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文左右看看,明智的没有再开口。她现在忽然理解到父母说的’这些下乡的知青也不容易’的话了。
就拿慕点来说,即使她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但还是要面对这些。甚至她还要注意且解决知青点一起的伙伴在不经意间给她带来的麻烦。在处理这些麻烦之后,甚至还不能说埋怨的话,毕竟人家的态度很好。你一稍微有点不满,周围的人就会觉得你不好相处。错反而在你这边了。
安思文拍拍慕点的肩膀,表示自己理解她。慕点冲她笑笑,但再没有提这个话。刘大夫这时好像想到了什么,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才说,
“我差点都给忘了。这消息这么重要。哎,这脑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
“老师,您别打自己脑袋了。看着都疼。”慕点看着刘大夫用手拍自己脑袋的力度,她只觉得自己仿佛感同身受一样,也觉得疼。
“是啊是啊,现在想起来就行了嘛!干嘛打自己呀。”安思文说的时候,龇牙咧嘴的,好像自己才是被打的那个一样。
“没事,我打自己能没有分寸吗?你,思文,你赶紧回家,去告诉你爸,让他告诉村长,过两天要征兵了。这消息还没有下到公社,是你姑父去县城听他朋友说的。”刘大夫说着,就指了一下安思文。
“啊?这有什么可通知的,不是政策下来就报名体检,然后再筛人吗?”安思文想到以前的征兵流程,觉得这事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啊,这不是都一样吗?
“不是,这次比较特殊。不是像以前一样,村子里想当兵的,都去报名体检就可以的。这次是人家给的名额,名额还比较少。每个村分到的不多,甚至有些村就没有。对了,这次有女兵名额,”刘大夫说到女兵名额,看了慕点一眼,“你就回去告诉你爸,让他告诉村委会的人就行。你一说,你爸他们就懂。”
“哦,哦。好,那我请个假就回家。”安思文听到这么说,也不再多问。
“嗯,快去吧。”
安思文这时已经反应过来了。在刘大夫看向慕点的那一眼,她就明白了。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以前,到他们村的知青就有去参军的,那个时候也是名额比较少。但是这种事情,别人也没有什么话要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事就是人家知青孩子的家里为自己孩子争取的。他们本村甚至还跟着人家沾了光,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大家就更不好说话了。她包都没有好好收拾,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慕点的眼神闪了闪,不明白刘大夫刚刚为什么看自己。她低头继续干自己的事情,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想起兰双儿就去部队探亲了。刚刚刘大夫提到的,女兵,特殊,名额少。她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兰双儿可能要去当兵了。
慕点抬头看向刘大夫,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最终,她还是张口说,“我们知青点有个女知青去部队探亲了。”
兰双儿去探亲的事情,安思文知道。他们两人聊过之后,在卫生所就没有提这个事情,所以刘大夫并不知道。至于为什么又要告诉刘大夫,则是慕点刚刚才理解。刘大夫提前知道消息,再把消息告诉红石村的村委会,是想让他们去跟公社争取名额。现在如果知道这可能就是红石村的知青,他们家里为他们弄的,那红石村作为下乡的知青地方,就会有优待。刘大夫也不用这么担心了。
“探亲?”
“对,去探亲的就是兰双儿。”
“兰双儿,”刘大夫停顿了一下,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个来回,才说“你们那个知青点真是卧虎藏龙啊!我还以为这个女兵名额是别的地方的知青的,没想到,又是给红石村知青的。”
刘大夫说完,这次换到慕点愣神了。又是给红石村的?那以前……得,这事根本不能再是往深了想。不过,她总是有种直觉,这次知青点要走的可能不只兰双儿一个人。
刘大夫想完事情,才察觉到慕点好像没有再说话。又想到同是一个知青点的知青,人家比她下乡晚的都要去当兵了。虽然不是回城,但当兵更好啊,女兵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选上的。她担心慕点心里会有落差,会想偏,才要劝解几句呢。结果慕点抬头看到刘大夫的表情,察觉到自己这个状态会被误解,主动开了口。
“去当兵挺好的。老师,我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回城的事情,我不急。你别担心我,我不会想偏的。”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缘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别急,慢慢看,或许就能看到自己的路。有时候,人为什么会走偏,就是因为太着急了。这一着急,就走错了路。”
刘大夫说完,慕点就笑着点了点头。后面,刘大夫还观察了慕点好一会儿,发现她是真的没有被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回城,慕点也想啊,但不是现在,她知道不久后就会高考,所以她不急。另外,考虑到京城慕家的情况,慕点觉得就算是现在能回城了。她回去了,但这并不是个好事。嗯,当然,这不是对她自己,而是对慕家来说。
慕家真的没有比慕点更适合下乡的人了,当然不是。慕家不能为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个工作吗?那当然也不是,慕家小叔的儿子慕一贺在读初三的时候,已经被家里人安排了。只是这孩子又考上了高中,所以没有去工作。那个工作应该是被家里人安排了,具体怎么样,慕点没问,慕家的来信里也没有说。
再说,现在城里每家必须有一个孩子下乡。如果慕点真的回城了,那慕家就会被人再盯上,到时候家里其他人的利益被触动到,那对慕点的态度可不会像现在这么好了。慕点通过原主的记忆,得知这孩子也不是不被家里人疼爱,只是人的一只手的指头总会有长有短吧。慕点在家里人心里的排序中可能就是最短的。
慕点低着头,闭了一下眼睛,不让自己再去想。这种事情往深了想,又没有任何好处,何必为难自己呢?反正慕点在面对慕家的事情上,总是秉持着一种糊里糊涂的状态。人嘛,难得糊涂。
不过,刘大夫的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不是空穴来风的。回城,这个词就对一个已经下乡的知青充满了诱惑,更别说是去当兵了。有些人看不到希望,太想回城了,就会在这时候做一些蠢事。这样的事情有,传出来的很多,没有传出来的更多。刘大夫应该是担心慕点会这样,所以才会劝她。慕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刘大夫的好意呢?
