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花开春来晚 > 第444章 试产新礼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睡,直到晚饭时,刘圭仁做好饭才叫醒刘正茂和许丙其。昨晚通宵开车,回到家时刘正茂脑子就有点迷糊,经过下午几个小时的睡眠,他的脑子清醒了许多。

他迷迷糊糊地想起今天已经是阳历一月 23 号,农历腊月二十三,明天就是南方小年,而春节是阳历一月 31 号。自己春节有太多事情需要办好,拉回的蛤蜊干还要打包才能销售,农村宅基地上一楼正在浇灌,大队上的会战也还在进行中,一桩桩事情想起来就让人头疼。

刘正茂快速吃完饭,带上许丙其就往八号仓跑去。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寒风呼啸着吹过,街道上行人稀少。今天晚上他们要去南塘大队,把王志军编好的礼品篓拉回来。

南塘大队里,王志军接下刘正茂一万个竹篓编织任务后,可谓是倾尽全力。他发动全大队的男女社员齐上阵,自己则亲自担任质检员,日夜不停地监督着编织进度。哪怕是下大雪那几天,社员们也没有停工,大家都在严寒中紧赶慢赶,终于在约定日期完成了任务。

可当王志军满怀期待地打电话到樟木大队找刘正茂时,接电话的小姑娘却告诉他,刘知青回城办事去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王志军瞬间慌了神。

组织社员加班编织时,王志军曾信誓旦旦地承诺过,只要把这单任务赶出来,春节前,每户社员都能拿到现金。在这个承诺的激励下,社员们才冒着严寒加班加点。现在买方刘正茂不接电话,王志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顾不上其他,立刻跑到樟木大队来找人。

一见到古大仲,王志军就着急忙慌地冲上前去,满脸焦急地讲明来意:“古支书,我专程来找刘知青的。”

“大雪停的那天,他回城办事去了。你找他有事吗?”古大仲一脸平静地问道。

“他让我编的竹篓,我们大队已经编好,就等他来拉,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王志军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紧紧盯着古大仲,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刘正茂的归期。

“别急啊,刘知青办事,你还不放心?等他回来就会打电话给你的。”古大仲轻描淡写地讲道,在他看来,刘正茂做事一向靠谱,没必要这么着急。

“老古,你帮我联系一下刘知青吧,眼见就到春节了,我们大队等这笔钱给社员分红呢。”王志军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在一起。

“老王,建议你做两次分红,先把去年应该分的红给社员分下去,让社员手里有钱过年,编竹篓的钱,等刘知青来拉走后,春节后再给社员分一次。”古大仲自己刚给社员分了高额红利,此刻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古,实话跟你说吧,我们大队支部计算过,如果不加上编竹篓的收入,靠作田卖爱国粮那点钱,每个工只能分 9 分钱。”王志军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苦涩。

“我们大队有社员参加你们樟木大队会战,知道你们今年分红是每个工一块钱,如果我给他们分 9 分钱,你让社员们怎么想,反正我这个大队长是肯定被骂。”王志军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只能给古大仲讲实话,眼中满是无奈和焦急。

对于王志军的情况,古大仲稍微有点理解,他说道:“老王,我是真不知道刘知青现在在哪,他母亲现在下来了,要不你去问她?”

经过古大仲的提醒,王志军这才猛地想起自己儿子正带十个人在刘家帮忙建房,对于刘正茂的行程,王黄可能了解一些。他心急如焚,连跟古大仲多说句话的心思都没有,转身就朝着刘家跑去。

由王黄领着,王志军找到了华潇春。他脸上立刻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低声下气地问道:“老华,有个事麻烦您。”

“王队长,你有什么事啊?是我家麻烦了你们啊。”华潇春客气地回答道。

“请问您家小刘,哦!是刘知青现在在哪?”王志军小心翼翼地问道,眼神中满是期待。

“我下来时,听他讲要开车去南方出差。”华潇春没有隐瞒刘正茂的行程。

听到刘正茂不在本地,王志军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他更加着急了,继续追问:“您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他真没跟我讲什么时候回来,要不这样吧,只要他回来了,我就让他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你?”宅基地就要捯水泥,必须留下王黄的队伍做事,华潇春尽量客气地和王志军讲话。

