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跟苗茗,一人代表实验室卖火种源灶台,一人则是代表自己这一位火系异能者卖火种源。
俩人没把各自的买卖任务放在心上,这积分能赚赚,不能赚不赚,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着急上火,就当是她们两人独有的团建的方式。
两人是在苗茗家里会面,刘明早上起床后就不想在自己家里呆着,问了刘敏后,果断来她这儿集合。
社区驻军工作在工作上还是较为细致的,安排了车辆接送,她们可以边闲聊边等着两位副局消息。
家里这个沙发,苗茗一直是一个人坐,可以把自己完美的窝在里边,这会发现两个人窝在一起,也不显拥挤。
苗茗说自己昨天去领导家的独特经历,刘敏也说了她昨天花了大半天时间回家的那件事。
“苗姐姐昨日去领导家里,又幸福了,我昨天回家了一趟,见了所谓的家人。
之前每次回家,总跟我说那些不爱听的,这会积分在我手里捏着,他们也知道说些好听的。”
苗姐的领导意外的温和,领导夫人也跟苗姐姐投缘,刘敏只有羡慕的份,她昨天回去的经历真说不上好。
刘敏本以为,无论如何,他们是一家人,她选择零零九社区,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家人不说多支持,也不会反对。
现实却是,她刚一回到家,就被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说什么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现在就去找领导把房子退了,关系转回来,老老实实在家里社区这边买房,否则她就是全家的罪人。
怎么就成了全家的罪人呢?怕是因为没让他们占了自己的便宜才会这么说吧。
刘敏能在这个家里一路读到博士,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就有了一个实验室,可不是优柔寡断,容易被道德绑架的人。
家里爸妈和大哥大嫂、小弟弟妹想是什么,刘敏心知肚明,她就不是那种会向困难妥协的人。
“我现在发现,这家里还是单位,都是一样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强硬了,他们就没有底气。”
刘敏之前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没跟家里计较这些小事,现在她不想再那样糊涂,谁也占不了她便宜。
两个选择,要么他们老实点,她每个月往家里打两百积分,她呢,不缺这两百积分。
要么呢,她就大义灭亲,上报领导,说自家有人跟国外勾结,窥探国家机密,给他们关进去,好好醒醒脑子。
家里那一群脑子不清醒的,当场就知道什么话该说,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唯一一盘肉就在刘敏这边。
“既然知道怕,那就好办,只要你自己心性坚定,他们影响不到你。”
“苗姐姐放心,我脑子清醒的很,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回那个家。”
刘敏跟苗茗这一点很像,她们自己心里有计较,不吃家里的小恩小惠,再加上两人都有能力,日子过得比别人想象的舒服。
一个单身女子凄苦无依的活着,这只存在于某些恶臭男的臆想之中。
这一点之上,社区驻军那边做的可比所谓的家人好,给苗茗和刘敏单独安排的车辆来往接送。
到了那边,也有社区驻军的女官兵接待,在中调和。
双方都有意,走一个流程,事情也聊得很顺利,中午就已经坐上他们小食堂的包厢,推杯换盏。
酒是没有的,以饮料代替,略表心意,苗茗和刘敏一致认为,社区驻军食堂的肉做的最好。
经典的红烧肉是一绝,还烧了三尾鱼,又有绝对是现杀的羊肉,这就是实力啊。
去社区驻军的这一趟很愉快,事情也完成的很顺利。
