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点站在后面看不见,就往旁边走了几步,站在了墙边,打算听个声音。

慕奶奶已经和旁边的老奶奶聊了起来,慕爷爷也和自己的老伙伴在聊天。

“小画,你认识他们吗?”

“这是谁啊?”

有人看着那个小孩可怜。

“我们不认识,谁知道他们是谁啊?”

刘小画低着头不说话,她母亲包三娘手一甩,开口说话。她很生气,这大年三十的,跑她家找晦气来了。

刘小画的爹,大哥都不说话,就站在旁边盯着那个男的。她大嫂倒是看着那个孩子,叹了口气。

“包三娘,你们真不认识,那这人带着孩子刚来,就要找你家的人的?”

“是啊,他们刚来时,好像叫了声小画。”

“就是找的刘小画。”

“说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我们这都是第一次见。”

包三娘很生气,用胳膊捣了捣刘小画的父亲刘木。

刘木咳嗽了两声,把看着那两人的眼神移开,说,“我们不认识。”

“你们到底是谁?再头低着不说话,我们就报警了。”刘小画的哥哥刘小军厉声问。

中间那男的抖了一下,头抬起来,看向刘小画,张了张嘴,还是没说话,又低下了头。

他虽然没说话,但是抬头看刘小画的动作让大家看了个正着。

刘小画的家人也看到了他这个动作,心里一惊,还是没有张口。

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经不说话了。刘小画是今年后半年才回城的,那现在这是……

现场忽然安静了下来。大家也不说话了,刘家人不错,平时做事也不错,大家都认识很多年了。即使大部分人都猜到了,但没人主动开口。

“爹,娘,先让他们进屋吧!我们进去说。”

刘小画语气很轻,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样。她抬头看了一眼眼前的两人,就转身往院里走。

刘小画的语气很轻,但是这会儿巷子里都安静的不行,所以大家都听见了这句话。

包三娘听见女儿的声音,心一惊,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儿。刘家其他人也是一愣,看向刘小画。

“三娘,先带进去吧,进去再好好聊。”四号院负责人李大娘看刘家人的反应叹了口气。

“你先跟我们进来吧。”刘木看见自己女儿的反应就明白了,说完这句话,转身就往院里走去。

那个男的带着孩子赶紧跟了上去。大家看着刘木和包三娘的背影,感觉都老了几岁。

“大家散了吧,都回去吧。”李大娘喊了两声,大家也都没停留,往自己家里走去,但是每个人脸上都不是看热闹的样子,带了几份沉重。

慕母进到院子看着慕点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又没张口。

慕点看见慕母的样子很奇怪,不知道怎么了。

“妈,你咋了?”

“点点,你……哎。”

“好了,大过年的,不要总是叹气。厨房还有些吃的。我们边吃边聊会儿。”

慕奶奶看慕母叫慕点,就知道她又在担心慕点下乡的日子。

“好,奶奶。”

“奶,我记得我们家还有冻梨吧。我们拿几个进屋一起吃。”

“爸爸,我也想要。”

“我也要吃。”

“我要吃黄桃罐头。”

“我我我,我要吃辣条。”

家里瞬间又热闹了起来,每个人都跑到厨房拿自己想吃的东西。

慕母看着慕点没心没肺的又和小白去厨房取辣条,心里忧愁的不行。

慕奶奶拍拍慕母的手,慕爷爷倒是乐呵呵的说,

“这丫头一看,乡下日子就可以,没受苦。”

“是啊,别担心了。点点就刚下乡时干了一个月,两个月的农活吧。后面就去公社卫生所了,好着呢。”

慕父看着慕母说,慕母摇摇头。

“我就是担心呀。你们也看到小画刚回来的样子,那……”

“妈,不能这么比,小画下乡几年了。”

“是啊,当时小画下乡的地方不是没有选嘛,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说下乡也就下乡了,我们点点下乡的地方是我们活动过的,比小画那儿要好多了。”

“我等会儿再问问吧。”

慕母进屋坐到一边,慕父给她倒了杯水。

“我不喝,我也吃个罐头。”慕母把杯子放到一边。

“哈哈哈,今天过年,我们多开两个罐头。”

