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525章 贩卖爵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任小天微微摇头:“你要说区别嘛,那区别还是蛮大的。

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来。

官职是有权力的,而爵位相对则只是一个国家层面的荣誉。”

刘邦仍旧气呼呼的说道:“小天你也说是国家荣誉了,那岂能轻易用钱来买卖?”

对于这句话任小天倒是十分的赞同:“老刘你这么说也没错。”

爵位虽然不像官职那么重要,但也不该随意的买卖。

君不见汉灵帝刘宏时卖官鬻爵对朝廷的危害有多大。

刘恒虽然只是单纯的卖爵位,但对朝廷也是一种隐形的伤害。

扶苏蹙眉道:“他为何要这么做?”

任小天轻笑一声:“其实也不难理解,汉文帝免除了农业税,总归是要从其他地方来弥补国库收入的。

那么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在某地短暂遭遇天灾或者匈奴入侵需要筹措粮草的时候,他就鼓励百姓拿出粮食来换取相应的爵位。”

刘邦厉声斥责道:“真是胡闹!爵位是何其珍稀之物,岂能这么轻易授予人?”

任小天耸了耸肩道:“没办法,朝廷上下每年产出的粮食是有定量的。

既然刘恒选择了免除农业税,那么就必然要另寻他法。

这已经是当时他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总不能让朝廷花钱去从百姓手中买粮吧?

且不说朝廷国库没办法拿出这么多钱来。

就算能拿出来这么多钱,也绝对是不能这么干的。”

赵祯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生是说有人会因此囤积居奇,借机发国难财?”

任小天点点头:“不止如此,甚至还会让整个大汉的粮价飞涨。

到时候民怨四起,大汉的皇权也就不稳固了。”

刘邦眉头拧成一个疙瘩:“那也不能用爵位来换粮食啊。”

要知道当初刘邦开国时总共才封了一百四十三个列侯。

而他虽然不知道刘恒卖出去了多少爵位,但用脚后跟想肯定也少不了。

当初那帮开国元勋打生打死的,豁出身家性命才换来一个列侯的爵位。

到了汉文帝时期倒好,百姓们拿粮食便可换来跟那帮元勋们同等的位置。

汉文帝时那帮元勋故旧可还没死完呢。

他们哪里能接受得了这个现实?

汉武帝时期的李广要知道这个事,估计得后悔的直拍大腿。

早知道自己凭借战功封不了侯,就在汉文帝时期花钱买个爵位算了。

赵煦倒是有不同的意见:“先生,朕觉得不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吧?

反正也只是没有实权的爵位而已,能够用它来换取国库的充盈。

朕觉得称得上是笔划算的买卖。”

任小天摇摇头:“从短期来看的确是没什么毛病。

但从长远的目光看,其中的问题可是不少。

首先这是把国家的荣誉合法的进行了商品化。

每一个爵位就等于是国家信用担保。

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信用货币。

如果爵位贩卖的多了,那响应也就贬值的快了。

到那时候列侯满地走,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

这样一来,国家的信用相应的就会削减乃至于崩塌。

严重一点说甚至会动摇政权的稳固。”

赵煦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倒是没想到事情会这么的严重。

“其次,能够花钱花粮食换取爵位的,绝对不是普通的百姓。

他们基本都是手中有钱有粮的富人。

换取爵位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获得了特权。

比如说免除徭役或者是赋税之类的。

而普通的底层百姓则依然要承担这些责任。

两个阶层之间的差距就会愈发的凸显。

再者说了,这些人花钱花粮食换来了爵位,自然也想着再捞回来。

那么难免会发生富人压迫穷人,从穷人身上获取剩余价值的事情。

时间一长,那阶级矛盾就会愈发的激烈。

这样会出什么事情就不用我再说了吧?”

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无非就是土地兼并加上天灾人祸和阶级矛盾对立。

刘恒贩卖爵位之后已经具备其中一条了。

如果不能及时的悬崖勒马,那么终究还是要出事的。

刘恒自己听完之后也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让任小天这么一说,他都觉得自己快成覆灭大汉的罪魁祸首了。

任小天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当然了,这件事总体来说是有利有弊。

短期内应该出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且在汉武帝时这种入粟拜爵的事情就基本被叫停了。

所以刘恒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只需要注意些分寸即可。”

刘邦听了连连摇头:“再穷也不能贩卖爵位。

恒儿这事你可要记清楚了。

小天,你那儿不是还有高产作物的种子吗?

到时候给恒儿一些,不至于让他因为国库粮饷的事情发愁。”

任小天点点头道:“这是自然的。”

本来刘恒时期全国人口就不是十分的兴旺。

再加上任小天这里的种子。

只要几年时间的积累,别说是充满国库了。

就算刘恒要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估计都没什么问题。

秦始皇又给刘恒提了个建议:“寡人觉得农业税也没必要一刀切的全部免除。

到底还是农业社会,农业税是国库来源的大头。

只要主要好度和量,黔首们也不会有多大的意见。”

刘恒微微蹙眉:“朕明白了,只是始皇帝说的这个度和量该怎么定?”

毕竟每个百姓家里的情况不同。

有的人田产、人丁都多,而有的人则是田产和人丁都不旺。

总不能每家收取的数额都是统一的吧?

任小天笑道:“这个好说,后世王朝有很多关于农业税收方面的先进经验。

就比如这位雍正皇帝,他大可以跟你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作为皇帝里农业税收改革最为成功的皇帝,雍正自然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让他来指点一下刘恒那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看雍正那有些兴奋的样子,估计对这件事情也不排斥。

毕竟那可是汉文帝啊,能够指点他的机会可是不多。

刘恒拱拱手:“那就有劳这位皇帝了。”

雍正一脸和善的笑道:“汉文帝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