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大妖柳相 > 第339章 不知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祠庙内,墨衫柳相面无表情,许久,才抬手揉了揉发疼的眉心,最终还是没忍住,低声骂了一句。

忍不住自言自语,像是问着这空空荡荡的祠庙,又像是在问自己:“大道理都懂,道路往哪走也知道,过刚易折,过柔则不争,这些个浅显的道理,我也没觉着有什么,怎么实践起来,就这么难呢?”

第一个林凡,身负大造化,锐气冲霄,却如一柄出鞘便不回的利剑,不知藏锋,心境不稳,最终在风浪中折戟沉沙。第二个顾慎之,倒是将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做到了极致,可不争,便意味着不进,他规避了所有风险,也错过了所有风景,最终在寿元枯竭中坐化,如一粒尘埃,了无痕迹。

一个太盛,一个太衰。一个太满,一个太空。

柳相缓缓起身,踱步至那方虚无的芥子小天地中。眼前,是一片无垠的黑暗,唯有纵横交错的无形丝线,勾勒出一张浩瀚无边的虚空棋盘。

棋盘之上,星罗棋布着无数光点,明暗不一,各自沿着既定的轨迹流转。

目光扫过,最终,落在一处偏僻的角落。

那里,曾有一点微光,挣扎着亮了数十年,便黯然熄灭。

那是曾送出大山的一枚气运种子,一个孩子,只可惜福缘不够深厚,心性也不够坚韧,终究是没能走出多远,便在中途夭折了。

柳相伸出手,在那光点熄灭之处轻轻一拈,仿佛从时光长河中,将那道破碎的命运轨迹给捻了出来。

这一点光亮,在他掌心浮沉,微弱却真实。

这一次,他不打算凭空捏造了。

以这道真实却失败的命运为骨,以他所见所闻的无数悲欢离合为肉,再以如意神通,为其雕琢脉络,完善其本该有的修行道路。

他要为这道夭折的道,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最终铺就一条通往至高的、完美无瑕的康庄大道。

心念起伏间,气运种子,百年岁月中一切所见之人,所遇之事,所得之物,皆一一推衍,如沙场点兵布阵,事后推衍,将所有可能存在失败因素的可能性列举,再逐个排除,就算无法做到十全十美,那也要将其最小化,最不可能化。

觉得这次应该差不多了。

重回祠庙,柳相再度盘膝坐下。气府之中,那条沉睡的蛟龙真身微微睁眼,磅礴如江海的寿元再一次被抽取,毫不吝啬地灌入“大梦千秋”的神通之内。

又是一个千年,在梦中悄然流转。

这一次的故事主角,名为温渊。

出生于凡俗王朝的边陲小城,依旧卑微,却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小心与冷静。

足够聪明,懂得审时度势,更懂得权衡利弊。那双眼睛,总是比同龄人看得更深,更远。

机缘依旧无数,但他每一次都能在机缘降临之时,冷静地分析其背后的风险与因果,然后选择一条对自己最有利、也最稳妥的道路。从不冒进,也从不退缩,将“争”与“藏”的火候,拿捏得妙到巅毫。

年少时,于山涧偶得一卷残破道书,并未如获至宝般立刻修炼,而是花费了足足三年时间,走遍了方圆百里的城镇,于故纸堆中寻觅,于老人口中打探,直至确认此法门并无隐患,且其传承早已断绝,不会招来任何因果,这才开始小心翼翼地吐纳修行。

温渊拜入了一座名为“归云宗”的二流宗门,有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师父,号“揽月仙子”。

仙子对他青睐有加,并非看重他惊世骇俗的天赋,而是欣赏他那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心性。

宗门内斗,人人自危,唯有温渊能于风浪中闲庭信步,既不站队,亦不得罪任何人,总能于毫厘之间,寻得那唯一的生路。

修行途中,温渊与一座凡俗王朝的女帝有过一段尘缘。

彼时,那名为“大夏”的王朝内忧外患,女帝于朝堂之上如履薄冰。

温渊以客卿身份入世,从不显露神通,只以其洞若观火的智慧,为女帝剖析局势,将天下大势化作一局棋盘,指点她落子,于无声处听惊雷,数年间便助她扫平了内乱,稳固了皇权。

女帝对他念念不忘,欲以半壁江山相赠,许其王侯之位,温渊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于功成之后,悄然身退,不带走一片云彩。