“好,都吃都吃。”

大家说着聊着,慕点她们也从厨房跑了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几样吃的。

“来,放这儿,我们围成一圈,都边聊边吃。”

“好。太奶奶,我要坐你旁边。”

小婉把手里的饼干一放,就钻进慕奶奶的怀里。

“太爷爷太爷爷,我要坐你旁边。”

“我也要。”

“来来来,一边一个。”

小宇和小白坐在了太爷爷旁边。洋洋看着都坐下了,拉着妹妹,眼睛四周给两人找位置。

“爸爸,你和妈妈一人抱我们一个吧。”

“你看,爷爷怀里空着呢,去让爷爷抱着你。”

“哈哈,洋洋,来,爷爷抱。”

“好,爷爷。灵灵,你去奶奶那儿。”

洋洋安排完妹妹,转身朝爸爸“哼”了一声,抱着自己的吃的,就跑到爷爷那儿。

“嘿嘿,奶奶,你抱我吧。”

灵灵一看哥哥跑到爷爷怀里去了,就自己跑到了奶奶怀里。

“嘿,你个臭小子。我不抱你,吃的都不给我留一个。”

“嘿嘿,就不留。”洋洋摇头晃脑的嘿嘿笑。

“就是,你都不抱我们,还给你留,做梦吧。”慕父帮自己的孙子。

“呜呜呜,我们好可怜啊。”

慕一瑞做起戏来,兰小小也跟着呜呜呜,两夫妻跟小孩一样,还偷瞄着灵灵洋洋的反应。

灵灵没反应过来,也跟着呜呜呜。洋洋觉得好玩,也把吃的一放,打算有样学样。

大家哈哈哈笑起来。慕一成撇了一眼自己弟弟,摇摇头,这怎么都做爸爸了,还跟长不大似的。孟可看看自己丈夫,又看看慕一瑞夫妻两人,觉得好笑,这夫妻俩就跟小孩似的。

“小姑,你吃这个黄桃的,还是吃葡萄的?”

“我吃黄桃。”

“那我要葡萄,等会儿我们换着吃。”

小婉和慕点选自己吃的罐头。

“灵灵要,灵灵也想吃黄桃的。”

“这个给你。”

“给她拿个小碗的,这小丫头等会儿肯定还想吃葡萄的。”慕母给灵灵换了个碗。

“奶奶爷爷,你来葡萄的吧。爸妈,你也来个葡萄的吧。这儿还有黄桃的。”

慕点给慕母慕父和慕奶奶慕爷爷拿了个葡萄的,放在他们面前。

“我来个冻梨,我喜欢吃这个,这葡萄的罐头,我吃不惯。”

“我也来个冻梨,这个好吃。”

慕爷爷和慕父觉得葡萄罐头有点甜,他们拿了个冻梨。

“爸,爷爷,这葡萄的今年可不好买了。您两位吃这个啊,甜甜的,多好吃啊。”

“是啊,爸,爷爷,这葡萄的罐头是罐头厂新弄的,好多人想要呢。”

“那太甜了,我还是要这个冻梨。”

慕父和慕爷爷摆摆手,还是拿了冻梨。慕一成就把那个葡萄的放在了慕奶奶和慕母的前面,让她们吃完再吃。

“我要,我喜欢葡萄的。”

小白最喜欢葡萄了。他刚才左看看右看看,爷爷太爷爷都不喜欢,他喜欢啊。

“先吃你碗里的,吃完吃这个。”

“好,嘿嘿。”

过年真好,小白嘿嘿笑。他吃什么,家里人都不管,只要不吃坏肚子就行。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吃的。慕母吃了两口,没忍住,就问慕点。

“点点,你们下乡那边的情况,再给我们说说,这年前忙,我们也没仔细聊。”

“妈,我不是说过吗?都挺好的。”

“你再说说啊。我们又没去过,想再听听。”

慕一成回家也和慕点聊过,但是今晚看见刘小画的情况,又有些担心。

“嗯?你们怎么了,今晚怎么……”

慕点今晚虽然去凑热闹了,不过站在外面,没看见里面啥情况,也没看见刘小画和那个男的和小孩的样子。因此她对现在家里人的反应有点不明白。

“哎,你小画姐,你回来后碰见过没?”