中午吃完饭,慕点还是和往常一样,就打算回了知青点。虽然对后院针灸的时候更少了,但是慕点的工作目前不会变动。不过,她收拾包的时候,安思文就回来了。
慕点看见安思文还有些惊讶,一时表情也就没有注意掩饰。她奇怪安思文这么喜欢上班吗?其实明天来上班,也是可以的。安思文看到慕点的表情,就猜到了她的想法。刘大夫更别说了,她担心今天这事对慕点有影响,所以很关注她。慕点刚才的表情,她一下就注意到了。
刘大夫嘴角带着笑意,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安思文这会儿已经哭丧着脸,自己主动说,
“我想在家里待一天的,但我爸妈一听我说完这事,两人就催着我回来上班,还说这一段时间,让我先住在姑姑家。等征兵结束了,我再回家。”
她说完,就趴在了桌子上。慕点想到刚才刘大夫劝她的话,觉得安大叔两口子这么想也没有错。虽然,慕点对红石村知青点的知青都比较熟,知道大家心里对自己什么时候回城都有数(当然,这是红石村的下乡知青,大家的条件都不错,心里都觉得家里会为他们考虑的,不会放弃他们),不会去做那些蠢事。
可是别的村的知青可不会。特别是这次有征兵名额可能就是因为兰双儿家里人,那红石村可能也会有去当兵的名额。有些人看到这个,就会想偏,去干一些蠢事,得到这个名额。这个时候,红石村的适龄男女都是特别有魅力的。
果然,慕点心里刚把这些话转了一圈,就听刘大夫说,“你爸妈说的对,这段时间,你就别回家了。别趴在桌子上了,吃饭了没有?没有吃的话,赶紧去吃。再晚会儿,食堂就没饭了。”
“没呢,我去吃饭。吃饭最大。”
安思文要去吃饭,慕点也就跟刘大夫打了个招呼,一起出去了。出来后,安思文看了看周围,小声的问慕点,“那个女兵名额是不是兰双儿家里人给她弄的?”
慕点挑眉,也小声的回话,“可能是。我这边什么消息都还没有,也不能确定。”
“那应该就是她,除了她,我再想不出别人了。算了,我肚子饿了,先去吃饭了,干饭最大,嘿嘿。”安思文问了一句,就冲慕点挥挥手,朝食堂跑去了。她今天回到家里,就喝了一口水,什么都没吃,这会儿还是早上吃的早饭撑着呢。
慕点笑笑,在心里和瓜瓜继续聊了起来,“看看,哪里没有聪明人呢?这不,人家已经猜到了。”
“兰双儿居然要去当兵了。”瓜瓜的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他根本没有想慕点的话,反而是对人家兰双儿只是去探个亲,就要去当兵了这事觉得很震惊。
“对,你没听错,可能是她家里人看到她这个样子,心疼了。”慕点觉得就兰双儿那个头发,就可能让她家里人改变了让她继续在乡下待着的想法了。
慕点没有猜错,兰双儿的哥哥的确是这么想的。他以为自己妹妹下乡了,也会有姐姐安兰琪照顾她,不会被人欺负的。结果没有想到自己妹妹这么惨。就这样了,家里不知道妹妹这个样子的人还觉得她与袁玉打架这事,妹妹鲁莽了。
可是妹妹变成这个样子,反击回去是鲁莽吗?自己妹妹又不是不明事理,兰双儿的哥哥心疼坏了。他给父母打过电话之后,就说了让妹妹去当兵。兰双儿的父母知道自己女儿这么惨之后,也心软了,觉得当兵也是不错的选择。之后,兰双儿的哥哥就促成了这件事情。
兰双儿担心自己去当兵,对家里有影响。毕竟这样他们家一个下乡的孩子都没有了。兰双儿的哥哥觉得这不是问题,毕竟他们家又不是没有人下过乡,这是又在当地报名参军了而已。他这么一说,兰双儿就放下了心。哦,头发,这个不用担心,兰双儿的头发已经长出来一些了。
兰双儿的哥哥在兰双儿问自己当兵对家里有没有影响时,他心里还有些自得。看看,看看自己妹妹多懂事。所以打架那事就不是自己妹妹的错,一定是对面太过分了。安兰琪,她这个做姐姐的,也有责任。自己妹妹是为了护她,结果呢?她却没有保护好双儿。
慕点回到知青点,下午就从自己房间旁边的这个门走到了后院。她在针灸完之后,就告诉大家,以后不用再这么隔两天就针灸了。之后一个月两次针灸就可以了,至于药,她也开了。不过她还是给大家直说,他们的身体在于养。
这边忙完,那边慕点刚回到房间,就被瓜瓜告知陈淡月几个人都回来了。他们有的人手里还提着东西呢,这一定是刚去村里的供销社了。不过,慕点看了看时间,心里奇怪,今天他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这是请假了?
慕点还想和瓜瓜问两句,这两天村里的厂子是出事了吗?陈淡月他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结果瓜瓜就告诉她,有人朝她房间这边走过来了,让她赶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