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0年代,泰国是当时亚洲经济发展的明星国家之一,从1990年到1996年,年均 Gdp 增速达到了9%以上,整个国家经济欣欣向荣、社会充满了朝气。

当然,这个经济的发展主要有赖于日本、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大量的外国投资蜂拥而至,而日本在19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后货币急速升值,为了降低成本,更是加大了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投资。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此时的泰国就拥有了投资+出口两架马车,投资滚滚而来,经济被炒的火热,而为了更好的吸引外资,泰国索性在1990年前后就全面放开了金融管制,国际资本可以自由地从泰国流入流出。

热钱的大量流入,很快就催生了股市和楼市的泡沫,而推动这些资产泡沫的资金大多为短期的海外资金,投机性质明显,而各个银行、金融公司还在不断地为这些泡沫扩大融资。

之后,索罗斯把这些泰铢通过各种山迅速向市场抛售,然后换成美元,当时,泰铢和美元之间实行固定汇率,1美元换25泰铢。

假设泰铢兑换美元是1: 25,索罗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国银行借入250亿泰铢,然后进行抛售,按汇率可以将250亿兑换成10亿美元,放在手上。

然后,索罗斯不停的向泰国银行借泰铢,再抛售泰铢,最后兑换成美元,重复多次后,泰国市场上的泰铢很快多的要烂大街了,而市场上的恐慌情绪也开始蔓延,许多人开始跟着抛售泰铢,到了1997年5月,市场上1美元已经能兑换26.7元泰铢。

不过,泰国政府很快反应过来,总共投入了12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从市面上买入大量多余的泰铢;

同时泰国政府直接发布命令,禁止本国银行借泰铢给索罗斯和其他外国游资;此外,泰国政府还一举将隔夜的拆借利息从1%狂飙到了100%以上,大大增加了索罗斯的财务成本。

首轮,索罗斯没有占到便宜,败下阵来,还亏了3亿美金。泰铢也得到了稳定。

不过,泰国政府的外汇储备家底也耗去了一小半。

索罗斯就等这个关键时机的到来。

很快,索罗斯再次卷土重来,

他依旧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买入、借入海量的泰铢,抛出兑换成美元,虽然政府禁止银行借泰铢给索罗斯,但是面对美国人的各种利益诱惑,不是每家银行都会坚守政府的命令,再加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甚至有钱的个人,只要是能搞到泰铢,索罗斯的团队几乎穷尽了方法手段。

此外,索罗斯还通过舆论机器,不断在泰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宣扬泰铢要贬值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泰国人相信了这些信息,纷纷前往银行,把手里的泰铢换成了美元,这让政府手里能掌控的美元外汇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