慕一瑞就知道自己妹子矮,没看见那男的和小孩的样子。当时应该把她往里面拽拽。

“见过两次,不过她戴着围巾,没看见样子。”

慕点想了一下,刘小画穿的也不错啊,短发,很干净利索,这是当时刚回来很惨?

“小姑,你不知道,小画姨刚回来时,可惨了。”

小白急了,他姑不知道,他可知道,他都看见了。

“小姑,我给你说,小画姨刚回来时,特别瘦,她走到四号院门口就晕倒了。”

“点点,当时小画回来时是傍晚,我们都看见了。那瘦的就跟皮包骨一样,整个人就跟你路边看见的叫花子的一样,你看见了都认不出来是小画。”

“对,点点,我听小画的嫂子说,当时小画去医院时,她们看见身上全是伤,有些还是旧伤加新伤。”

兰小小说完,又喝了口水。

“是啊,你是没见当时,谁看见了不说惨。”

“对,小画现在是他们家这半年养的。”

“是啊,可惨了。”

“小姑,可惨了。”

家里每个人想到那会儿的小画都摇了摇头,真的很惨。慕母当时看见小画,都想叫慕点回来了,后面还是家里人说等等慕点的信,就算是等到慕点的信,这半年慕母还是很担心。也幸亏,今年慕点回来探亲了,不然慕母非得自己过去看看。

慕点听着家里人的话,那眼睛是一点一点的变大。

“小姑,你眼睛好大呀。”灵灵看着慕点的眼睛,把自己的眼睛也睁的大大的。

“小画下乡的地方在哪儿呀?”

“哎,你这丫头,不是在哪儿的问题,是下乡苦的问题。”

慕母看着慕点的关注点又跑到了一边,用手指点点慕点的头。慕点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就刚下乡时赶上秋收忙了两个月吧,两个月都不到。后面公社就安排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工作。”

“那秋收很累吧?”

“累,我刚下乡,秋收那段时间是真的累。我都想后面坚持不住就给村长送点东西,换成别的活了。”

“嗯,还算有点脑子。”

慕一瑞看着慕点能自己想着偷懒,觉得自家妹子可以。家里其他人也点点头,觉得临下乡时,给慕点说的她都听进去了。

“那你现在在公社卫生院上班,村里是不用下地干活了吧。”慕母还是担心。

“不用,我就因为是知青在卫生院的工资比别人低,但是不用下地干活。不过我在村里的粮食应该是要买的。”

“粮食这没事。”

“这不担心。我们就是担心你下地干活不行。”

“是啊,地里的活可比这辛苦。”

“我们那个公社的知青都不用,公社给每个人都给了选择。”

“那你们知青点的其他知青选的什么?”

“是啊,小妹,你说卫生院的知青只有你一个,是工资低,他们都不选吗?”

“是啊,嫂子,那边算下来是卫生院的工资最低。”

“你别管这工资低不低的事,那是本事。点点,你学会了对你有好处。”

“嗯,我知道了,爷爷。”

“点点,你给我们再说说那个村里的情况。”

慕点想了半天,感觉自己好像也不是很了解,不过看着家人的目光,就把了解的先说了。

“那村里的工厂不错啊。”

“是啊,你这都学会剪窗花了。”

“我喜欢那个小兔子的。”

“那个小狗的,是姑姑教我剪的。”

“厂子不错,我们知青点好几个人都选了那儿。别的村子的也有选择自己村子里工厂的。哦,还有学校,供销社。”

“供销社?”

“是啊,她是有货源的。就那一个知青选了供销社。”

“那也是厉害的。”

“对,挺厉害的,那个布料就是她给村里的福利。”

“是啊,你们那儿条件好,就算村长不要,上面也会有安排的。”

“点点,你好好上班就行,不用管这些。”

“是啊,要有人惹你,该动手就动手。”

“那你们那个知青点是怎样的,还没住满吧?”

“是啊,你在信中说那个知青点很大,是不是还有要下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