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西游?”林孝媛也不知道夏沫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创作题材。这种对经典Ip的现代诠释可发挥的余地大,受众群体广,作品不容易遇冷,但很难弄出新意。
“是!”夏茉言简意赅地说了一个字,然后扭头打了个手势,伴奏响了起来。
林孝媛摇摇头,转身走出了聚光灯的照射范围。
前奏以古筝的泛音开场,模拟的是空谷回响的意境,瞬间将全场观众带入了神话时空,随后便是钢琴、竹笛、电吉他等乐器交织。为了唤起怀旧感,前奏甚至引用了一小段《西游记》的经典旋律。
大屏幕上,随着夏茉的演唱,《悟空》的歌词也慢慢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底。
月溅星河
长路漫漫
风烟残尽
独影阑珊
……
从夏茉的樱桃小嘴里,吐出的却是沧桑的男声,而且是很有感情的胸声,给观众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歌曲一开始便以寥寥数语,营造出一种极致的孤寂与苍凉。星月下的漫漫长路,征途的尽头风烟消散,只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微弱的光线下徘徊。
这几句不仅描绘了西行路上的艰险与荒芜,更以清冷的意象奠定了孤独的底色。悟空不仅在取经路上是孤独的,在内心世界中,他对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问同样是一种孤独的求索。这是一种英雄末路式的悲情与迷茫,同时也为后续悟空内心的挣扎与叩问铺设了广阔的背景。
夏沫唱歌,向来以其独特的融合性与多变性着称,他会根据歌曲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声线进行演绎,也擅长通过音色的变化去传递复杂的情绪。
主歌部分钢琴与弦乐交织,如同叙事诗般铺陈着悟空的心路历程。
谁叫我身手不凡
谁让我爱恨两难
到后来
肝肠寸断
……
这两句头声加上特殊咬字使得声音的色彩非常丰富,通过自问自答,揭示了悟空因能力与责任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歌词直指悟空的核心矛盾:非凡的能力并未给悟空带来绝对的自由与快乐,反而使其陷入了“爱恨两难”的境地,最终才导致“肝肠寸断”的痛苦。
这种因“身手不凡”而生的宿命感,是悟空悲剧性的重要来源。他无法摆脱因能力而被赋予的责任与枷锁,内心的情感纠葛与由此产生的痛苦呼之欲出。
现场很多观众脸上轻松的神色已经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严肃和深深的思索:这首《悟空》唱的真的只是悟空么?它唱的,难道不是每一个被命运裹挟的凡人?自由与责任、反抗与妥协,这对永恒的矛盾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处理?
幻世当空
恩怨休怀
舍悟离迷
六尘不改
……
夏茉把尾音拉长,利用长音控气,使声音变得悠扬了。面对虚幻无常的世事,悟空一开始试图超脱于恩怨情仇,并通过“舍悟离迷”来寻求自身的觉醒。然而,“六尘不改”又暗示了他的内心依然有着某种坚持,或许是对本我和初心的固守,不愿被外界的纷扰所彻底改变。这体现了他对世事深刻洞察后的复杂心态,既有看破红尘的通透,又有不愿随波逐流的执拗。
且怒且悲且狂哉
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过是
心有魔债
……
到了“且怒且悲且狂哉”这句,夏茉收小气流,增加闭合,使声音变得干净,代表着悟空将对自己压抑已久的情感做出集中宣泄,在他“是人是鬼是妖怪”的连续追问中,透露出他对自我认同的迷茫与困惑。“心有魔债”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悟空内心挣扎的根源,并非是外在的妖魔,而是源于自身内心佛性与魔性的相互交织。
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
这两句充满了对既定信仰和命运的深刻叩问:“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表达的是皈依之后的决绝与无路可退,也隐含着对这种“回头无岸”的宿命的无奈与悲凉;“跪一人为师,生死无关”则更为尖锐,将师徒关系置于生死之外去考量。这里悟空的形象,并非一味地顺从,而是带有一种清醒的认知和潜在的质疑。
这段又开始上难度了,加入了京剧唱腔与戏曲打击乐。夏茉在“叫一声佛祖”时,在真假声转换中融入了高亢而略带尖锐的戏曲尖音,在头声主导的基础上增强声压,让自己的音色无限接近于混声状态,以戏曲特有的穿透力与颤音处理,赋予角色强烈的戏剧张力,既保留流行音乐的感染力,又凸显国风韵味,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听得林孝媛这些懂行的人一个个头皮发麻。配合着器乐的烘托,极大地增强了《悟空》的情感冲击力,同时也为整首歌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质感。
