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蓼军大元帅张鹿安得知运粮队遭到袭击后,正愁没有借口出征草原,借着这个由头,立刻发布军事动员令,命令索忠信率领六千人驻扎伯力城,对新夺取的广大土地进行管理;
令其副将沙尔虎达率兵四千人移师雅克萨城,巴尔达奇则是率领新编的五千索伦兵驻扎呼玛城,与沙尔虎达所部成掎角之势。
做好防守工作后,让陈利六、令狐云湘和谭应华所部迅速南下,以令狐云湘为主将,进攻科尔沁右翼;
张鹿安本人则是率领张鹿声的近卫镇、彭心见的第一骑兵镇和张华所率领的步军第二镇一部,沿着大凌河西进,开始进攻蒙古喀喇沁草原。
这次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集中十万大军,夺下整个科尔沁草原,拿下整个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消除来自于草原之上的隐患,继续扩大战略纵深空间。
明蓼军与清军之间的大战再起。
张鹿安为了扩大战果,命令大将彭心见率领上万骑兵,接连席卷喀喇沁左旗到锡林郭勒一线,负责关门动作,堵住东面的科尔沁向西逃窜,也将清军的可能到来的援军给堵住,为后续的主力部队的进军赢得时间。
明蓼军总兵彭心见接令后,率领所部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接连攻下了喀喇沁、克什克腾和锡林郭勒三处聚集区,分别命令参将亚柱、巴勒、赵不同各率两个营负责镇守,彭心见则是率领剩余的三个营为机动力量,负责往来的支援。
善于发动群众的明军将领彭心见还将反动的蒙古王爷和台吉给消灭,发动当地底层的牧民,雇佣其精壮为劳工,在喀喇沁旗、克什克腾旗和锡林郭勒盟三地修建三座沿河城池要塞,用以阻挡西面清军的来援。
与此同时,各路明蓼军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向着科尔沁地方一路平推过去,在乌力吉木伦河一带歼灭了蒙古将领布彦岱所部数万人,满清将领除了外戚将领满珠习礼率领数千部属一路向北,穿过戈壁滩,从喀尔喀蒙古绕道来到了察哈尔草原,被顺治皇帝下令就在察哈尔草原进行安置。
等到满清将领拜音图和赖恼率领的援军到达克什克腾时候,不仅遇到了明将巴勒率军的奋力抵抗,很快还有南北两路明蓼军的夹击。
清军援军主将拜音图派人侦察敌情,却得报称额驸布彦岱所部已经战败,布彦岱以额驸之尊竟然投降了“蓼匪”张鹿安。
张鹿安还下令将布彦岱送往前线,让清军上下看的清清楚楚,事实确凿。
不久,明军于七率领数千人来到了青龙江以东,正式补足了喀喇沁左翼这块缺角,将明军的阵线连为一条线。
为了巩固防守,张鹿安还下令在大凌河上游筑造凌源和建昌两座城池,用以加强对西面清军的防守。
眼看着情况已经无法挽回,为了避免被明军所包围,清军主将拜音图不得不率领清军主力暂时撤退。
得到拜音图报告的清廷,不得不做出了反制措施,以张家口为中心,涵盖苏尼特、奈曼和土默特一部在内的广大草原,设立察哈尔盟,为清廷直辖,以迁移过来的满珠习礼为都统(注1),全权负责防备“蓼匪”来犯。
至此,明蓼军成功夺取了喀喇沁到科尔沁之间的大面积牧场,张鹿安没有擅自在此地改土归流,而是因循其制,保留原有的盟、旗行政名称不作变更,但是对于各盟、旗的领导者则必须由张鹿安确认才能上任,否则即为非法。
张鹿安的这种做法打破了草原上流行已久的世袭制,惹得部分草原札萨克(世袭王公)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派人联系清廷,或者直接起兵攻击明蓼军。
张鹿安对于这样愈演愈烈的草原贵族的反抗是深恶痛绝,要求必须全力镇压。
为此将新占领的草原各盟统一规划为热河都护府,级别等同于省,首任大都护由张鹿声担任,副都护为投降的蒙古王公布彦岱,大都护的级别等同于布政使,但是掌管热河全境的军政大事。
关于热河的名称来源,张鹿安没有向任何人说明,外人都当成是张鹿安的“乾纲独断”。
热河作为明蓼旗下的第四块行政区域,范围西至克什克腾旗、凌源和建昌,北至戈壁滩和小兴安岭南麓,东至乌力吉木伦河和新开河,南到千山山脉,面积广大,首府为古山子河与大凌河交汇处的龙城府。
热河都护府的首任大都护张鹿声按照与张鹿安的商议计划,在原来的龙城土城遗址上扩建了一座周长为十里的府城,引古山子河绕城一周,形成了一座水路交通要冲之地,在丰水时节,沿着龙城府顺流而下可以直接入海,方便调配人员和物资。
同时为了加强对各盟、旗的管理,开始在热河全境大修道路,仿照辽宁布局,沿着道路两侧,每十里设递铺两所,可以为往来军民、商旅提供吃喝;
每三十里设两驿站,可以提供吃喝、补水、豆料、草料、兽医等服务;
每百里设邮局一所,可以提供除驿站所有的服务外,还有住宿、换马、物流分派、医护等服务。
通过建造大量的草原道路,将道路化为草原的血管一般,将草原各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既方便了快速运兵扑灭叛乱,也更加方便了草原物资的进出,极大地促进的草原经济的发展。
光是经济建设还不够,张鹿安还大力支持藏传佛教在草原的传播与发展,出资修建大型的佛殿、寺庙数十处,规定每户牧民的长子必须在年满十二岁以后,进入寺庙学习佛法十二年后方可还俗。
张鹿安通过经济和宗教两项措施极大地争取到了草原底层百姓的支持,还通过上层文武大臣与蒙古贵族之间的联姻,尽最大可能地获得蒙古贵族的支持。
对于那些顺从统治者,则是保持维持其现有地位;
对于左右摇摆者,则予以坚决镇压。
随着草原各地的叛乱被陆续平定,张鹿安还命令张鹿声派人从草原上,通过组织那达慕大会,精挑细选了六千名精锐的骑兵,和之前的蒙古军俘虏一起,纳入到明蓼军的系统中来。
蒙古贵族手中的精兵多被抽走,因此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明蓼军的这种釜底抽薪之计非常成功,很快便稳定了草原局势,牢牢地占住了蒙古东部草原广阔的绿水青山。
注1:真实历史中的察哈尔都统为乾隆二十六年设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