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一脸懵逼,“鲍导,什么情况?怎么啦?”
鲍晓按捺住急切的情绪,组织了一下语言,把事情原原本本地慢慢道来。
因为在“芒果卫视”春晚上的优秀表现,开年后,台里把一项重任交给了鲍晓,让他负责重启两年前的一个热门节目——《我是歌手》。
国内各大卫视里,“芒果卫视”的娱乐化是搞得最好的,不过近些年面临着“荔枝卫视”和“番茄卫视”的强力竞争,压力也很大。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芒果卫视”和国内的几位实力唱将之间都闹出过龃龉,鲍晓接手后也是竭尽所能,还搭上了不少关系,才拉起了一支队伍——由那鹰、 阿木、二手rose、 杨丞霖、王苏珑五人代表华夏出战。
要说这五位歌手也算不错了,因为节目采用的是直播方式,光这一点就被很多歌手婉拒,有实力、有胆量,还要有档期的歌手寥寥无几,够胆上台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不过台里邀请过来的国际友人,一个是获得过格莱美奖的犹撒国“巨肺歌手”香缇莫,另一个是加纳大的00后歌手凡希亚,这尼玛妥妥是一对王炸啊!
那鹰老太太这些年参加过的音乐综艺节目不知凡几,本来还以为就是过来走个过场,顺便拿个冠军,然后揣上一笔不菲的出场费拍屁股走人就行了,结果刚一上场就被架在火堆上下不来了。在快要退休的年纪,这老太太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瓶颈期。
不比不知道,这一比,就直接把华语歌坛最后的遮羞布全给撕碎了。国外选手可不管你什么江湖大佬网络红人,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情世故,他们就这么真刀真枪地杀过来了。香缇莫人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就先开嗓。凡希亚一张嘴,更是差点把现场观众的天灵盖都给震碎了,可谓是贴脸开大,降维打击。
面对断崖般的差距,那鹰、 阿木、二手rose、 杨丞霖、王苏珑也是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可惜,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是不以人们的意愿为转移的,搞到最后,节目变成了五旬老太守国门,那鹰大战列强。
最终两位洋人不出意外地夺得了一、二名,那鹰成了场上华夏选手中唯一能打的,拿了个第三名,后面那四个则共同竞争倒数第一……这下就tmd尴尬了!
难怪赛后有网友调侃:“上一个五十岁还要披挂上阵的是穆桂英,都是鹰……本以为是一出那鹰夺冠记,万万没想到——叶赫那拉是你的姓,守国门更是你的命!”
“这次节目就是在格莱美、星光大道和农村红白喜事之间来回切换。”
“感觉华夏乐坛要完啊,要么网络歌曲,要么风格诡异……就像对方出了四个2,我们手里只有一个3,把尿喊出来都唱不过人家。”
……
夏沫听到这,心里就明白了:鲍晓这次算是把华语乐坛的脓包直接就给挑破了!《我是歌手2024》好样的,就该好好抽一抽这些人的耳光。
现在的华语乐坛不是要完,而是早就烂根子了。到今天,假唱都快成这一行的行规了。不假唱的人,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施展的舞台。看看吧,台上蹦跶的都tm是些什么狗屁倒灶的玩意。
这哪是洋人在侮辱华语乐坛啊,分明是华语乐坛的很多人在给华夏人喂屎啊。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天天上台飙高音,天天自我标榜,评委歌手音乐人,每一个都说要带着华语乐坛走向世界,可如今不修音的世界列强来了,一切就完犊子喽,一个个tm全把脑袋埋沙子里了。
在《我是歌手2024》的舞台上,不管你是什么年纪,也不管你有多老的资历,都要出列,老老实实地接受大家的审视。
“芒果卫视”请来的几位歌手,倒不是说他们徒有虚名,但他们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