“在我家里坐会儿吧,龟背竹长得还不错,今天就能带回去。”
刘敏明天就要又要扎根实验室,需要调整状态,在苗茗这儿喝了杯茶就走。
苗茗浇浇水,吃点自己做的小零食,这一天也就过去,第二天去上班,还不忘给齐局把酸水带上。
旱季结束,寒潮将至,这一个来月,大家先顾着享受生活,还没完全适应异能者的冲击,眼见着寒潮又要来了。
这日子,没给人多几秒放松的时间。
这次的寒潮,苗茗不带压力,局里有齐局,还有两位副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工作的压力可不属于她。
凭借先进的雪水与水净化技术,水是不缺的,寒潮和汛期对单位的压力很小,比起旱期,可好过很多。
只要能确定以后都是汛期、旱期、寒潮三大天灾交替,社区供水方面基本没有压力。
在汛期和寒潮时储备的水,足够覆盖居民旱期用水,给点时间,慢慢的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家里也已经准备好,卧室部分已经改造成一个温暖的大型猫窝,还有从刘敏实验室带来的大小火种源取暖设备,这个寒潮,冻不到苗茗。
大型火种源取暖设备是猫窝的核心,秒杀暖气片,小型火种源取暖设备可以随身携带,还能带去单位上班。
吃的喝的,苗茗更不可能缺的,这个寒潮苗茗可以养肉。
三类天灾之间会有几日平缓天气用于喘息,可今日还是二十多度的凉爽天气,明日变成零下,没有一点儿阶段性的过渡。
苗茗昨日还只是一件衣服穿着,觉得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天气可就太幸福。
今天一早从床上探头,就发现窗户边上有着冰霜,再一看挂在窗户外的温度计,赫然已经在零度。
二十四小时之内,气温骤降二十度,人类有衣物保暖,这样的天气都会不小心中招,感冒频繁。
自然界的生物们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折磨,人类没法再像无忧无虑的祖先们那样,从大自然中取得足够生存的资源和食物。
苗茗的身子,很快又缩回了温暖的被窝,蠕动着滚向一边的衣柜,翻出更厚的衣服。
很快,一个鼓鼓囊囊的苗茗就出现在卧室楼下,刚冷又不是很冷时候,其实是穿的最多的。
这时候,人有办法通过叠加衣物的方式去抵抗寒冷,一层又一层穿着。
从零度到零下二三十度,这个方法一直管用,再冷下去就不行。
一直等到一杯温暖的蜂蜜水下肚,苗茗才缓过劲来,人不是铁打的,这骤冷骤热的,一时半会真不容易适应。
今天出门,苗茗准备了充足的驱寒物资,翻出了早多少年前囤的暖宝宝。
当时暖宝宝是一批一批的囤,要么一口气囤了近百箱,这两箱就是放在外边的,早过期了,但不耽误用。
再冷一些,小型火种源取暖设备就要闪亮登场,这些暖宝宝给用了,实在不行就拿去卖了,别留着占位置,家里的储物空间还有更优解。
降温第一天,苗茗裹的最夸张,对比单位人员坚持一条裤子过零下的同事,她看着就软乎乎的。
“苗秘书畏寒?”
冯副局和沈副局没见过苗茗去年这时候的模样,带着关心问道。
“怎么会,多穿点暖和,冬天冻着不好。”
只要没问题就行,苗秘书怎么穿是她自己的个人自由,两位副局关心同事后准备回自己办公室,被苗茗叫住。
“我这儿有多余的暖宝宝,你们要不要?”
当然是要的,冯副局正要开口包圆,被沈副局拉住,给他拖到身后去了。
“有暖宝宝,我们自然是需要,越多越好这样会不会影响苗秘书过冬。”
苗秘书身体好,她也是要过冬的,万一呢,这种事情还是先问清楚。
“火种源可以做饭,也可以用来取暖,这些普通的取暖物品就不需要,咱可以内部交易。”
逻辑上完全没有毛病,省副局每天都会关心国家大事,知道火种源未来可期。
如此便没有问题了,整个单位和社区驻军那边都只能以集体的名义采购火种源,这些东西就不属于凡间之物。
他们这些普通人,在火种源没有广泛运用前,不存在可以消耗得起的可能,还是苗秘书手里的普通取暖物资最靠谱。
“要的要的,苗秘书手里有多少?”