得到这样的结果,王志军感到无比失落,但也实在没办法。他心里想着,只能按古大仲说的那样,先给社员分点钱过年吧,社员要骂自己,那也只能认了,往年又不是没被骂过。

就在当晚,王志军和大队会计在办公房核对各生产队的工分时,外面突然有汽车灯光照了进来,还伴随着汽车汽笛声和问话声。

“滴滴、滴滴、滴滴!”

“里面有人吗?请问这里是不是南塘大队办公室?”刘正茂扯着喉咙大声喊道。

许丙其皱着眉头嘟囔道:“里面明明有灯光,怎么就不回话。”

听到外面的喧闹声,王志军也皱了皱眉,喃喃自语道:“怎么听着像刘知青的声音。”

大队会计疑惑地问道:“你没听错吧?”

“没错,就是他,他们樟木大队有汽车。”王志军激动地站起身来,几乎是飞奔着往外面跑去,同时大声喊道:“刘知青,这里是大队部。”

看到王志军,刘正茂笑着说道:“你这里可不好找,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

“刘知青,你可来了,今天我都去樟木大队找过你了。”王志军

看到刘正茂,仿佛看到了救星,紧紧抓住他的手,生怕他跑掉一般,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怎么,怕我跑了还是?”刘正茂被王志军抓得手痛,笑着调侃道。

“不是,不是,我是太激动了。”王志军忙不迭地解释道,脸上满是尴尬。

“王队长,我今天下午才回省城,马上就过来运竹篓,请问你编了多少个?”天色太晚,刘正茂心里着急,想要抓紧装车回城。

“都编好了,就怕你不来拉。”王志军耿直,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话透露了出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我能看看货吗?”不到半月,就编了一万个,刘正茂心里有点担心编织质量。

“可以,我带你去看,保证你会满意。会计,你安排人来装车。”王志军这会只想快点装车,刘正茂能结账,明天给社员分红,社员能多领点钱,自己面子上也好看点。

王志军手持手电筒,那昏黄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曳,照亮了眼前堆放如山的竹篓。刘正茂猫着腰,借着这束光,仔细地连续查看了十几个竹篓。竹篓的做工,总体来说,确实称不上精致。凑近细看,竹条的粗细明显不一,有的地方粗些,有的地方细得可怜,用手轻轻触摸,还能感觉到竹篓表面有些毛糙,若是严格要求,这工艺确实有待提高。然而,想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庞大的数量,刘正茂心中也不禁对王志军和社员们的努力生出几分理解与认可,这样的成果,他也能够接受了。

此时,会计叫来的装货社员们已陆陆续续抵达仓库。仓库内,昏暗的光线使得众人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唯有手电筒的光在竹篓间穿梭。刘正茂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许丙其说道:“表哥,你在这儿盯着他们装货,千万注意别把竹篓压坏了,我和王队长去大队部结账。”

许丙其点头应道:“你去办事吧,我在这儿看着。”

两人来到大队部办公室,里面灯光昏暗,一张略显破旧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账本和文具。刘正茂从书包里拿出一沓沓拾元面值的“大团结”,整齐地码成一百张一捆,对王志军身旁的会计说道:“麻烦您点数,这是一万个竹篓的钱。”

王志军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刘正茂书包里还露出来的一些钱,犹豫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舔着脸小心翼翼地问道:“刘知青啊,我们大队帮你建房,之前你讲了给每个人每天五毛钱工钱,能不能结算到今天啊?你看,我们大队明天就要给社员分红了,现在急需现金,所以……”说着说着,王志军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苦衷,他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心酸,心里一阵酸楚,毕竟作为大队长,他一心为社员谋福利,却在这关键时刻为钱发愁。

“行,你算算,一共做了多少天,我结给你。”由于灯光太过昏暗,刘正茂并未察觉到王志军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但他心想,反正这笔钱迟早是要结的,早点晚点也没太大问题。

刘正茂如此爽快地答应结账,让王志军心中大为感动。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觉得刘正茂这人实在是值得深交。王志军身为南塘大队的大队长,一直将为社员谋福利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此刻,他赶忙问道:“刘知青,这批竹篓编完了,后面还需要我们编吗?”

