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少数部队,突进到了敌人的阵地上,但是也被很快击溃。
大多数的部队,都是在冲锋的过程之中,就被炮弹活活炸死了。”
参谋官声音之中带着几分悲怆。
很显然,前方损失的惨重程度,也超过了他们的预料。
明上川太郎听完这个消息,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意外,若是这次作战成功的话,反倒是有些出乎他意料的。
可他又相当清楚,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哪怕这样做并不能起到任何的效果,也无法将敌人的防御阵地拿下来,可他必须做点儿什么。
因为在这里坐以待毙,更是没有一丝一毫挡住敌人攻击的机会。
“我知道了。”
明上川太郎的声音之中,没有一丝一毫情感的波动。“发电报给总司令部、、、、、、”
此刻,在沈阳城中,关东军司令部之中,香月清司的情绪和之前一样的焦躁。
如今的他陷入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
他心中存着一些坚守到冬天到来的幻想,因为只需要再等半个多月,说不定就会有大雪降临。
可现实的情况确实,各个防御阵地传递过来的情报在跟他说,任何一条防线都无法再坚持半个月的时间了。
等到他们的,就只有敌人从多个方向,将他们全部包围起来,然后歼灭干净,一个不留。
可若是不等到冬天的到来,直接在这个时候后撤,敌人的部队一旦追击过来,在敌人的装甲部队持续追击之下,还不知道他们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而这样的代价,是他和手下的士兵们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也是在这个时候,又是前线的一封电报传递过来。
“报告总司令,明上川太郎说南部防线已经很难坚持下去,他们的伤亡惨重,弹药也消耗大半,士兵的士气非常萎靡,需要抽调援兵进行支援,才能继续作战。”
类似这样的电报,香月清司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不管是北面还是西南方向,都有类似的电报传递过来。
都是需要援兵,需要弹药,同时也在告诉他,整个阵线都在敌人的猛攻之下一点点溃败。
“知道了,让他继续坚守。”
似乎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在了香月清司的身上,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开始思考着是否要继续坚守下去,还是应该直接撤退。
终于,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香月清司将最后的一丝丝幻想也彻底抛弃了,现在他们必须立刻撤退,趁着前线的防线还没有彻底崩溃之前。
五天时间,最多五天时间,他们就可以将主力部队从沈阳撤出去,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然后向鸭绿江方向一路挺进。
到时候他们的部队,就会得到在半岛方向的友军部队接应,届时整支部队存活下来的概率都不会小。
尤其是现在他们部署在沈阳周边还有大量的精锐部队,同时还有相对还算是稳固的防线,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可以成为拖延敌军装甲部队追击的条件。
现在的香月清司,必须好好地利用这些条件,来为自己和关东军主力部队的后撤争取到一些时间了。
“执行c计划。”
终于,香月清司沉重的声音,在指挥部里面回荡了起来。
这是日军的撤退计划,只是和之前的撤退计划不一样,c计划意味着他们直接丢弃之前的所有计划,不顾一切地向鸭绿江方向撤退。
这道命令在指挥部里面回荡了一段时间,半晌才终于有人回应起来。
这天下午的时候,沈阳城中的日军开始频繁集结,离开城市。
与此同时,大批的物资,辎重等等,都被装载到了卡车上,马车上,开始向城外运输。
现在他们还有一条公路,可以帮助他们直接通向鸭绿江江边。
好消息就是,如今这条公路还在日军的手中,至少他们还能通过这一条公路,抵达鸭绿江。
这边日军的动向,自然也被四军的无人机捕捉到了。
除了无人机之外,在沈阳城之中潜伏的暗部成员,同样也在关注着日军的动向。
并且暗部的这些成员们,已经开始密集集结起来武装力量。
现在的那些日军部队,根本没有闲工夫理会他们,情报部门也已经开始准备跑路了,哪里还会去理会潜藏在沈阳城中的抗日力量。
于是暗部这些年来,在沈阳城中秘密培养起来的武装力量,就开始在这儿时候被集结起来。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想办法保护住在沈阳城中的那些工业设施。
包括发电厂,各种工厂等等。
日军安排了专门的部队,会在临走之前,对这些工厂进行破坏,能搬走的就搬走,无法搬走的就直接炸掉。
对于日军来说,就算是撤离沈阳城,也绝对不能留给四军任何东西。
这天晚上的时候,大规模的撤退正式开始了。
大批的日军部队,都开始在这个时候,涌入到了公路上,整个沈阳城的公路,到处可以看到拥堵在道路上的卡车,骡马,板车,还有大量的日本侨民,也跟着部队一起撤退。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卡车,骡马,还有板车,都拥堵在了道路上。
这反倒是拖延了他们撤退的速度。
与此同时,在前线的部队,也已经得到了沈阳城中的关东军,正在大规模向东撤退的消息。
这对于前线的日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这就意味着,那些部队撤退了,而他们却需要继续留守在阵地上,毕竟一直到现在,他们也还没有得到任何可以撤退的命令。
明上川太郎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也很清楚,撤退的命令至少不会在现在下达到他的部队上。
因为南部防线相当的重要,若是他们直接撤退的话,将侧翼暴露出来,到时候在南部的这些敌军装甲部队,就可以直接北上,如同狼群一般,冲击日军的撤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