“多少?我也没多少,大概就是够用吧,你们一人两三箱的没问题,丑话说在前头,我这东西保质期肯定是过了,但不耽误用。”
保质期?现在谁还看保质期,社区粮店和社区超市里的那些三无产品,没有一个写保质期的,就用目测法、手摸法和预估法来判断。
保质期都是小问题,只要能用,那就错不了。
降温第一天,苗秘书大放福利,单位百来个人,几乎人人都能从她那换来小半箱的暖宝宝。
谁说苗秘书爱囤东西这习惯不好啊,这可太好了,他们没囤暖宝宝,可借着苗秘书,这不也用上了。
苗秘书的囤货量,也够惊人的,她一个人囤的东西,需要一个单位去吃下。
几十箱暖宝宝,齐局、两位副局和刘敏分了几箱,同事们大概是五个人分两箱,就这么给清完了。
也不是全换了积分,苗茗还得了不少特产,都是别的同事吃饭的手艺。
打这之后,单位上下对苗秘书就再也没了别的看法,这可是小半箱的暖宝宝,几百个呢。
暖宝宝这种低级取暖物资,苗茗还拿出来放在单位里清,别的跟火种源取暖器功能重合的,留下两个,悄悄的在单位流通了。
这一波过后,苗茗家里的位置一下就宽敞,表面上位置多了,那就有条件继续囤货。
别看现在生存条件恶劣,只要想囤货,凭借苗茗手里的积分,有的是办法囤货,这就是实力。
上一次大规模囤货,还是社会秩序尚存的时候,想念那时候,能开车直接去超市一车一车拉东西。
现在想囤点什么,可不就费劲巴拉的,社区超市和粮站要排队,买东西,那些便宜的都限量,贵的又没量。
社区粮站和社区超市贵的那些商品,可是贵了,远超商品的价值。
它们存在意义,就是用来抬人的,用来回收积分,苗茗买它,总有自己一种自己是冤大头的错觉,也不乐意。
苗茗的囤积之道,不是一味的死囤,会选择是买积分相对更低廉的商品,通过自己的加工来提高商品的价值。
别管这能赚几个积分,问就是她乐意,她就喜欢这么去消磨时间。
有如意技能,在这就跟玩经营类小游戏是一样的,现实版经营,能带给苗茗更高的成就感。
东西都是真实的,积分也是沉甸甸的,囤呗,反正怎么过都是一天,苗茗就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小苗下次准备囤什么?我准备绕个方向屯,咱们到时候再交换。”
“没想好,大概率是吃的,那种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干菜或者是酸菜,都有可能吧。”
用了东西去加工,那个太累了,苗茗还真没这个心情,社会又没停摆,工厂照样都在,人怎么能干得过机器?
如意技能最擅长的就是重复性劳动,囤吃的更适合苗茗。
小苗屯自己加工的东西,齐局手上还有一些不方便介绍给小苗的路子,可以以物易物。
知道这一点这就很好了,齐局回去拉上夫人一起琢磨小苗的喜好,照着小苗喜好努力钻研人脉,他们能事半功倍。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日子,苗秘书犹如小太阳般来的单位,带来阵阵温暖。
身上揣着小型火种源取暖设备的苗茗,就是个移动的小太阳,很容易吸人,让别人不自觉的就朝她靠近,被她吸引,最后被她捕获。
靠近苗秘书,在寒潮时也能感到久违的温暖,就像坐在火炉旁那样暖融融的。
眼馋的,确实眼馋了,这就是异能者吗?
苗茗的人气,在她带着火种源取暖设备上班后,一路飙升,她的办公室,成了同事们心目中的幸福之地。
齐局最先舍弃的脸面,付出了帮苗茗写报告的代价,长在了她办公室。
齐局作为核心,他身上工作不重,大多是决策层,有时间帮苗茗写报告,冯副局和沈副局就不能走这条路。
就在齐局挤进苗茗办公室的第二天,他们也抓耳挠腮的想了个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