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宋漫漫的话,宋壹笑了笑,道:“小姑姑,您这是哪里的话,我可不像凌征有大哥瘾。”

“不管有没有大哥瘾,这段时间这个家是要交给你了,你三叔和二爷爷在部队,未必能顾得上你们,自己要照顾好自己,知道不。”

听着宋漫漫唠唠叨叨的叮咛,宋壹痛苦并快乐着,不住的点头应道:“小姑姑,您放心,我肯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他们几个。”

“对你小姑姑一向放心,我们大概去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了,不过生活费多给你们一些以防万一,这是一千块钱,你给放好了。”说完,宋漫漫将一千块钱塞到宋壹的手里。

看着自己手中的一千块钱,和已经上车的宋漫漫,宋壹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发现自家小姑姑对于金钱是真的没有什么概念,谁家家长给孩子钱一给给一千块钱的。

见宋漫漫几人已经上了车,宋劲不舍的抱了抱谭宛,道:“媳妇儿,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的几个臭小子有我呢!”

“嗯!”点了点头,谭宛朝宋劲招了招手,上了车子。

宋劲带着宋壹几人,望着远去的车子好一会儿,直到看不到影子,几人才立马进到四合院里,关门、锁门一气呵成。

拿起大哥大,宋劲按了几下,见对面接通,着急的道:“你们到底多久回来,漫漫他们已经出发去临市了。”

“别着急,我们已经到京都了,马上就可以回到家里了。”

“你快点,我们再不赶过去就赶不上爷爷的寿辰了。”

“不会的,你先带着几个臭小子请假,我去联系一下沈哥。”

“宋识,你给我靠点谱。”说完,宋劲挂断,将大哥大收起来。

看着宋壹这些侄子,宋劲无奈的叹了口气,道:“走吧,我带着你们几个去学校请假。”

宋爷爷的八十大寿,他们是怎么都不能缺席的,必定是要一家团聚。

至于学习,宋劲不甚在意的瞥了几个侄子一眼,若是因为请几天假,成绩就严重下滑,那他只能说这些侄子的成绩真的不怎么样。

远在火车站的宋识,望着已经没了声响的大哥大,气的连做了好几个深呼吸,这要不是他打不过宋劲,多少他要告诉宋劲花儿为什么那么红,果然哥哥什么的最讨厌了。

“老宅那边处理好了吗?”将大哥大收起来,宋识朝旁边的男人问道。

凌燃微微颔首,道:“老宅那边已经处理好了。”

“那就好。”

“还得多亏了宴清,不然也不能这么顺利的就搞定。”

听到凌燃的话,宋识用力的点点头,道:“沈哥一向都很厉害,我就没见过有他搞不定的事情。”

“先回四合院吧!”

“好。”

......

这次去临市宋漫漫一行人是开车去的,火车上的环境嘈杂混乱,他们带着一个孕妇,还有一个生病的老人,实在不适合坐火车。

也好在凌炎的方向感很不错,带的路也都是极为平坦的,宋漫漫几人跟在凌炎的车后基本上一路畅行。

经过一天的车程,一行人顺利的抵达了临市。

见天色已晚,凌炎和宋耕两人连忙去寻找招待所。

住进招待所,宋漫漫看着屋内有些泛黄的墙皮,轻微皱了下眉,道:“咱们还是应该尽快在临市物色一个房子,这样大嫂住的也能舒服一些。”

听到宋漫漫的话,一旁的陶芍芍赞同的点点头,道:“嗯!我也觉得可以买一套,这租房子总归不怎么方便,而且大嫂至少要在这里待一年,买一套我们过来陪她也方便一些。”

“那我们俩明天去看看有没有卖房子的。”

“好。”

第二天一大早,和宋爷爷、宋奶奶说了一声后,宋漫漫和陶芍芍就去寻找出售的房子。

在经过宋家老宅的时候,宋漫漫不禁怔了怔。

“漫漫,你看什么呢?”见宋漫漫一直盯着旁边的房屋,陶芍芍不解的问道。

宋漫漫指了指宋家老宅,抿了抿唇,道:“这里......这里就是我们宋家的老宅,旁边的是沈家老宅。”

“这......一定有很多故事。”看着房屋上空落落的牌匾,和院内微微伸出的枝丫,陶芍芍喃喃道。

临市的房屋大多都还保留着原本的模样,带着些许陈年的味道,一砖一瓦都尽显故事。

“以前我常听奶奶讲,她在老家的时候与爷爷、沈爷爷、沈奶奶还有几位舅爷的故事,大致都离不开这两座宅院,只可惜......现在这里不属于他们了。”

以前,宋漫漫不是没有想过花钱把沈宋两家的老宅买回来,可是这房子并不是属于居住的人,宋漫漫也不知道从哪里买回来了。

望了好一会儿,宋漫漫抿了抿唇,道:“走吧!”

“漫漫,别想那么多了,我们一家人都在,那家就没有散。”抚了抚宋漫漫的肩膀,陶芍芍安慰道。

“嗯!”点点头,宋漫漫指了指前面,道:“咱们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出售的房子吧!”

过往的东西失去了就失去了,她会怀念、会可惜,但她不会让自己沉浸在过往的事情里面出不来,她清楚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大概是两人的运气好,不过一会儿,宋漫漫和陶芍芍就找到了一处不错的宅院在出售。

卖房子的是一对老夫妻,因为老两口的独生子在海城工作,如今彻底定居在了海城,所以要把老两口也给接过去,这处老房子也就闲置了。

在宅院内转了转,宋漫漫果断决定拿下。

这处宅院虽然论价值不如她京都的四合院,但是要是论居住舒适度却是极高的。

而且这处院子也足够大,很适合他们家,来的人多了也不怕没地方住,单单屋子就有十七间。

陶芍芍对于这处宅子也很满意,大概是因为宋家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姑嫂俩统一看中的就是房间的多少,还有院子够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