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探案,我与案犯巅峰对决! > 第660章 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更好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0章 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更好呢?

听到这个推论,马局长与张队长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困惑与不解的神情。

两人皆是历经数十载刑侦工作的老将,在破案缉凶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侦破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

可以说,在刑事侦查这一领域,他们所积累的实战经验,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即便吴畏在犯罪心理分析方面常有独到见解,但若论侦破案件的数量与经历的复杂程度,他们走过的桥,或许真的比吴畏走过的路还要多。

办公室内一时陷入沉默,空气仿佛凝结。

良久,张队长缓缓摊开双手,语气凝重地开口:“我确实没想到,这个案子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如果凶手真的实施了杀人行为,而第一现场也已经基本确定,那我实在想不通——他怎么会知道那个地方即将发生泥石流?”

“又怎么可能如此精准地将尸体安置在泥石流必经的路径上?”

“如果说是纯粹的巧合,那这个概率未免太低,低到令人难以信服。”

“可如果不是巧合,那他究竟是如何预判天灾,并利用它来达到掩盖罪行的目的?”

良久之后,张队长轻声说道:“你提出的这种可能性,理论上确实存在。”

“但在我们刑侦工作中,过于巧合的事件,往往会被视为低概率情况。”

“在案件初期,我们通常会将精力集中在更可能发生的方向上,而不是一开始就钻进小概率的迷宫。”

马局长闻言,也连连点头表示认同,神色严肃地补充道:“张队说得在理。”

“我们搞刑侦,一向注重大概率路径。对于小概率的假设,不是完全否定,而是必须审慎评估其现实可能性。”

“尤其在案件侦办初期,一旦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就容易忽略其他关键线索,甚至导致整个侦查方向出现偏差——这种教训,我们过去不是没有经历过。”

听到两位领导语重心长的分析,吴畏点了点头。

他深知在案情讨论中,尊重上级意见、虚心听取不同观点。

即便内心仍有疑虑,也不应急于反驳,而是应该先消化吸收,再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沉吟片刻后,吴畏才缓缓开口:“马局、张队,我完全理解您二位的顾虑。”

“这个假设在最初提出时,我们也认为可能性不高,甚至一度将其排除。”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迹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方向。”

他站起身,走到案情分析板前,指着发现尸体的区域示意图:“我们发现尸体的那个位置——实在太特殊,太不寻常。”

“如果在没有发生泥石流的情况下,尸体几乎等于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异于向全世界宣告:‘这里发生了命案’。”

“而从一般犯罪心理来看,杀人抛尸,根本目的往往是为了隐匿罪行、延缓尸体被发现的时间。”

“可如果凶手没有预判到泥石流,他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并不隐蔽、甚至容易暴露的地点?”

“他完全可以选一处偏僻的河边、树林,或者干脆挖坑掩埋——那样不是更符合隐藏罪行的逻辑吗?”

听到这里,张队长微微蹙眉,手指轻敲桌面:“吴畏,但我也想问一个问题。”

“如果凶手真是为了利用泥石流,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更稳妥的方式。”

“比如挖一个深坑,将尸体埋入,那样岂不是更能达到‘人间蒸发’的效果?”

“我们过去侦破的不少埋尸案,不就是这样的模式吗?”

马局长也点头附议:“是啊,那种方式从隐藏证据的角度来说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