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副驾位置的“金刚”扭头用还很蹩脚的华语对夏沫说:“boss,这天气很不对劲,我们要快些离开这里,不然很容易被困住的。”

“老金,你的华语进步很大,比你的阿拉伯语强多了,加油!”夏沫笑了笑,“好在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我们立刻就能出发。”

车队再次上路,不过走得更慢了。

车队众人还不知道的是,气象部门凌晨时分已经把大风预警替换成为了暴风雪预警,这个时候,S318格尔木和茫崖两头都已经被交警部门封路了。

是的,六月飞雪,大西北就是这么神奇!

天空先自变了脸色。原本澄澈高远的天空,一碧如洗,蓝得如同冰层断裂处的寒晶,如今却自西北角涌起一片浊黄,继而转为铅灰,仿佛有巨人在以无形之笔饱蘸了污墨,正在天上一笔一笔地涂抹过来。

云层低垂,沉重得像是要坠到地面。

风大起来了,变得锐利而蛮横,呼啸着掠过地面,卷起无数细小的沙石。那些沙石疯狂地相互摩擦、撞击,发出一种干燥而刺耳的喧嚣。

强大的横风使得车队现在几乎是以步行的速度在跋涉。所有的车都紧闭门窗,打开了空气内循环。

风沙像鞭子一般狠狠地抽打在车身上,然后进行一番粗暴的搓磨,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远方的地平线已然模糊,天地之交被这翻滚搅动的沙尘所吞噬,浑黄一片,再也分不清何处是天,何处是地。

所有的车都开了雾灯,头车和尾车还打开了双闪,车队小心谨慎地向前摸索行进。

车厢左右摇摆,像风浪里的小船。

雪很快就来了,被狂风撕扯成粉碎的冰晶,混同着沙尘,化身成为一堵灰白色的、奔腾咆哮的墙壁,平行于地面,横扫而来,狂暴地喷射、抽打着车队的几台车。

大自然就像一台巨大的喷砂机,每一粒雪珠都裹挟着沙砾,没多久功夫,车辆迎风面的车漆便被风沙给刮得干干净净的,暴露出银白色的金属底色。

天地间被这迅疾的灰白色狂潮充斥,视线变得极差,勉强能看清车前数米。

风嚎叫着,时而凄厉如幽鬼哭泣,时而沉闷如巨兽喘息。那些顽强扎根于砾石间的骆驼刺、梭梭柴,在狂风中剧烈地颤抖,来回俯仰,几乎要被连根拔起,却又在最后一刻死死地抓住脚下的土地,显出一种与这毁灭之力对抗的、惊心动魄的顽强。

前后也不过几分钟时间,浩瀚与死寂便被彻底撕得粉碎,代之以一种喧嚣到极致的、冰冷的狂暴。

这便是高原戈壁上的暴风雪,它不抒情,更不浪漫,只是以一种最原始最酷烈的方式,宣示着大自然绝对的威严。

夏沫看了看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问了问同车的护卫们,情况也差不多,不管用的是哪家运营商的sim卡,此刻都完全没有了信号。

好在车与车之间还有车载手台可以相互联系。

手台就是“手持电台”,它属于业余无线电设备,使用时是需要考取《业余电台操作证》并申请执照的,电台的机身上还要刻上全球唯一的呼号;而普通的对讲机是属于民用消费级产品,两者之间就好比是专业的单反相机与手机拍照的区别。

这种车载手台与普通的手持式对讲机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发射?功率和通信距离,车载手台直接连接车载电源供电,发射功率往往都在25w以上,无障碍环境下的通信距离可以轻松超过十公里,就是数十公里也不在话下。

夏沫拿起手台开始喊话:“山鹰四号,山鹰四号,这里是山鹰一号,抄收请回复,over。”

手台里很快传来了江离尘的声音:“山鹰一号,这里是山鹰四号,信号抄收,强度五十九,非常清晰……请讲,over。”

夏沫利用手台联系上了坐在头车上的江离尘,在头车的指挥和带领下,车队很快就在公路边找到了一片适合临时停车的场地。四台车,按四个方向围成了一个“口”字形。

高原露出了它最狰狞、也最喜怒无常的獠牙。

车队现在就像是一串被冻僵的甲虫,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

现在车队和外界暂时失联了,就连卫星电话的对星网络信号强度也一直低于-120dbm,看来这场暴风雪同样遮蔽了卫星信号,导致电话根本无法入网。

风势依然很大,像是一面无形的的墙,带着千军万马的咆哮,轰然撞击在处于侧面迎风位置的四号车上,四号车的车身一直在剧烈地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掀翻一样。

好在二号车和三号车都在后面用车屁股死死地顶住了四号车的车身。

雪被狂风碾碎、磨成细小的白色沙砾,密集地、疯狂地抽打在车窗上,发出令人牙酸的“沙沙”声,很快,迎风面的窗玻璃就被完全地糊死了,窗外的一切景象消失了,只剩下翻滚搅动的、令人绝望的灰白。

从背风面的玻璃看出去,窗外已经变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灰白色的磨盘。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更分不清方向,仿佛宇宙又回到了原始的混沌状态。

温度计上的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跌。寒气无视车体的阻挡,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车窗内侧已经开始结霜了,呼吸喷出的白气瞬间变得浓重,金属材质的车门也变得如同冰块。

车外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和整个世界一起凉下来的,还有部分车队成员的心:车会不会被这场暴风雪掩埋?燃料够不够取暖?我们会死在这里吗?

杨蜜就是这其中之一,面对大自然的严酷,那种巨大的无力感差点将她吞噬。慌乱就像一条冰冷的毒蛇,顺着她的脊椎试图爬上来。她的心脏开始狂跳,呼吸也逐渐变得急促。

好在就在她即将崩溃的前一刻,听到手台里传出了夏沫的声音。

“……所有人保持冷静!大家听我指挥。首先把人员全部集中到二、三、四号车上,大家挤一挤,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其次从现在开始检查燃油和物资!要制定严格的发动机启动计划,每小时发动车辆十五分钟用于取暖。

“……节省电瓶电量,发动车辆时,才进行手台的通联,届时以灯光为号。

“……在车内做简单的伸展运动,搓手搓脚,大家互相监督,绝对不能睡着。检查彼此的衣物,确保领口、袖口扎紧……”

在结束这次通话之后,四台车上的人员冒着风雪进行了一次转移。

一号车上的夏沫上了三号车,坐到了“红魔”原本的副驾位置。三号车的后座上有杨蜜和达娜拉,主驾位置还有另外一位女护卫。

一号车上的其余人员也全部转移到二号车和四号车上去了,“红魔”和“金刚”都上了四号车,目前,四号车五个人,三号车四个人,二号车四个人。

安排“红魔”和“金刚”两口子上四号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四号车的配重,让车辆不容易被风掀翻,另外假如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还能借助于“红魔”的念动能力应急甚至救命。

夏沫带来了五张至关重要的急救保温毯,分给了“红魔”和“金刚”一人一张,这个小装备别看只是薄薄的一层铝箔纸,却实实在在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救援指定用品,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

高海拔地区天气多变,遇到强冷空气时,出现降雪或者雨夹雪的概率相对较大。即便在六月,遇到雨雪、冰雹、大风等天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夏沫想过可能会遇到下雨甚至下雪,但没想到会遇到暴雪,还是夹杂着狂风的暴风雪。

夏沫郁闷地吐槽:“这天气预报和神棍也差不多了,就没个靠谱的时候,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它预报的天气跟实际情况究竟能差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