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帝业 > 第792章 大赦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瑗之本想通过淑妃来威胁齐王,可惜齐王并没有上当,郭瑗之一连写了几封信,齐王都没有半点动作,郭瑗之气的不行,让人把淑妃送去舂米,准备好好折磨折磨她。

凤祥十四年十二月。

天子驾崩了才三个月,郭瑗之就迫不及待的要把田秀安葬。

群臣都觉得不妥,按照礼法天子驾崩是要停灵一年的,可是郭瑗之拿出来田秀的遗诏,群臣这下没法反对了。

田秀被下葬的第二个月,新帝田彻改凤祥十四年为建元元年,至此,凤翔时代结束,建元时代来到。

建元元年正月(公元前209年),丁零摩多单于听说田秀驾崩,亲提大军二十万围攻雁门关。

摩多这种时候叩关南下,当然不是要攻打田唐,只不过是想趁乱捞些好处。

边关急报很快送到洛阳。

未央宫大殿。

丹陛上的田彻看着下面的群臣,道:“诸卿,如今丁零叩关南下,北疆告急,不知诸卿以为朕当如何处置?”

百官之中以李斯话语权最高,李斯既是丞相又是先皇钦定的辅政大臣,这种时候自然由他第一个表态。

李斯站出来说:“陛下初登大宝,实不宜大动干戈,何况如今朝廷之祸并非丁零,故臣以为当和。”

田彻一听立马撩开面前遮挡视线的旒珠,道:“怎么个和法?”

“这……”李斯沉思了片刻后,拱手说道:“这些个草原蛮夷无非是想要抢些财物女人,故臣以为,可以给丁零人送些财帛,再给摩多单于送些女人,相信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田彻也不想打仗,听了这话以后,他点了点头:“就依丞相。”

下朝后。

田彻把朝会上发生的事跟郭瑗之说了一下。

郭瑗之也支持李斯。

如今朝廷的心腹大患并不是丁零,而是那些藩王。

等摆平了那些藩王,再好好的收拾收拾那些不知道好歹的草原鞑子!

二月,丁零那边给了回复。

摩多索要十万石粮食,五千斤茶叶,丝绸两千匹,另外还索要牛羊肉酒共计十万斤。

最主要的一点,摩多单于还向田唐索要一个公主。

田唐立国以来,还没有和蛮夷和亲的先例,所以摩多提出的和亲这个要求,立刻在田唐朝上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

群臣之中分成两派。

文官纷纷主和,武将则坚持主战。

两方人都争执不下。

田彻听的头疼,打断了群臣的争执,问李斯说:“丞相,你的意思呢?”

李斯拱手说:“臣觉得,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应该答应。咱们要是不答应,免不得要和丁零打一场,朝廷如今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实在不适宜和丁零打仗。”

田彻眉头皱的很紧,要是同意和亲的话,田唐这边就送个公主,可问题是田彻还没有子嗣,能用来和亲的公主就只有凤翔公主。

父皇生前可是不愿意让凤翔公主去和亲的。

自己这个皇帝刚刚继位就要把妹妹送去丁零,这让天下人怎么看他?

可不同意送公主就得打仗。

田彻头疼不已。

退了朝之后,他只能又去找母亲。

郭瑗之很聪明,她说:“皇帝,这和亲可以答应,不过送个公主给丁零,这是万万不行的。”

说着,郭瑗之摇了摇头。

田彻倒是没想到,母亲居然不舍得把凤翔嫁给丁零人。

阿母可真是仁慈。

田彻就说:“阿母,你对凤翔妹妹可真好……”

郭瑗之白了他一眼:“你当我是舍不得那个丫头?要是用一个丫头就能换来双方几十年和平,就是加十个公主给摩多我都不心疼。”

郭瑗之从垫子上站了起来,在房间中踱步,面无表情的说:

“我之所以不同意送个公主给摩多单于,是为了留下后路。我们要是嫁给真公主给摩多,他万一不满足,继续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

“送个假公主过去,摩多要是不满,咱们再送真公主去也不迟。”

田彻被母亲的算计折服了。

母后的心机实在深沉,这一点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郭瑗之转过身,面带得意的看着田彻:

“皇帝,你那碗水还浅着呢!今后你跟你娘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田彻虚心的应了一声是。

田唐这边很快就带着一个假公主还有一大堆物资出发了。

出乎预料,摩多得了这个假公主,竟然真的退兵了。

郭瑗之听说了以后冷笑不已:“我还以为摩多有多难缠,原来也不过只是个有点甜头吃就满足的草包。”

“现在,我可以腾出手收拾收拾这些不听话的藩王了。”

郭瑗之又把目标盯在了国内这些藩王身上。

正当郭瑗之运筹收拾田唐国内这群藩王的时候,一件糟心事来了。

皇帝田彻骑着马到上林苑游猎,结果马术不精,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昏迷。

王奉赶紧把皇帝抬回了未央宫,并请来太医诊治。

淳于诚把了很久的脉以后,面色凝重的从皇帝的病榻上站起。

郭瑗之赶紧问:“皇帝如何了?”

