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何飞寻求飞和影视的投资时,他并没有提出反对。
虽然飞和影视刚成立,但他投资的是何飞这个人。
当然他也清楚何飞的想法。
好在何飞的报价倒也不高。
大家都是能接受的。
企鹅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
在敲定好方案后,没多长时间合同已经拟好。
何飞给简洁说了一下,签合同就由双方沟通了。
毕竟飞和影视的股份是由飞和投资持有。
对于企鹅,何飞还是比较放心的。
虽然之前企鹅喜欢复制粘贴,但近几年企鹅也发现复制粘贴弊端太大,已经开始慢慢取缔。
况且飞和影视可不是复制粘贴便能成功的。
企鹅还有何飞最喜欢的一点。
企鹅投资的还有何飞最喜欢的一点。
企鹅投资以参股为主,追求协同,通常不追求绝对控股,做少数股权投资者。
极少干预被投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决策,保留原有创始团队的领导权。
企鹅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与何飞的理念相同。
但要是今天找何飞谈的是阿狸。
何飞可要好好考虑。
阿狸倾向于绝对控股或全资收购,至少要达到能深度影响公司决策的程度。
且对控制权强势介入管理。
投资后通常会派阿狸自己的人接管财务、技术、运营等关键岗位,而导致原有创始团队往往逐渐淡出。
阿狸与企鹅对投资企业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便在于两家公司的核心资产和创始人基因不同。
企鹅的核心资产是社交关系链和流量,它是“连接器”,所以它的投资策略也是开放和连接的。
而阿狸的核心资产是商业和交易,它需要构建一个从营销、交易、支付到物流的可控闭环,所以它的投资策略必然是控制和整合的。
两种模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们在各自的道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企鹅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圈,而阿狸则打造了一个高度协同的商业帝国。
对何飞而言,阿狸的方式极其不适合自己。
这也是年前何飞会无视阿狸的封杀令去投资嘀嘀的原因。
合同签完,何飞与小马哥和刘弛平聊了一会儿。
话题没一会儿便聊到外卖市场上。
毕竟现在的打车大战企鹅系的势头很猛。
如果在外卖大战中企鹅系也能占到主导权的话,那企鹅的流量也会是质的提升。
而小马哥,也很想听听何飞的想法。
“老弟,我想听你分析一下目前的形势。”
何飞倒也没矫情,把昨天与王新林聊的话基本复述了一遍。
把目前市场上饿没,袋鼠,千度,点评,黏米这几家顶头的平台挨着分析了一遍。
听的小马哥和刘驰平接连点头。
现在的他们,才是真正对何飞有了些了解。
“你小子难怪能在短短时间内支起摊子,眼光是真不错。”
小马哥听何飞说完,没有吝啬自己的夸奖。
刘驰平赞同的点头。
“既然聊到这了,有没有想法来掺和一手?”
何飞听后还挺好奇。
“你们还差我这仨瓜俩枣?况且据我了解,现在各家的融资条件可都附带提供相应的渠道和平台支持。我可不符合条件。”
何飞说的是实话,这也是何飞为什么会如此好心的去帮王新林的原因。
毕竟自己已经吃不到的肉与其放弃掉不如让给能吃到的人。
起码还有个人情在里面不是。
何飞说完后,小马哥和刘驰平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谁说你不符合条件的?字节的头条系列目前可是相当火热。你作为大股东让字节那边提供部分相应的流量支持还是不难的吧。”
何飞听后有些懵,虽然前两天何飞与张一明也见过面,但两人倒是都没谈业务。
对于字节目前的流量喷发他还真不了解。
毕竟在他眼里,字节流量的井喷期便是抖乐的上线。
一瞬间,何飞也想通了来鹏城一系列的事。
从企鹅想要收购他手里字节的股份,到投资飞和,再到话题引到外卖市场。
他好像都在顺着小马哥的安排走着每一步。
想通后,何飞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好在小马哥没有给何飞挖坑,不然何飞还真顺着小马哥的安排跳了下去。
重生后的这一年里,他好像过得太顺了。
这也导致何飞在许多事上不再谨慎。
现在何飞也才发现,在真正的大佬面前,他那点小心思真不够看。
今天这件事可是好好给他提了个醒。
想到这,何飞看向小马哥。
“谢谢马哥。”
小马哥则是笑着摆了摆手。
“这是想通了?哈哈哈,好了,不跟你绕圈子了,我就直接明说了。
这次喊你来就是为了外卖市场,我们看好字节的流量了。
字节那边我们沟通过,被张一明婉拒了,便想到你。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加入进来?看好哪家我给你联系,至于条件那就是在提供字节流量的同时需要开放企鹅支付。”
对于小马哥的提议何飞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投资对他而言就是赚钱。
就算没有话语权,何飞也可以将股份卖掉。
就凭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何飞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何飞与小马哥、刘驰平三人商讨了一会儿细节。
敲定了入股袋鼠的基本方案。
之所以让何飞入股袋鼠,企鹅的意图在于借助何飞持有的股份来和阿狸周旋。
何飞从小马哥口中透露的消息得知。
企鹅已经和袋鼠的王萧达成一定的私下协议。
对于后期袋鼠和阿狸的爱恨情仇,何飞还是有所了解的。
对于何飞而言他是为了赚钱,袋鼠的股份他也不会长期持有。
期间何飞接到王新林的电话。
经过王新林的游说。
不管是金钱还是市场,王新林已经得到了千达的支持。
这让何飞不由感叹有个好爹的好处。
何飞考虑了一下,与小马哥和刘驰平讲了王新林的想法。
对于王新林的加入两人是持有欢迎的态度。
毕竟千达的体量太大,虽然行业和业务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很多方面也有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