尾也就一泡尿的功夫。

镇上某某单位的领导几日后要走,另外某某单位的领导几日后要来,都会在几天前在镇子里传得沸佛扬扬。

至于消息的来源,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查证。

铁打的镇子流水的官。

算上眼前这位赵不留,镇派出所两年不到已更换了三任。

前两任各自在此任职近不到一年,之后便如同人间蒸发般没了踪迹。

至于他们后来的去向,太平镇的人们大多并不知晓。

偶尔听闻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有的说调任外地高升了。

有的说因卷入麻烦事被调离了,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待唐巧云走近,刘玉儿向赵不留介绍道:

“赵所长,这位是我们店最好的师傅唐巧云,别看她年纪轻轻,手艺却是一流。”

唐巧云拿起一条新围布,用力抖开,铺在赵不留身上,然后把后颈的绳子系上。

“巧云啊,你一定要将赵所长的头发打理得美观得体,我们店日后还需仰仗赵所长多加关照。”

不留透过镜子目不转睛地看着玉儿,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老板,我能关照你什么呢?我平日里打交道的,多是小偷、流氓混混这类人。”

“莫非刘老板的理发店,也有流氓混混来来回回走动?”

“赵所长说笑了!”刘玉儿笑了笑:

“我这小店哪里有什么流氓混混,不过这太平镇就不好说了……”

“如果赵所长能保太平镇一片平安,届时刘玉儿定会送一面大大的锦旗。”

赵不留没有说话,他听出了刘玉儿的弦外之音。

太平镇鱼龙混杂,各色人都有,流氓混混当然不少。

“小师傅,你看我适合啥发型?”

赵不留将目光投向镜子,落在了唐巧云身上。

“你们公安,全天下怕也就适合一种发型。”

唐巧云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手中的推子在空中潇洒一挥:

“赵所长,请放心!剪寸头是我们美发师的基本功,对我而言,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请先将眼镜摘下,否则待会儿操作起来多有不便。”

赵不留看着镜中这位年轻气盛的小姑娘,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

依照她的话摘下眼镜,轻轻放在旁边的柜台上:“既然你知道我要理寸头,那你说说,这寸头有何讲究?”

唐巧云一边调试推子的档位,一边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寸头,总共分为四类。”

赵不留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他以往只知自己理的是寸头,从未想过其中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没想到这小姑娘还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于是他饶有兴致地说:“来,小师傅,你接着说,为何偏偏是四类,不是三类,也不是五类?”

唐巧云一边推剪头发一边解释: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寸头,也与之相对应分为四类。”

“春天适合理圆寸,夏天理板寸,秋天理方寸,冬天理毛寸?”

赵不留不懂寸头,小师傅说的他不懂,只是觉得那声音听着舒服。

他惬意地闭上眼睛,脑袋随着巧云手中推子的动作微微晃动,尽情享受着理发的过程。

巧云手法娴熟,推子在她手中宛如一支灵动画笔,在不留头上勾勒出利落的线条。

她一边忙碌一边继续说道:

“赵所长,你这头型很好,头顶平整且饱满,依我看,理个板寸最为合适。”

“板寸显得人干净利落,精神饱满,穿上警服,更显英姿飒爽,站在街上,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赵不留听了,不禁笑道:“小师傅,先不说你手艺,但就是你这话,说得我爱听。”

刘玉儿坐在旁边,没说话,只是抿着嘴笑。

巧云顿了顿,接着道:

“其实,警察们大多喜爱留小板寸,这并非没有缘由。”

“你们工作时经常佩戴帽子,头发过长……”

“一来不利于个人卫生,二来也会影响警容风纪,给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

刘玉儿暗自惊叹。

没想到平日里看似沉默寡言的巧云,竟有如此丰富的见识。

看来当初将她请到店里,是明智之举。

赵不留缓缓睁开眼,目光再次透过镜子落在玉儿身上。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开口道:

“刘老板,你的生意能如此兴旺,确实是有原因的。你看,你店里的技师,不仅手艺精湛,言辞也十分得体……”

“再看你这发廊的场地,装修得这般气派,我看,即便是与深圳沿海那些大城市的发廊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话传入唐巧云耳中,却让她心中有些不悦。

好端端的,怎么扯到了深圳……发廊。

她原本觉得赵不留看上去斯文有礼,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没想到言语竟如此油滑。

想到这里,巧云心中一闷,索性闭上嘴。

只是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推子,专心致志理发。

玉儿倒是满脸笑容,顺着不留的话说道:

“没想到赵所长也是见多识广、气度不凡之人!”

“看来平日里没少到深圳、海南这些繁华的地方去吧?”

赵不留哈哈大笑起来,道:

“刘老板过奖了,人有七情六欲,食,色性也,这可是几千年前孔夫子所言。”

“我赵不留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未修成超凡脱俗的圣人,怎可能超脱于这尘世之外呢?”

“呵呵!” 玉儿笑着点头,应和道:“赵所长真是幽默!”

赵不留呵呵一笑,话锋一转:

“对了,刘老板,我听说这三层洋楼,是你自己出资修建的。”

“如此大面积,你个人居住……就没有想过将三楼多余的房间出租,增加一些收入?”

刘玉儿一听,神情一下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