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擀面和卤子都是一早就准备好的,煮面条不费多大功夫,三分钟后于老大端着面直接送到门卫室里。
门卫室里除了老头儿还有三个小年轻,他们都是厂子里保卫科的同志,分三班倒全天二十四小时保卫工厂,这三个是早上一道来换班儿的。
天太冷了,尤其一早一晚温度最低,门卫室里烧有炉子,不巡逻的时候保卫科的小同志们会在这里歇歇脚,和门卫老头关系相当不错。
于老大端着热乎的手擀面进来,酸菜卤子特有的发酵香味充斥鼻尖,门卫室众人都看了过来。
见这面条洁白光滑,卤子汤汁浓郁,色泽油亮,两个已经吃上早餐的小同志直呼后悔。
“行啊老马!这是站起来了?大早上吃这么好,也太馋人了~”手拿油条的小年轻嗅了嗅空气中的香味,低头狠狠咬了一口油条。
门卫老马嘿嘿一笑,接过于老大手里的面碗,很满意早餐的卖相。
到底有正经工作,月月固定开支,再咋的也比那看天吃饭的乡下社员舍得花钱,要不也不能养活对面这么长一溜小摊子。
大冬天的早晨喝上一口酸菜汤,吃上一口手擀面,那滋味不是干巴油条可以比的,三个小年轻看着门卫老马嗦面,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他们还年轻,身上没有养家的重担,自然比可以半个月不吃肉的老马要嘴馋,立刻就有人喊住于老大,“等等等等!那什么,给我也来碗面条!和老马一样!”
“诶!马上就来!”于老大乐开了花,果然人生处处是机会,这不就又有进账了?赶忙小跑回去摊子上煮面条。
于老大刚出去,端着卤肉的秦小妹也走进门卫室,“大爷!卤肉切好了,您尝尝。”
八毛钱的猪头肉,一个人吃不算少了。
钱大娘几十年的刀功不是开玩笑的,猪头肉切的厚薄均匀,装了满满一碟子堆的冒尖儿,极其有视觉冲击力。
屋里的小年轻还没从秦小妹那张甜美的脸上回过神来,就被她手里端着的猪头肉惊呆了。
“豁~老马你日子不过了?竟然舍得买这么好的肉吃,真香啊!”
即便是有工作的工人,拖家带口的,也不是随便想下馆子就能下馆子的,顶多在摊子上吃碗面条、喝碗馄饨混个肚饱。
像卤肉这种好东西,还没在小摊子上看见过。
老马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他也是头一回在外头买肉吃,实在这卤肉的味道香的邪乎,勾的人馋虫直冒,压不住,根本压不住!
从秦小妹手里接过卤肉碟子,老马几乎迫不及待的拿手捏起一块儿丢进嘴里,随即眼睛大睁,竖起大拇指。
“好吃好吃!这肉卤的到位啊!比我们食堂的大师傅功力可深多了,卤料味道也好,咸淡正合适!香!真香!”说完老马自顾自开始大快朵颐。
“咕咚~”三个小年轻默契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老马的夸赞没什么技术含量,他们馋的是这卤肉本身。
真正的美食,光是看着就能想象到那美妙的滋味。
大家都是拿死工资过日子的,谁也不比谁富裕,因此即便嘴馋也没人不识趣的将手伸向老马的卤肉碟子。
“我受不了了!”刚还啃油条的年轻人一抹嘴站起来,问身边两个同伴:“你们去不去?我得上摊子那儿看看去,买不起猪头肉整点别的嗦嗦味儿也好!”
“去去去!”
“走走走!”
三人一拍即合,买了面条的那位眼见着老马一口卤肉一口面条吃的满嘴流油,咽了口口水,也跟着走出门卫室。
秦小妹将人带到自家摊子,三人和路过的每一个人一样围着小吃车好一阵打量,然后才凑近钱大娘卤肉的大铁锅。
“嚯~东西可真不少,大娘!都卖什么价呀?”
刚卖了半斤卤菜出去,钱大娘脸上的笑容愈加深了,热情的介绍道:“猪头肉一块五一斤,指那儿切那儿,价钱都一样;特色卤豆干儿五毛一斤;卤菜三毛一斤,卤水不要钱,淋几勺都行~”
“特色?这豆干儿有意思嘿~来两毛钱!”
本来也没打算买猪头肉吃,一听卤豆干儿是特色,三人纷纷掏腰包买单。
最后两个人买了卤豆干儿,一个人买了豆干儿怕不够吃,又买了两毛钱的风味冷吃香干。
两者都是钱大娘的自信之作,不同的是卤豆干儿泡在卤水里,老少皆宜,适合佐餐;冷吃香干则是经过熏制后先卤后拌,口味香辣可口,适合下酒。
外头太冷了,虽说小摊子上有干净整洁的用餐区,可三人还是端起豆干回到门卫室,围着炉子不受冻多好啊~
于老大的面条也已经煮好,虽是素卤子也香的很,吃一口就能尝出物超所值的感觉来。
生意就是这样,开了个头便有源源不断的客人过来。
没想到早上就有这么多人选择在外就餐,钱大娘有些后悔,“应该把鸡蛋也卤上的。”
毕竟是第一天摆摊,虽知道工厂人多有消费力,可到底没有经验,不知道备货多少才算够。
钱大娘今天只挑了自己最自信的卤味摆满一锅,一早上的功夫卖了一半,成绩已是相当喜人。
陈母留守在家里就是为了随时补货,要是有需要秦小妹随时可以骑车回去拿,倒是不怕没货卖。
多亏了小吃车精致显眼的外表,再加上钱庆春不怕丢人敢吆喝,卤味生意十分喜人。
相比较下,于老大的手擀面就没这么卖座了。
一早上闲的时候多,忙的时候少,只能寄希望于回头客介绍新客人,口口相传越来越好。
第一天摆摊就有这样的成绩,对面一长溜的小吃摊子嫉妒的眼睛都绿了。
九点钟以后,眼看工厂已经没有人进出,秦小妹拿起笤帚清洁小吃车前的空地,钱大娘在车里清洗碗盘。
锅里的卤味还剩一半儿,不用补货,钱庆春骑自行车先回去帮老丈母娘做饭。
见摊子上唯一的爷们儿走了,对面早就关注着小吃车的几个男人互相对视一眼,推诿一番,踢出个又矮又瘦的老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