那鹰,曾经的实力唱将,巅峰期的实力代表了华语女歌手的天花板,混声技术、音域跨度均属顶级,尤其她的音色统一度在华语乐坛堪称标杆,从低音到高音的音色过渡自然,几乎没有割裂感。她的嗓音自带沙哑质感,结合蝶窦共鸣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声”效果。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声带的弹性在下降,如今的那鹰G3以下的低音就频繁出现气息不稳、音值不足的问题,明显是声带的支撑力不足。巅峰期的那鹰高音可达A5,但如今在升d5以上音域就明显吃力了,声音发紧且缺乏厚度。
阿木,唱功合格,没有高深的技巧但也没有明显的毛病,沙哑且略带沧桑的嗓音极具个人特色,尤其是高音部分那种“要破不破”的沙哑感,成为其标志性的风格。作品以直白的歌词和上口的旋律直击听众情感要害,擅长通过质朴的演唱引发听众的共鸣。他的声音处理存在问题,演唱中气声控制不稳,高音依赖声带的挤压而非科学的共鸣,导致其音色单薄甚至漏气,而且阿木的作品风格单一化,缺乏多元化的音乐探索。综合来看,他的优势是独特的音色和质朴的情感表达,缺点是技术不够全面,比较适合特定的受众,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手rose,将东北二人转、民间小调与摇滚结合,形成独特的“民族朋克”风格,以接地气的方言咬字和幽默戏谑的歌词传递市井的气息,舞台表演夸张癫狂,擅长调动观众情绪。缺点是他的音域狭窄(c3-F4),缺乏混声能力,高音完全依赖胸声喊叫,而且过于强烈的土味审美和实验性的演唱风格导致这位歌手的听众两极严重分化,部分听众认为他的音乐“难以欣赏”。
杨丞霖早期是以甜美的偶像风格为主,后期唱功进步,顺利完成了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型。作品展现了她扎实的声乐控制力,尤其是在情感的细腻度和气息的稳定性上进步显着,演唱会表现稳定,能兼顾唱跳与高强度演出,从流行情歌到轻摇滚均能自如驾驭,可惜先天的“小嗓”限制了她对宏大歌曲的诠释,部分高音完全依赖音色的调整而不是技术上的突破。
王苏珑作为科班出身的音乐人,作品兼具专业性与流行度。他主要以创作与流行敏锐度取胜,嗓音清新且富有少年感,擅长演绎青春主题的流行情歌,现场表现稳定。相比创作实力,其演唱技术尚未形成强烈的个人标签,部分作品非常依赖录音室修音。
最后的总结就是,即便是五人里唱功最扎实的那鹰,如今也已经是廉颇老矣,其他四位歌手每个人都有其自身明显的缺陷。拿这样的队伍代表华语乐坛去迎战那些洋人里的实力派大魔王,不出丑那才叫怪事。
说白了,在这种硬桥硬马的比拼中,要想取胜就只有两招,一是拼唱歌技能,二是拼歌曲创意。
在唱歌技能方面,实力最强的那鹰都不是两位洋人的对手。二手rose的思路倒是对了,既然唱功不如你,那就搞点创意。可即便如此,可是你唱功方面差距太大的话同样不行啊,总不能纯拼创意吧。
要说能打的还得是二十年前的那一批人:巅峰谭永璘、巅峰苏睿、巅峰牛欢、巅峰林自祥,这些人的唱功硬实力完全不输对方。如果以林自祥的实力再加上当年的《十分之二寸》这种串烧创意,要拿第一其实不算难事,毕竟这是中国人当评委的舞台,真要唱出彩了,华夏歌手还是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的。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神们一个个都老了,年轻人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只知道玩一些邪乎的东西哗众取宠,就是不愿意好好训练基本的唱功。反正以如今的环境,即便他们唱得和狗屎一样,可通过修音和包装照样能够到处开演唱会骗钱,有的甚至还tm假唱。
劣币驱逐了良币,现在的华夏乐坛何其之虚,这才会出现洋人过来一打就垮,而且还挑不出人出来招架的难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