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江城市公安局很多办公室的灯都已经关闭,唯有刑侦队依然灯火通明。
刑侦队总共有五个大队,分别负责重案、电诈、打拐、技术、情报。
这五个部门基本都是实战单位,即便不是实战单位的内勤部门,也需要面对铺天盖地的材料。
刑警这份职业本就充满了加班和“坚守”,对他们而言,正常下班似乎都成了奢望。
此刻,刑侦队长办公室内依旧亮着灯。
吴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脚搭在桌子的拐角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个案件的所有细节。
吴畏微微眯着眼,靠在椅子上,周边安静的环境让思绪彻底沉淀下来。
尽管此前对张队长和马局长提出的观点,吴畏一时间没能反驳,但现在仔细回忆、梳理过后,基本排除了那种可能性——在吴畏看来,把那里作为第一现场的概率极低。
可如果排除了第一现场的可能,那此处就只能是抛尸现场。
可凶手为何选择在这里抛尸?他的目的是什么?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一时间,吴畏似乎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凶手或许提前预知到那里会发生泥石流。
但谁会提前知道呢?是通过天气预报吧?可天气预报只是网上的大致预测,不可能精准到这种程度。
除非凶手是气象部门的内部人员,能随时监控气象分布情况。
想到这里,吴畏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刑侦队老刘的号码。
尽管已是夜深人静,但吴畏知道,老刘应该还没休息——这个“夜猫子”常年坚守在刑侦一线。
电话接通后,那头传来老刘的声音:“这么晚打电话给我,是有急事?”
“当然,没事我不会这么晚打扰你休息。”吴畏答道。
“嗨,没事,刚才我还在处理工作,正好你电话来了。”
“我想问下,你们去气象局调查时,有没有确认泥石流的发生时间?当时让他们调取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及后续过程了吗?”吴畏问道。
“确认了,我们特地让他们详细提供了泥石流从发生到结束的完整过程记录。”
“那泥石流发生前,有没有人提前知道?”
“知道啊,气象部门会随时监控全市的气候情况,对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动态都有掌握。”
“是只有内部人员知道,还是所有人都能知道?”吴畏追问。
“对气象部门来说,这不算绝对保密的信息,他们还提前进行了相应区域的疏散。
只不过当时天气状况比较复杂,部分信息传递可能存在延迟。”
听到这里,吴畏继续问道:“这么看来,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知道泥石流发生的具体时间和位置?”
“也不能说所有人,但确实有专门的小组负责全市重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上报工作,这类信息会在特定范围内流转。”
挂了电话,吴畏的眼角渐渐眯起,瞳孔微微收缩。
此刻,他已经明确了明天的调查方向。
或许,这一切巧合的背后都是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