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铁疙瘩,在海上能跑的快么?”
刘恒登上战舰之后不由得发出感慨。
“是啊,这船上连个风帆都没有,如何驱动它?”
赵恒亦是附和道。
“你们看见那个冒烟的烟囱了么?”
任小天笑着指着战舰中央一根巨型的烟囱说道。
赵恒点点头:“自然是看到了,不过为何船上会有烟囱?
难道是船上的伙夫在做饭?”
这话顿时引起哄笑一片。
赵恒自知露怯,脸色也是微红。
任小天拍了拍他肩膀道:“你第一次来,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实际上这艘战舰是由蒸汽动力驱动。
在这船上装有蒸汽轮机。
是靠水烧沸腾之后产生的蒸汽来让蒸汽轮机运转。
然后驱动整艘战舰前进。”
“小小的蒸汽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刘恒听的有些发愣。
他怎么也想不到看似梦幻的战舰,居然是靠着这种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来驱动的。
任小天笑着说道:“不光是你眼前这艘战舰,后世那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其实也是烧开水。
不过这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想要实现还是很有难度的。”
“何为航母?难道是战舰的母舰?”
任小天想了想说道:“这么说吧,你可以把航母当成是一个移动的机场。”
赵恒似乎忘了刚才教训,忍不住出声道:“鸡场?这么好的船居然用来养鸡?”
这次众人倒是没有再嘲笑他。
毕竟任小天也说了,他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情有可原。
当初他们第一次来小院的时候,表现也没比赵恒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看过阅兵的朱元璋,当初下巴可是都差点惊掉了。
任小天耐心解释道:“此机非彼鸡也,而是一种可以在天上飞行作战的机器。
有了航母之后,那就可以减少因为飞机作战半径小的因素了。”
赵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刘恒蹙眉问道:“那为何先生没有让他建造一艘航母?”
任小天微微一笑说道:“航母这东西建造难度太大了,对于现在的朱厚照来说是一件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
即便是放在我身处的后世,能够有能力独立建造航母的国家也不会超过双手之数。
何况朱厚照现在连飞机都没有,即便能造出来航母也无用武之地。
对他来说,与其建造航母,不如多建造一些无畏舰了。
这东西放在封建王朝,绝对是降维打击的大杀器。”
对于这一点,刘恒是深以为然。
像无畏舰这种铁疙瘩,他实在想不到有什么武器能够击穿它的防御。
这也就是无畏舰受限于地形,只能在海上航行。
要是放在陆地上,就这么一艘恐怕就能轻松击垮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了吧。
朱元璋摆摆手:“小天,你别说什么封建王朝不封建王朝的了。
咱现在只关心它在面对带英战船的时候能有什么表现。”
“叔,这个我也不说铁甲舰就绝对是无敌的。
但是我可以跟您举一个例子。
大漂亮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汉普顿罗兹湾海战。
南方军队本来是不如北方军队的。
但是在这次海战中,南方军队把其中一艘风帆护卫舰弗吉尼亚号覆盖了一层铁甲。
结果就是弗吉尼亚号硬扛了北方军队五艘护卫舰的攻击。
虽然最后仍旧无法彻底突破防线,但这已经足够证明铁甲舰的防御力了。
您老要知道,弗吉尼亚号仅仅是在木制船的基础上覆盖了一层铁甲而已。
远远比不上现在咱们身处的这艘通体混铁打造而成的无畏舰。
除非是遭受带英海军大口径火炮的轮番打击,否则绝对产生不了什么太大的伤害。”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下大定。
大明海军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直愣愣的待在原地任由别人攻击?
任小天掰着手指头继续说道:“带英人想赢只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是他们能够研制出有效的穿甲炮弹。
否则单凭实心炮弹根本就破不了无畏舰的装甲。
第二则是他们能够研发出鱼雷。
不过以当时的时间线来看,他们至少还需要数十年才能将这些武器研究出来。”
朱元璋不由得热血沸腾:“让小天你说的咱现在就忍不住跟带英人打一仗了。”
任小天笑道:“叔您别急,早晚都能打的上,也不差这三两天的功夫了。”
刘恒这时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先生还是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这么大一艘船,在海上能够跑的快么?”
任小天大笑道:“这个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
蒸汽轮机这可不是摆设。
我跟你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这艘无畏舰设计航速能够达到二十节,大概也就是半个时辰能走七十里地。
听起来好像也不是很快的样子。
但是你要知道,现在大明的郑和宝船平均航速也就是四五节。
这其中还有风向、风速有利的情况下。
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带英的主力战舰大概能够达到十节左右。
整整落后了无畏舰一倍。
你再想想,在火力、速度、防御力上都远逊于无畏舰。
带英战舰能够赢的希望到底有多大。”
刘恒虽然没有亲自到过战争现场,但是仅凭想象也能想到这会是一种怎样的碾压局面。
“先生,届时若是开战,务必要叫上朕一起。”
刘恒虽然并非好战的皇帝,但是这么精彩的战争他肯定是不想错过的。
“那肯定的。”
任小天也有意让刘恒快速接触后世的科技。
将来也好在他那边推广。
“行啊朱厚照,你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大军阀了。”
赵煦来到朱厚照身边挤眉弄眼道。
“将来把这战船借给朕使几天怎么样?
朕也想拿他去打倭国。”
就连一向温和的朱祁钰都来了兴致。
朱厚照得意的说道:“好说,好说。”
随即他又说道:“光是这无畏舰还算不了什么。
将来你们跟朕去京城看看。
朕已经修好了好几条铁路了。
从京城直达金陵,只需要一天的功夫。
晚上睡上一觉,睁眼就到了金陵。”
朱厚照是最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铁路的皇帝。
尤其这三年的时间过去,他已经完成了几条主要干道的通车。
也难怪他现在这么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