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节本为孔有德部将,在孔有德死后被清廷给安置在尚可喜麾下,算是一员久经战场的老将。
尚可喜很擅长笼络部下,对全节多有关照,全节因此对尚可喜怀着感恩之心,对于有着“弑父”之名的尚之信并不感冒。
他在接到张捡的命令后,当即不顾尚之信的严肃警告,点起所部兵马向南进发,不到十日便赶到了巴色。
有了全节和阮有进两部的支持,中汉军前线指挥官张云靓当即命令大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击溃了正面的巴色之敌,兵临占巴塞城下。
澜沧国王室看到大势已去,在外援绝无的情况之下,也没有死守占巴塞,国王索林那望萨率领万余军民逃向了南面的柬埔寨境内,并让王室女子与柬埔寨王室联姻,希望取得柬埔寨的支持。
此时的柬埔寨早已没有吴哥王朝时期的那种强大的国力,光是东西两面的占城和暹罗两国,就给柬埔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中汉前线指挥官张云靓秉承着父亲张捡的命令,直接带兵追着索林那望萨进入柬埔寨国内,并派人分别向占城和暹罗发布命令,要求两国分别从东西两面对柬埔寨发动进攻,事后三国瓜分柬埔寨。
无论是占城还是暹罗,根本惹不起中汉国,深怕给中汉国找到开战借口,如今还有大量的“便宜”可占,全都来了兴致。
先是占城派兵占领了湄公河三角洲一带,并将三角洲核心城镇“普利安哥”更名为西贡(注:原本的历史中,西贡实际在1689年才为越南阮氏所占),并且继续派兵进攻隶属于柬埔寨的河仙港口国。
河仙港口国的国主莫玖本身就是广东雷州人,身为汉人的他不愿意接受满清的统治,才背井离乡来到柬埔寨发展,后来通过贿赂柬埔寨王室的方式占据了一方之地,本身的兵力十分薄弱,在打不过占城大军的情况下,急忙向攻入柬埔寨境内的张云靓求救。
张云靓直接拉起了偏架,要求占城大军撤离。
占城国大军的领军将领婆楼大怒,认为“汉人偏袒汉人”,他不愿意将到嘴里的肉让出来,继续派兵加大了对河仙国的攻击。
莫玖不敌,被迫率领亲兵数十人北逃投降张云靓。
张云靓对于占城国的将领胆敢公然违抗自己命令的做法十分震怒,但是为了达到灭亡澜沧和柬埔寨的目的,选择了暂时隐忍不发。
张云靓的隐忍反而引起了占城军民的轻视,他们占据了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后,实力大增,竟然开始不断派兵袭击北方的耿精忠部以及西边的阮有进部。
这就是不知死活了。
张云靓当即委派京族人阮有进带兵一万进攻占城军婆楼所部,在河仙一带将其击败,婆楼被迫率领少许人马逃回占城。
西面的暹罗大军见此情况,也没有了浑水摸鱼的想法,将从征的大军从柬埔寨退回了本国。
张云靓得以指挥各部人马包围了柬埔寨国都金边,经过不到半个月的进攻,攻下了金边城,柬埔寨国王和澜沧国王索林那望萨先后自戕身亡,柬埔寨和澜沧两个国家也在同日宣告灭亡。
张云靓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张捡知晓,张捡便强拉着尚之信一起,乘船顺流而下来到了金边,待政局稍微安定以后,张捡命令张云靓联合耿精忠所部,对占城国发动了最后的进攻,坚决消灭东南方向最后一股反抗势力。
张云靓以京族将领阮有进为大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多次击败占城军,带兵率先攻进了占城国都僧伽,占城国王和将领婆楼相继在巷战中阵亡。
张捡将相关军情报告给了张鹿安知晓,张鹿安以张捡具备“连灭三国之功”,加封张捡为镇南王。
只是虽然攻下了三国大面积的领土,但是三国的习俗、语言和文字与中土大不相同,且三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该如何建立有效统治?
广南省与新收三国的情况不太一样,毕竟越南北部曾经作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长达数百年,两地之间的百姓有很大的渊源,人种相似,而柬埔寨的高棉人种以及占城的那种类似于印度的婆罗门阶层等级制度,是完全脱离于中华文化圈的,直接都像广南那样建省,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很显然直接一刀切是行不通的。
中汉镇南王张捡在秉明张鹿安后,决定按照热河都护府的模式,在三国故地设立两个都护府进行统治,其中在澜沧国故地设立澜沧都护府,首府设在万象府,为了表彰牛金星的“为国牺牲”,特任命牛金星之子牛铨为万象知府,以张捡的长子张云靓为澜沧大都护,掌握文武大权;
以当地佬族人凯诺那为副都护,协助张云靓处理庶务;
另将柬埔寨国与占城国领土合二为一,设立安南都护府,以西贡府为首府,任命通晓高棉语的莫玖为西贡知府,以阮耀为大都护,以攻破占城国都的阮有进为副都护。
澜沧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相继建立起来后,向全世界宣布了中汉国对于新占领区的主权。
如此霸气的宣言却与逐渐开始染指东方的西方列强的利益是相悖的,尤其是尼德兰和英吉利两国,为了阻止中汉国继续南下,积极拉拢暹罗和缅甸,出售了大量的新式火炮和火铳,想要扶持两国结盟,来与中汉国对抗。
只是暹罗国势力弱小,本身就无力与中汉大军对抗,再加上力主积极扩张的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莽白,压根看不起暹罗,命令弥利提带兵袭击暹罗国北部,一战杀死了数千暹罗精兵,西方列强谋划的两国同盟之策顷刻瓦解。
缅甸东吁国王莽白仍不满足,他很快便从前线得到了中汉国分别设立澜沧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的消息,很明显这样的消息与他之前的猜测和设想不同,眼看着“到嘴的肥肉”飞了,利令智昏的莽白决定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
接到了莽白的进攻命令后,缅军的前线总指挥那罗伐罗当即亲自率领数万大军从沙耶武里向东强渡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此时被称作澜沧江),开始进攻澜沧都护府腹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