淳于诚摇头说:“陛下后脑勺先着地,伤了筋脉,恐怕很危险。”

这句恐怕很危险让一向稳健的郭瑗之险些没站稳。

后面的子佩赶紧扶住了郭太后。

郭瑗之定了定神,说:“陛下还能不能醒过来?”

淳于诚又是摇头:“难说。”

这下郭瑗之有点慌了。

新皇刚刚登基,这要是有点意外,那些藩王怕是个个都想把朝廷吃了。

郭瑗之看着病榻上的田彻,心里忍不住埋怨。

这孩子好端端的出去打什么猎?

殊不知,古代没什么娱乐项目,除了歌舞耕田,贵族能用来消遣娱乐的,也就剩打猎了,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皇帝喜欢打猎的原因,因为没别的事能干。

郭瑗之把皇帝受伤的气都撒在了随从的身上:“传诏,跟着皇帝到城外打猎的那些宫人一律打杀了,侍卫打三十板子,发配北疆充军。”

宫人属于是皇室的奴婢,可以随意打杀。侍卫就不行了,这宫里很多侍卫都是田唐的贵胄,打杀不得。

为啥侍卫们不是普通人呢?道理也挺简单,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待在身边,君王也怕这些人刺王杀驾。

这些贵族出身的子弟,知根知底,让他们在宫中充当侍卫是最保险的。

皇太后一声令下,未央宫的这些无辜宫人全都遭了殃,他们哭喊着求饶,可并没什么用处。

李斯听说消息赶来,正好撞见这些宫人被拉出去打杀。

见此,李斯虽然心有不忍,但也没为他们求情。

一群奴婢罢了,在李斯这些上位者眼中,不过是一群蝼蚁,死也就死了。

王奉亲眼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僚被打杀,不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以前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可从来不曾这样残忍。

王奉在心里长吁短叹的时候,李斯已经过来了。

“中车府令?”

听到李斯的声音,王奉回过神来赶紧行礼拜见。

李斯如今可不光是丞相,还是辅政大臣地位尊崇,就连陛下都得让其三分。

王奉可得罪不起。

“好了!”李斯挥了挥手,看了眼大殿里,问:“陛下如何了?”

王奉讳莫如深的说:“您还是亲自去看吧。”

要是让皇太后知道自己非议皇帝的病情,自己只怕不会有什么好。

王奉可不想触霉头。

李斯没再多问,快步进去。

看到李斯进来,郭瑗之说了句:“丞相来了。”

李斯拱手见礼,看了眼病榻上的田彻,说道:“陛下如何了?”

郭瑗之淡淡的说:“不要紧,只是受了一些小伤。”

李斯看着病榻上昏迷的皇帝,眼睛眯成一条缝。

开尼玛什么玩笑?

真要是一点小伤你会大动干戈的打杀那么多宫人?

真是受了点小伤能把王奉吓成那个鸟样子?

李斯拱手说道:“敢请太后赐实话。”

郭瑗之不满的看了李斯一眼,这老狐狸果然狡猾,看来没骗过他。

“丞相,人有时候太聪明可不是好事。”

李斯依旧拱着手说:“臣也是职责所在。”

郭瑗之只好说:“陛下伤的不轻,可能要休整几个月,甚至更长。”

李斯心里一沉。

新帝刚登基就出这种事,要是让外面那些藩王知道,还得了?

难怪太后要大开杀戒把这些宫人都杀了,原来是封口。

李斯倒有点佩服郭瑗之的狠辣。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田彻依旧昏迷不醒。

朝政都被交给了李斯处置。

这下郭瑗之开始慌了。

皇帝要是有个好歹,李斯肯定会立一个新皇帝。

那些藩王不管谁当了皇帝,都不可能再容下她这个太后。

郭瑗之让太医全力救治皇帝,自己则每日对着上天祈福。

郭瑗之是穿越者认识的神仙多,什么上帝,耶稣,佛祖,观音菩萨,道教三清,都让他求了个遍。

甚至郭瑗之还在宫里立了个牌位,供奉阿努比斯!

