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武皇万岁!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突厥被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突厥被灭

苏定方坚定地回道:

“臣知道,陛下的担忧也甚有道理,可是这一年多来,陛下反复斟酌,才最终定了如今的计划:就近调三个都护府的兵力一同参战,又以回纥骑兵为主力,不论是大范围围剿,还是臣带人长途奔袭追踪,都兼顾到了。又有裴行俭裴大人的情报做内援,定了恩威并施,分化贺鲁各部族势力的计划,怎么看都万无一失,臣实在看不出有何需要担忧的地方。

至于朝廷的五千精兵,不是陛下说,于追踪无益,带多了还消耗粮草,万一需要长期作战,是个拖累吗?”

李善安安静静地听完,心中才稍微安定了些,放下手叹气道:

“哎……朕不似先帝,有能力亲上战场,自己使不上劲儿,就剩下忧思多虑,空耗心神了,既然爱卿也说这计划万无一失,便不想了。”

他说着转过了身,长身直立的抬了双手,施了拱手一礼,说:

“祝君早日凯旋。”

即便年轻的皇帝只是抬了手,也让苏定方吓了一跳,哪个臣子受得了这一礼?

于是他连忙伸手去按,可真按到了皇帝的手,又猛然觉得过界了,烫得慌,又连忙缩了回来,索性往地上一跪,行了大礼,仰首坚毅地道:

“臣,定不负君令,不成所望,绝不返还。”

……

……

显庆二年末,唐灭西突厥。

李善30岁,武柔34岁。

捷报传到长安,说苏定方生擒了贺鲁,要带回长安献俘,李善笑意盈盈地将那份战报看了许多遍,最后也只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武柔亲亲热热的挨在他身边,一会儿看看字儿,一会儿看看他的表情,十分替他、替大唐高兴,温柔地说:

“又离陛下的心中所愿近了一步,这可是个大事,怎么连开心都这么含蓄?”

李善笑着摇了摇头,说:

“这才刚开始,划分州县,有效治理才是要紧事。多了这么大的疆域,安西都护府治所要移到合适的位置,下头还要再分几个小都护府,由谁任都护也需要斟酌……好在裴行俭在西州经营的不错,虽然繁杂事多,但是心中不虚。我打算让他升任安西大都护,主持大局。”

武柔看着他,含笑的眼眸中满是崇拜:

“不是我拍马屁,九郎天生就适合做皇帝,裴行俭看似迫于无奈被贬出长安,实则被陛下先一步摆在了西域的位置上,才能是一点儿不浪费,未雨绸缪,步步为营,谋划的多妥帖。若换做是我,可没这么好的性子,做这么长的筹谋。”

李善微微红了脸,似乎被她夸的不好意思,瞟着她说:

“行了吧,我知道,你是怕我做事做得辛苦,时不时地就喂我口糖吃,奖励奖励。”

武柔笑得更开心了些,挽着他的胳膊一点儿也没反驳,说:

“那九郎,这可是极大的一件功绩,咱们再改个年号吧。”

李善听闻毛都竖了起来,坐直了身子看着她:

“不是,这算什么事儿啊,父皇在世时,这种功绩还不一年好几回,拿着这种事情改年号,群臣不知怎么笑话咱们。”

武柔撇了撇嘴,又将他的胳膊往下拽了拽,语重心长地安抚他说:

“这是给你计算功绩,又不是给太宗皇帝算的,他一辈子又没改过年号,咱们不是说好了么,有一步成就,就改个年号,以后好去泰山封禅,看看大好河山啊。”

李善又坚定地摇了摇头:

“不行,怎么还不等这年号用够五年再说啊,这么频繁的换……天下人会以为朕吃饱了没事做。”

武柔撒娇似地甩开了他的胳膊:

“你就是太拘着了,不是说了这点儿小事任性一下吗?到跟前又怕这个怕那个的,以后你别觉得处处憋屈啊。”

李善愣了一瞬,似乎有所动摇,但是很快他就又摇起了头:

“不行、不行,等过两年再说。”

武柔见没戏了,歪了一下脑袋,再没吭声。

李善又看了几眼奏报,见上头说,贺鲁要求回到长安之后,去太宗的昭陵请罪求死,请示他的意见,不由地嘀咕说:

“这个贺鲁,死到临头了装什么忠义,若是真觉得愧疚,当初怎会起兵反叛?”

武柔挨着他也跟着读了一遍,思忖着说:

“可能是怕死,想让九郎你心软饶了他,也可能是怕丢人。”

李善微微扬了一下下巴,思索着问:

“这怕死我能理解,这怕丢人是什么意思?去昭陵磕几个头,就能挽救他忘恩负义的名声了?”

武柔捂着嘴笑:

“你把他想得也太高尚了,正如你所说,他若是真的在乎忠义脸皮,又怎会做出反叛大唐的事情来。我想,他也是做过大唐的将军的,自然知道咱们处死犯人,都在人流最大的闹市街上,什么人都能瞧个热闹。

他肯定是觉得,他那么一个枭雄,又是突厥的大人物,被百姓们看着砍头,丢人。”

李善瞬间明白了,很是赞同的点了头:

“你说得有道理,关于看人,你还是比我知道。”

武柔倒是一点儿也不谦虚,笑着说:

“那是了,我可是宫外长起来的,跟着阿耶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不像九郎你,从小身边不是谄媚鬼,就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不是真好就是装得好,有几个敢露真性情?”

李善就喜欢她这自信张扬的样子,明亮的眼睛喜欢得笑成了月牙,看着她直摇头。

武柔又挽着他的胳膊,小声问:

“哎,那陛下准不准他所请?”

李善正在犹豫,武柔就直接说:

“准了吧,他怕丢人咱们就让他丢个大的,他是陛下登基之后,头一个带兵反叛的,正好杀鸡儆猴。将大臣和番邦使臣们都叫去观刑,给天下诸侯都看看。”

“这倒是……只是在昭陵杀俘,闹这么大阵仗,合适吗?”

正在这个时候,中书令许敬宗前来递中书省筛选之后的奏章。

外头的内侍太监一通报,武柔就连忙松了李善,整理了一下衣裙,端庄的坐好,虽然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御案之后,但是距离不远不近,上下亲疏刚刚好。

皇帝李善十分高兴,招手对许敬宗说:

“许卿,你博学多识,朕问你,若是将阿史那贺鲁献俘于昭陵,让他当着太宗皇帝的面儿磕头谢罪,然后行刑,是否符合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