温渊被自己所在的归云宗,视为足以扛起宗门未来千年气运的中兴之祖。

因为他总能为宗门寻来最合适的功法,发现最安全的秘境,规避掉所有潜在的灭门之祸。

甚至,在一处上古遗迹中,当所有人都为了争夺明面上的仙丹法宝打得头破血流之时,他却耗费数月,默默勘察了整个遗迹的地脉走向与阵法流转,最终于一处无人问津的枯井之下,寻到了那座尘封了数万年的上古洞天的真正控制中枢。

温渊兵不血刃,便将那座名为“小有清虚天”的洞天认主,从此坐拥一方小世界,资源取之不尽。

前途无量,大道可期。

温渊几乎是完美地规避了林凡与顾慎之的所有缺点,将二者的优点集于一身。

冲击涅盘境时,他准备了整整百年。

百年间,他在自己的“小有清虚天”内,推演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并为每一种意外都准备了十种以上的应对之法。

温渊服下的破境丹药,是自己耗费五十年光阴,以最温和的灵药亲手炼制,确保药力纯净,无一丝一毫的副作用。

那一日,洞天之内,雷云密布,心魔丛生,可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雷劫加身,他引雷淬体;心魔来袭,他道心稳固如磐石。整个过程有惊无险,最终,大道甘霖降下,一举功成,跻身涅盘,寿增三千载。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将势如破竹,一鼓作气跻身天门,成为这方天地间最耀眼的新星时,他却停下了脚步。

那扇无形的天门,就那么横亘在他面前,清晰可见,却又遥不可及。

他能感觉到,只要自己再往前一步,就能推开那扇门,看到门后更广阔的风景。

可那一步,温渊始终迈不出去。

仿佛他的道,他的人生,他所有的算计与完美,到了这里,便是终点。

那扇门,对他紧闭着,没有缘由,也不给任何解释。

岁月悠悠流逝。

第一个百年,温渊还在耐心尝试,寻找破局之法,宗门上下,依旧将他奉若神明。

第二个百年,开始有些焦躁,而曾经与他并肩的同辈,有人在九死一生的险境中勘破生死,侥幸推开了天门,将他远远甩在了身后。

归云宗的新弟子们,听着他的传说长大,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崇拜,渐渐变成了同情。

第三个百年,他的美女师父“揽月仙子”寿元耗尽,坐化于洞府之中。

临终前,仙子拉着他的手,那双曾如明月般清亮的眸子,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与不甘,“渊儿,为师……看不见你君临天下那一天了。你不该是这样的,不该……”

温渊跪在师父的蒲团前,三天三夜,一言不发。

又过了五十年,凡俗界传来消息,大夏王朝那位曾雄才大略的女帝,也已老死于宫中,化作了一抔黄土。

温渊与这红尘最后的羁绊,也断了。

他的人生,从绚烂归于平庸,再从平庸,走向了枯寂。

成了宗门典籍里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名字,一个用来告诫后辈弟子“修行之路,非只靠智谋”的反面例子。

温渊拥有了一座灵气盎然、风光绝美的上古洞天,那里四季如春,仙鹤飞舞,却成了困住他余生的。

坐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资源与财富,却再也换不来一丝一毫的道行精进。

将自己关在了“小有清虚天”内,不再外出。

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十年里,他遣散了洞天内的所有仆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巅,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温渊的一生,无比正确,无比理智,走对了每一步,规避了每一个风险,却最终,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温渊没有像林凡那般不甘地嘶吼,也没有像顾慎之那般平静地迎接死亡。

只是在某个寻常的午后,看着夕阳将自己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复盘自己的一生。

从拜入宗门到结识女帝,从智取洞天到安然破境……每一步,都堪称完美。

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我究竟,是哪一步走错了?”

温渊轻声问自己,问这苍天,问这无情的大道。

没有人回答他。

最后一缕生机从他体内散去,他的身躯,没有倒下,也没有腐朽,而是在夕阳的余晖中,如同一道水中的倒影,被微风吹过,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彻底消散,连一粒尘埃都未曾留下。

温渊曾来过,又仿佛,从未真正来过。

天才,最终还是归于了平庸。

死得,比顾慎之还要凄凉。因为他曾真正地,无限接近过那山巅的风景,触手可及,却永世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