结果满天神佛都求了个遍,皇帝也没醒。

郭瑗之只好把陈平请来求教对策。

这人是史书上有名的智者,朝堂上那些老狐狸郭瑗之不敢信,只能用他了。

陈平心里直骂娘。

我又不懂医术,你请我来有什么用?

但是看着太后那张要吃人的脸,陈平只能硬着头皮出了个主意:“陛下,臣听说,尧舜也生过重病,后来因为有功德,病又好了,太后不妨给陛下积攒些功德。”

郭瑗之眉头一皱:“这功德怎么积攒?”

“我哪知道。”

陈平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郭瑗之不悦的瞪了他一眼。

陈平赶紧捂嘴,尼玛,嘴瓢了。

“陈平,你说怎么给陛下积攒功德?”

郭瑗之似笑非笑的问。

陈平心里有点炸毛,皇太后这个笑可有点不善。

他很确信自己今天要是不想出个办法,这娘们能吃了自己。

陈平想了半天,终于在郭太后要失去耐心的那一刻想出了办法:

“舜在位的时候,曾碰见过灾荒,舜通过大赦天下,收取了民心,百姓都称赞舜的仁德。”

“大赦天下?”郭瑗之皱了皱眉。

替皇帝积攒功德,好像也只有这种办法了。

只是这办法行吗?

郭瑗之心里没底。

可她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

郭瑗之叫来李斯,要他以皇帝的名义,大赦天下。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能给皇帝积攒功德,二来能收取民心。

新帝继位,民心不附,郭瑗之认为正可以通过大赦天下来收取民心。

李斯觉得有点不妥,春秋战国几百年也没听说哪个君王学习舜大赦天下。

可皇太后要给皇帝祈福,自己总不能反对。

于是,建元元年四月初。

李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宣布大赦天下。

不过朝廷大赦天下,也不是什么人都赦免。

有十种罪是不赦免的,其一谋反,其二谋大逆,其三恶逆,其四不道,其五大不敬,其六不孝,其七不睦,其八不义,其九背德,其十叛乱。

这十种罪被称为十恶,这十恶之人属于官府不赦。

洛阳大牢,有资格被赦免的人都被放出了大牢。

监狱深处,一个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男人正在抓虱子。

这时候监狱门上的锁链传来清脆的响声。

然后就听到锁被打开。

一个狱卒来到这男人面前。

“喂,徐福,你可以走了!”

徐福不可思议的抬起头,他这种人居然能被赦免?

牢头有些不耐烦:“我说你走不走?”

徐福赶紧从草床上起来,这老李又脏又潮,虱子还多,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出了牢房以后,刺目的阳光照在徐福脸上。

好久没看到阳光了。

徐福缓了好久,才能把挡在面前的手拿开,适应外面的光线。

找了个地方洗了把脸,徐福开始琢磨以后的路。

他必须得找个金主资助他出海,这是他平生的梦想。

皇室就不用考虑了,他这次能被放出来都得烧高香,哪还敢再去招惹皇室?

除了皇室之外,有能力资助他出海的人,似乎只有那位江先生了。

徐福摸向兜里,取出一根黑黢黢的树根。

这玩意就是长生草。

当年给田秀熬完药,他没舍得扔。

若是自己把长生草献给江先生,他必定肯资助自己出海!

回到家里,徐福换了身干净衣服。

然后就到了城西的茶馆,他知道这是江先生开的。

他找到那里店老板,提出要见江先生。

可店老板却说自己根本不认识什么江先生。

徐福失望了。

看来是江先生怕自己出卖他,已经提前跑路了。

徐福失落的回到家,结果当晚就被几个黑衣人绑走了。

等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已经被送到了江先生面前。

江先生依旧躲在帘子后面,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徐福,听说你找我?”

帘子里传来江先生苍老的声音。

徐福赶紧点头,把怀里的长生草摸出来恭敬的举过头顶:

“江先生,小人找您,就是想把长生草献给您!”

帘子里的江先生听了以后似乎并不感兴趣。

徐福没想到江先生会是这种反应。

“江先生,您这是?”

帘子里传来江先生轻蔑的声音:

“一条烂树根罢了。”

“徐福,你如果想要我资助你出海,就得拿出更大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