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听完李舜的分析,郑玉彤忍不住的倒抽了一个冷子。虽然他只是个传统的生意人,对于当前的金融形势,也不是看的太清楚。但能把生意做这么大的,就绝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能让郑玉彤在商海沉浮中保持不败的秘诀,就是他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正是这颗玲珑心的存在,才让他能听话听音的分辨出,别人谈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
也正是因为这颗玲珑心的存在,才让他有了趋利避害的把握,并在这么多年的商战中保持胜多败少的骄人战绩。从刚才和李舜的谈话中,郑玉彤听出了他话里隐藏的潜台词。
那就是李舜并不看好,外界流传的港岛经济即将复苏的说法。或者换句话说,那就是港岛经济形势还有大跌的可能。想到港岛经济还要继续沉沦下去,郑玉彤的心莫名就是一阵的刺痛。
同时他的内心,还有一丝的后怕以及劫后余生的幸福感。如果按照那个金融顾问的意见,现在正是港岛经济复苏的前夜,也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投资机会。
如果这时候,加大对港岛各行各业投资的话,肯定能抄底港岛很多的优质资源。只要等港岛的经济有了好转,那些优质资源的价值就能翻着跟头往上涨。届时,郑家的资产排名说不定就能上升一两个位次。
要是顺利的话,港岛首富的位子也是可能的。金融顾问的话太有杀伤力,差不多就是捡着郑玉彤想听的话来说的。面对这种的诱惑,哪怕老谋深算的郑老爷子,心也被刺激的痒痒的。
不过相比金融顾问的能力,郑玉彤还是更相信李舜的眼光。原因很简单,那个金融顾问才赚过几个钱。而李舜这几年赚的,可是相当于一个老牌顶尖豪门的财富总和。
人家一个老牌豪门,积攒这些财富可是用了足足几代人的时间。而到了李舜这里,只不过是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这种彪悍的战绩,也达到了很多所谓的金融天才难以企及的高度。
只可惜,李舜成长的速度太快了点。郑玉彤刚刚才关注到他这个人,还想着怎么去拉拢。结果眨眼间,他就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
虽然有和李舜这种人才失之交臂的遗憾,但郑玉彤聊以自慰的是,最终他还是和李舜建立起了不错的私交关系。不过也正是因为不错的私交关系,郑玉彤才能探听到李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在郑老爷子的记忆里,李舜对于经济形势的预判,到目前都是没有出现过错误的。今天也不枉他亲自上门,才有了和李舜的一番深刻交谈的机会。
想到这里,郑老爷子的心也是一阵的后怕。如果自己一从之心,而没有向李舜问询的话。说不定他就会听从金融顾问的建议,开始所谓的抄底行动。
可要是按照李舜的判断,港岛的经济还将会迎来大跌。到时,所谓的抄底说不定就是抄在半山腰。那自己捡便宜的的心思,就是一个彻底的笑话了。
更可怕的是,郑家也会因为错误的金融操作而搞得元气大伤。想到这里,郑老爷子都准备把那个该死的金融顾问,扔进海里种荷花了。
哪怕心里早已经准备,对那个金融顾问骂娘了。可性格多疑的郑玉彤,还是对李舜的判断不敢百分百的信任。他知道吴光证这个海归金融博士,对于港岛的金融形势的判断,也算的上是眼光毒辣。
只是当着李舜的面,他也不好意思去向吴光证当面求证。那样的话,就是公然在打李舜的脸了。无奈,郑玉彤只能把询问的眼神投向了吴光证。
吴光证是什么人,那也是个见毛变色的妙人。两人的眼神稍一接触,他也就知道郑老爷子是想问什么了。这可是,能送出顺水人情的机会。于是吴光证也就不再迟疑,不动声色的朝正老爷子点点头。
得到吴光证的肯定,郑玉彤也就彻底放下心来了。他又恢复到笑容可掬的模样,亲切的对李舜说道:“小李,这次真的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拦一下的话,说不定我脑子一热,就要展开大规模的收购。
到时,我们郑家肯定要蒙受重大的损失。所以你小子,就是我们郑家的大恩人。不过,如果不投资的话,这么多钱放在手上也不是个事啊?”
“哪能会让这么多资金,彻底的空置呢?”李舜信心满满的继续说道:’郑叔,马上等私募的钱到手后,答应我一定要捂住。只要你相信我,我敢保证,不用多久我就会有新的动作。
到时你们只要跟着我一起投,我保管你们能赚个盆满钵满。“
李舜再三向正老爷子强调一定要捂住钱,也是出于对郑老爷子性格的考虑。郑老爷子在其他方面都很精明,可偏偏在对待子女方面,就显得太溺爱了点。
李舜就怕他会把这次赚来的钱,买入各种的产业,然后分配给自己的几个子女。要是那样的话,郑老爷子手上的钱就全散了。而他购入的那些产业,也会成为他子女挥霍的资本。
几大豪门里,不管是李家城还是李招基的子女,后世都是家族资产合格的掌控者。而郑家在子女的教育上,就明显差点意思了。几个子女在吃喝玩乐,找女人上的心思,显然要比生意场上花费的心思要多。
前世老爷子刚一故去,几个子女就开始大打出手,争抢起家产来。然后就是各种的挥霍,各种的败家。他们家的那点破事,也一度成为港岛富豪圈的笑话。
若是郑老爷子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子女会如此的不孝,说不定气的他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所以李舜才会建议郑老爷子,一定要捂住自己的钱包。
如果不想郑家过早的被顶级富豪圈子除名的话,其实学学许船王,给子女们建立基金也是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