“竹篓目前已经够用了,如果后面还有需求,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其实,你们不编竹篓的话,也可以编其他东西呀。”刘正茂微笑着提示道。

“编什么呢?”王志军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渴望,只要能让社员们赚到钱,他什么都愿意尝试。毕竟现在大部分社员在农闲时都在家猫冬,要是不给他们找点事做,这帮人不是凑在一起喝酒赌博,就是给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增加压力。

“像竹椅、各种生活用具,只要是你们能想到的竹编物件都可以啊。”刘正茂随意地举例,竹编工艺品种类繁多,一时之间他都有些讲不过来。

“编了也没地方卖呀,供销社根本不收。”王志军无奈地叹了口气,在他看来,刘正茂的这个建议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脸上满是愁容。

“王队长,只要你们编得精致些,价格定得合适,我们大队开放日的时候,可以帮你们大队代销。每周卖出去多少,就给你们多少钱。”刘正茂想着,这样既能帮助南塘大队的社员增加收入,也能给自己大队的开放日增添更多的销售品类,可谓一举两得。

“行嘞,刘知青,太感谢你照顾我们大队啦。会计,你现在就去我家捉只鸡,送给刘知青带回家吃。”王志军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一激动就有点公私不分了,想着用自家的鸡来替公家还这份人情。

“别别别,王队长,我家现在还有几只鸡呢,我妈都念叨说家里鸡太多了,再拿回去她又该嫌弃我了。”刘正茂赶忙伸手阻止,他可不想因为拿了人家的东西而有所亏欠。

“那行,那我改天给你带点别的好点的土产。”王志军依旧是那副耿直的性子,大大咧咧地说道。

正说着,许丙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表弟,车装满了,但是这竹篓太占地方,货太泡,只能装一半。”

刘正茂转头对王志军说:“王队长,明天早上我表哥再来装另一半。”

“行,没问题,我提前安排好人,就等他来装车。你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王志军刚收到现金,心里畅快不已,热情地叮嘱道。

清晨,阳光初照,鹿青和洪胜都接到刘正茂的通知,一同前往八号仓。昨晚拉回来的竹篓还静静躺在车上,尚未卸货,刘正茂遂吩咐赵明慧去找搬运工人来处理此事。

就在这时,牛二前来上班,刘正茂又安排他带上钱去购置几台小天平秤,顺便再买些大桶浆糊回来。

将这些日常琐碎事务一一安排妥当后,刘正茂这才招呼赵明慧、鹿青、洪胜走出仓库,在南煤站内寻觅了一处人少安静之地,准备开个小会。

在从南方返程的途中,鹿青便向刘正茂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不再涉足黑市生意,打算改行去做业务员。

今日,刘正茂召集这几人开小会,就是要在内部把这件事明确下来,同时理顺后续以洪胜为主的黑市业务与自己的关系。

刘正茂面带微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慧姐,胜哥、青哥,我把你们叫出来,是想宣布从今天起,鹿青不再去银苑了,以后黑市这一块的业务就全权由胜哥负责。”

听到刘正茂突然公布这个消息,洪胜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毕竟在银苑做事,无需耗费太多精力,每日不过是喝茶聊天,每月却能轻松入账几百块钱。鹿青说不干就不干了,这在经济上可是不小的损失。

然而,转瞬之间,他心中又涌起一丝窃喜,嘴角微微上扬 ,以后黑市就由自己说了算,那种做大哥的感觉别提有多畅快了。

洪胜佯装关切地问道 :“青哥,你要是不干黑市了,打算去做什么呀?”

“我对他另有安排。”刘正茂抢在鹿青之前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