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作间里面居然停着几台“车”?!
“就是它了!”小七表现的很兴奋。
“这是啥?”胖子看着那几台拆了棚子的高尔夫球车问道。
鼎羽指着铁门上的字,说道:“维修车间!”
“卧槽!”
“这些玩意放在这里多少年了?你千万别说还能用啊?!明显是拆烂了坏的。”
李队将肩头的装备箱放在地上,坐在上面喘着气说道:
“到那颗‘大树’还有一两公里的路。”
“你准备扛着装备走过去?”
“……”
胖子这才想起自己还背着个沉重的装备箱。
连忙放下装备箱跟在小七屁股后面进了“维修车间”。
凌乱的“车间”里,只有一半是螺丝刀、扳子、钳子……这些普通的工具。另一半稀奇古怪的“设备”连鼎羽都没看出来是做什么用的。
小七围着一辆看起来很完好的“小车”转悠了一圈。
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不明的光芒。
一屁股坐在“驾驶位”上,摆弄着仪表盘上的按钮,随后闭上了眼睛,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难得看见小七“开挂”的时候。
几人不敢打扰她,只是在车间内里好奇的东摸摸西看看。
这时候小七的脑子里,已经完美的一比一复刻了整个车间,无数的工具和零件在空中围着那“小车”飞舞。
既像是在还原当年的工作场景,也像是在研究“小车”的构造。
不一会整个“小车”变成了一堆零件……
满头大汗的小七睁开眼睛,眼中的光芒在头灯的反射下显得格外的亮。
随手擦了把汗,从高尔夫车上跳下来。
打开胖子从上面带下来的箱子,找来一个扳手扔给胖子说道:
“把椅子都拆了。”
说完自己猫腰钻进了“高尔夫球车”的下面。
几人拆车的功夫,小七从车子下面拆出来个氧气瓶一样的“金属瓶子”,放在一旁的工作台上。
鼓捣了一会儿又钻回车底下。
最多十几分钟时间,满头满脸灰尘的小七坐在驾驶位上,说道:
“大功告成!”
“就看这老东西给不给力了!”
说着从被拆烂的仪表盘里面拽出两条电线碰了碰,噼啪的火花让小七开心的笑出声。
“老毛子的电机真牛逼。”
一股焦糊的味道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电机生涩的转动声响起。
“这……这特么的真是个‘电瓶车’?”
“六七十年前的‘电瓶车’?”胖子惊的嘴都合不拢。
鼎羽和李队将带下来的装备搬上车,又按照小七的指示装了一些工具在车上。
“上车出发!”
满载团队成员的小车慢慢的动了起来。
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橡胶轮胎,一边走一边稀里哗啦往下掉外皮。
“哟呼!!!!!”
小七开心的小声在整个地下空间回荡。
车子在“黑集装箱”之间的通道飞快的前进,坐在最后面的胖子差点被小七一个加速甩下去。
“我擦!”
“慢点成么!”
“这古董车轱辘经不住这个速度。”
“一会儿爆胎翻个屁的了。”
小七按照罗莉的导航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没事,我看过了,都是实心轮胎。”
“这玩意回头改造一下,比电动车好玩多了。”
鼎羽看着前面时不时冒火花的仪表盘问道:“这玩意不是‘电动’的?”
“是,也不是。”
小七简单解释道:“动力来源靠电机,虽然拆掉了铭牌,但是一看就知道那是前苏联的龟背电机。”
“电力来源很有意思,打死你们也猜不到。”
胖子小眼睛转悠了一圈说道:“不就是那个‘金属瓶子’么?!”
“别以为哥们不懂,那就是个‘铅酸电池’。”
小七得意的笑道:“那是mFc。”
“啥玩意?”
“KFc我知道是啥,mFc没听说过。”
罗莉的知识储备是胖子的不知道多少倍,犹豫的问道:
“微生物燃料电池?”
听罗莉说出来的名称,鼎羽恍然大悟的道:
“变异菌可以发电?”
突然脸上的表情变得很精彩,惊呼道:“我靠!”
“整个地下设施是靠‘变异菌’来供电的?”
“扯淡!科幻小说里也不敢这样写。”
“什么生物电池之类的技术,现在还停留在实验室里好吧?!”胖子反驳道。
鼎羽笑着说道:“可别这么肯定。”
“这个地下设施看起来跟五十年代的人防工程一样,实际上‘科技水平’绝对不比现在差。”
“而且还是那种‘另类’的‘黑科技’。”
小七打了把方向盘,绕过最后一堆“黑集装箱”,无人机探测到的那颗“巨木”已经出现在几人眼前。
电瓶车的速度慢了下来。
小七跳下车,指着面前围绕“巨木”建设的一圈钢筋水泥建筑,说道:
“这里百分百是整个‘地下设施’的核心。”
“能源核心……操纵中枢……”
胖子抬头望着前面的“巨木”挠了挠头冲鼎羽说道:
“又是一棵大树。”
“这已经是咱们遇到的第几棵了?”
鼎羽脸上的表情也很精彩,毕竟大茂山下的那棵和左慈神仙洞府里那棵,看起来都很“复古”。
眼前的这颗,不仅下面有一圈钢筋水泥的圆形建筑,树干上还安装着不少的“管线”,看起来很有点“赛博朋克风格”。
加上墙面上刷着的那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标语,有种很违和的错位感。
围着“巨木”转了一圈,下面的建筑居然没有门。
从空中看去,像是给“巨树化石”用水泥围了个底座。
胖子靠在快散架的“电瓶车”上,问道:“祖宗,就算这是您说的‘控制中心’,咋进去?”
小七调整了一下手里的3d地图说道:
“洞顶有一条‘检修通道’。”
“这棵树是‘核心’,真正的控制中心在那边!”
“我们探测到的塌方的入口也在那边。”
顺着小七指引的方向,几人才注意到,一侧的岩壁镶嵌着十几条粗大的管子,黑色的管子跟黑色的岩壁几乎融为一体。
贴着一侧的岩壁从上面连接下来,在离地五六米的地方插进了岩壁中。
管子的下方贴着岩壁建设了一栋很有年代感的“单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