我要 这铁棒有何用
我有 这变化又如何
还是不安 还是氐惆
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
……
这一段副歌夏茉的咬字干净利落,加上前面的哭腔过渡和极棒的腔体压缩,很好地表达了悟空的感情变化。即便自身已经拥有了毁天灭地的力量,悟空依然感到“不安”与“氐惆”,可见强大的武力并不能填补悟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金箍当头”既是其外在束缚的象征,也是其内心压抑的具象化,“欲说还休”更是将他有苦难言、无法挣脱的困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是对力量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深层次思考,拥有力量就等于拥有价值吗?悟空在此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我要 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 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灵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
……
音乐突然切换为失真电吉他与强力鼓点,配合夏茉撕裂般的唱腔,将 “踏碎灵霄,放肆桀骜” 的反叛精神推向极致。
唱前一句“踏碎凌霄”时夏茉特意加大了口型,形成气流的不规整输出,用一个c5长音来表达悟空放荡不羁的个性,而到了下一句“放肆桀骜”的时候,夏茉又收小口型,凭借自己强大的混声能力和气声平衡控制能力,硬是把调给收了回来,重新下行拉回到自己的真声区,这一手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经历了迷茫与不安之后,悟空的抗争精神再次燃起。“醉舞魔”和“乱迷浊”展现了他不甘沉沦、试图以自身力量搅动这浑浊世间的决心。而“踏碎灵霄,放肆桀骜”更是将其叛逆、不服管束的“泼猴”本性推向高潮。
然而,激昂的抗争之后,紧接着的却是“世恶道险终究难逃”的清醒认知。这既是悟空对现实残酷的洞察,也为他的抗争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他的桀骜不驯,最终还是难逃宿命的罗网。这种宿命论的悲剧感进一步深化了歌曲的哲学深度。
这一棒
叫你灰飞烟灭
最后的“灭”字由高转低,是最难唱的,可夏茉依旧把歌曲的收尾唱得充满了力量与决绝。这一棒,指向的是谁?是妖魔鬼怪,是世道险恶,是束缚自身的金箍,还是那个充满痛苦与挣扎的自我?
这是主动的毁灭,更是抗争的终极爆发。悟空的困境与呐喊,触动了现场观众内心深处对现实压力的共鸣,以及对打破桎梏、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夏茉一首高难度唱功的《悟空》,以其高度的文学性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悟空形象。它不再仅仅是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斗战胜佛,更是一个充满内心矛盾、孤独求索的悲剧英雄。
《悟空》的魅力,在于它既是孙悟空的史诗,也是现代人的精神自白。歌词层层递进,展现了悟空从迷茫困顿到叩问反抗的复杂心路历程。一曲《悟空》,唱尽了苍凉与不屈,不仅定义了国风音乐的一个新高度,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时代意义,证明了优秀的文化作品拥有着穿越时空、激励人心的不朽力量。
在编曲风格上,《悟空》很像周董的中国风,把钢琴、架子鼓配上长笛和二胡,将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再配以大气的唱腔,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悟空的内心世界,并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包括林孝媛在内,现场绝大多数人都认可夏沫的这种重构:“夏沫的悟空不是斗战胜佛,而是每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普通人。”
夏沫的声音机能真的很强,演唱中各种细节拉满。林孝媛是懂行的,当然知道夏沫这首歌的价值和演唱难度。这首歌很不好唱,但夏沫依旧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展示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功底,颇有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味道。
不说创作水平、能力,光是比唱功,夏沫已经超出自己不止一筹了,林孝媛默默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