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远博:白总这人也只有您才能驾驭得了。别人真的不好说。
吴炜:大是大非面前,她还是能分得清的。这点我不怀疑。
俞远博面带微笑地对吴炜说道:“吴总,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想把我们的酒厂再扩大一下规模。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呢?是否可行呢?”
吴炜听后,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问道:“嗯,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我想先了解一下,目前我们厂里有多少个品牌的啤酒啊?”
俞远博赶忙回答道:“目前我们厂的啤酒品牌比较杂乱,大概有十多个吧。但其中真正主打、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也就两三个而已。”
吴炜点了点头,接着说:“嗯,我明白了。不过你要注意啊,口碑这一块非常重要,毕竟现在啤酒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我们可千万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啊。”
俞远博连忙应道:“您说得对,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打算留下几个口碑好、销量大的品牌作为主推产品,而其他的品牌则逐渐进行整合和保留。”
吴炜对俞远博的想法表示赞同,他接着建议道:“对于那些主推的品牌,我们可以做得更精细一些,主打其中几款产品的副牌,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其他的顺带品牌副牌分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还能借助主打产品的热度,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俞远博听后,有些疑惑地问道:“您说的‘蹭热度’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理解。”
吴炜耐心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那些销量好的产品所带来的人气和关注度,去带动其他相对较冷门的产品。就像搭便车一样,蹭一蹭它们的热度,从而提高这些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俞远博不禁赞叹道:“高,实在是高啊!这就是眼界的差距啊!”他心中暗自感叹,自己虽然也有一些商业头脑,但与吴炜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吴炜听到俞远博的称赞,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这也只是我一时心血来潮想到的点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俞远博心里却很清楚,这看似简单的想法背后,其实蕴含着吴炜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力。
俞远博暗自思忖着,自己一直以来都只想着通过扩大生产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却忽略了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和销量来带动其他相关品牌的发展。而吴炜却能在这方面独具慧眼,想出如此精妙的策略,着实是令人钦佩。
吴炜面带微笑地对俞远博说道:“等会儿就在这儿一起吃个饭吧,小兵过会儿应该就会回来啦。”
俞远博闻言,连忙点头应道:“好嘞,我这就去跟厨房说一声。”说罢,他转身快步朝厨房走去。
俞远博心里很清楚,邢小兵不在已经有段时间了,肯定是外出办事去了。
然而,具体是什么事情让邢小兵离开,就连俞远博自己也无从知晓。