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探案,我与案犯巅峰对决! > 第647章 科技震撼我的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市公安局门口,小汪等人与刘老师进行了深情的告别。

小汪抱着手中一份关于颅骨鉴定的资料,紧握着刘老师的手说:“虽然您并没有在课堂上教过我一堂课,但是您给我提供的这些宝贵的资料,绝对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随即,他转头说道:“兄弟们,我们一起最后给刘老师鞠一个躬!”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请受我们几个徒弟一拜!”

瞬间,几个人纷纷鞠躬。

此刻,刘老师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连说三声“好好好”。

“这些资料比我的孩子还要珍贵。”

“我在实验室苦苦研究了十几年,每天晚上都在琢磨如何能更准确地还原远处人像的结构,如何通过不同的骨骼复原出最接近的图像。”

“特别是对于有些骨头并不完整的情况,我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没想到,今天却因为你们让这些成果发扬光大。”

“当然,如何让这个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未来,这个行业需要你们年轻人去传承。”

小汪虽然在学校时是个学渣,高考也只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后来因为院校改革升为了二本。

但这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或许是身上这身警服,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正义中所要坚守的信念和追求。

紧接着,四个人拉开车门坐进车内。

发动汽车后,通过后视镜看到,刘老师依然站在门口向他们挥手告别。

小汪转头叹了一口气,说道:“走!能遇到刘老师,简直是我们三生有幸啊!”

看到刘老师不舍的样子,他忽然觉得,一定不能辜负老人家的期望,将来要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多出力,特别是要为无名尸体的侦破提供重要支持。

回来的路上,四个人轮流开车,一路上归心似箭。

与此同时,市刑侦队所有专案组成员已经开始研究这起案子。

会议室内,大家都卯足了劲。

吴畏站在会议室的主台位置,开口说道:“各位,加油吧!今天我临时召集大家开这个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前几天发生在我们辖区山上的那具白骨尸体,身份已经明确了!”

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知道,昨天开会的时候,大家还在一筹莫展,没有任何思路,怎么短短一天时间,案件就有了这么大的进展,还明确了死者的身份?

相邻的两名警员纷纷歪着头追问:“是你们这组吗?”

是你们这组吗?

是你们这组吗?

是你们这组吗?

一时间,整个会场内质疑声不断,大家都在猜测到底是谁取得了这关键突破。

看到大家在室内窃窃私语,吴畏做出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接着说道:“我知道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仅仅过了四个小时,就能有这样的结果。”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在座哪一组单独努力的成果,而是通过对死者的头颅进行影像复原,才得到的结果。”

“影像复原?”

“真的像你之前在开会时说的那种方法吗?”

这时,坐在旁边的年长警员十分好奇。

在他的认知里,传统的刑侦技术无非就是“三板斧”:现场勘察、尸体检验、走访调查,通过影像复原寻找死者身份,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要知道,放在以前,无非就是以案发地点为中心,分别按照5公里、10公里、20公里的半径进行排查,往往排查人数多到数不清,没想到现在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

很快,投影仪设备安装完毕。

吴畏立刻按下鼠标,白色的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人物皮肤质感非常好,整个人看起来惟妙惟肖;而在这张照片的左边,正是在现场发现的那个头颅。随即他说道:“大家看,从头颅到复原图像,整个五官是不是比较匀称?这真的是死者本人吗?真的是他吗?”

一时间,整个会场内质疑声再次响起。

吴畏接着说道:“大家尽可以放心,这些比例和肌肉线条的分布,不是我定的,也不是我们江城市任何人定的,而是远在公安部的刑侦学专家,通过影像重合技术研究得出的结果。”

“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个结果远比美术老师的主观绘制更全面。”

“因为它融入了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以及人体肌肉分布线条、血管、神经、毛囊等多个角度的综合参数。”

“就连肤色的搭配以及头发的长短,都符合人体正常的外观特征。”

听到这番介绍,与会人员瞬间激动起来,大家相互看了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兴奋。

有人好奇地问道:“这结果会不会有误差啊?”

吴畏回答:“误差或许会有,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次的结果准确率极高,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死者的身份!”

“这么快就确认身份了?真的吗?”

接着,吴畏再次点击鼠标,投影幕布上瞬间切换到另一张ppt。

这张ppt的左边是复原图像,右边则是死者的个人信息。

李倩,女性,23岁,户籍地址为江城市五河村三组7号。

很显然,这张图片里的女人照片来自户籍信息,因为照片的尺寸、构图以及背景,都是户籍民警拍摄时的标准场景。

“真的是她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接着,吴畏把两张照片轻轻放大,调整到同样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至少肉眼观察没有任何差别。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户籍照片的像素不算太高,看不清毛孔细节。

一瞬间,大家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就连刚毕业的新警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忍不住问道:“吴队,难道就是通过这张复原图片,在网上进行图像比对,最终得出死者个人信息的吗?”

吴畏点点头说:“没错。如果我们拿着这张照片去发寻人启事,那要多浪费时间啊!”

这时,坐在旁边的老警员笑着说:“你还别说,就算以前我们有图像分析师画出模拟像,也大多是打印出来,满街满巷去贴电线杆、贴到街头巷尾、贴到人流密集的街道公告栏,就为了寻找死者身份。”

“这次有了科技助力,真是太方便了!科技的发展,真是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